斜 阳
发表于 2005-10-29 01:21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0-29 00:49 发表
斜阳啊,我知道你速度慢,慢慢回哈,我先告退。下次见。晚安。
P。S。:也祝我家灵甫晚安。
每天晚上要给猫加粮,顺便暖暖手:lol:,您退您的,晚安
你家灵甫?¥%¥……%¥%◎#……那就你家的吧
溜溜达达
发表于 2005-10-29 11:25
原帖由 斜 阳 于 2005-10-28 15:37 发表
终于被俺发现:lol: 上高战役的时候,张灵甫早就不是团长了,应该是 153旅的旅长
打小玩军棋,怎么就忘了,师长团长之间还有个旅长呢
$错了$$错了$$错了$$错了$
溜溜达达
发表于 2005-10-29 11:33
原帖由 斜 阳 于 2005-10-28 18:15 发表
流言沸娱就是讨论娱乐话题,男女平等嘛,本版除了“八男”剩下的岂不都是“八女”了。;)
吧女,呵呵, 那这板块叫“八(吧)台”好了
原帖由 Gelato 于 2005-10-28 17:04 发表
这年头,八男争先恐后,如雨后春笋。
啥叫八男呀,听着不像好词,那以后少来为妙,把地方留给八女们吧。
溜溜达达
发表于 2005-10-29 12:09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0-29 00:41 发表
我要说的是:我一开始以为那是女生,所以充分发扬了我的女绅士风度,让她。结
果后来在偶然中知道他是男生。
至于说的是谁,你也太健忘了,自己刚在上一页说过的话就忘记了。另外你可以参
考毛蒋后代大比拼的帖子。看看我有没有言过其实。
你跟别人发彪干吗把我也牵进去?
还参考帖子,那回是你在挑我错嘛。要说后继你也算一个吧?我说毛有3儿子,你说有10儿子,后来承认记错了,改成10个子女,唯一的依据你看的电影也记错了名字,我网上搜不到当然不认可,后来版主给你更正,我找到了就发贴承认错了呀。你还使劲给版主戴高帽呢,怎么现在你不提自己前面2处记错,也不提版主给你打补丁,都算成你的风度了? 原来你前后发的那么多帖子,说了半天就说不到点子上是为了让我呀,也不脸红。
不管怎么说,我的说法有误,你更正后的数字正确,我以前的确没注意到。我确认后马上就发帖子说错了,没有费话也绝不狡辩。一是一二是二,我一直认为有错不认比无知更可恶。
这个帖子,你喜欢张帅哥谁也管不着,可你的介绍有不对或者还有争议的东西。我作为半个军迷指出来,哪一句不是就事论事?你不同意就说,不搭理我也行,可你居然摆出一副胜利者的架势,好像要发扬风度接着让我一样。你给我挑刺的时候不也精神抖擞吗,我说错了就认错闭嘴。怎么这回倒过来,你换了个腔调依然得意洋洋的,自己说错的地方没看见一样,一边自封个女绅士,一边骂别人欺世盗名。这就是你吵架的 技术含量?耍宝哪你
溜溜达达
发表于 2005-10-29 12:45
原帖由 斜 阳 于 2005-10-29 01:03 发表
有你一个觉得我欺世盗名,倚老卖老就够了,见我露面就故调重提,害的我忙不迭的又表白一番
你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让我不得不对我已往的灌水风格产生怀疑,人人都爱听好话,虽然是在网上
...
这话我不同意
老大,你说话也太规范了吧,回个帖子恨不得每行都一样长,难听话砸过来跟打到棉花堆里一样,没来由的被人骂还要让她三分,省省吧,人家认准了你欺世盗名啦。
高风亮节留给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吧,何必对网上自己一个虚名那么在意,别人说你好,能发奖金还是能当版主呀?想不开。 看见恶心的就得针锋相对, 大不了两边对骂都封ID 有啥大不了的,又不怕没处消遣,实在没出息就从新起个名回来接着爬楼谁还能知道呀。
发个帖子还有那么多顾虑,那灌水还有个嘚儿意思呀
$不服$$不服$
Altezarin
发表于 2005-10-29 16:30
斜阳啊,你怎么变了呢?
面对变化多端和委曲求全的你,我实在难以心旷神怡。
那我只好把老螃蟹和伪愣头青都收回吧,啥时候有空你自封一个好了。要不,你做
‘太平绅士’如何?这够好听吧?
我知道你不会介入才提起此事的,你这么明哲保身的人。我只是想证明一下,为什
么我说你的后继差你太远。事实也成功证明了。不是吗?
Altezarin
发表于 2005-10-29 16:57
溜溜达达 啊,我自封女绅士没错,因为我作为一个刻薄的人,从和你首次对垒途中
欣喜看见自己的进步。我说斜阳欺世盗名也没错,他的名声是不错啊,粉丝一串串,
一呼百应,就差没号令天下了。你完全可以把它看成贬词褒用。
你呢,你就算想盗名,最多有个‘色名’或者‘八名’。所以还是省省吧,免得偷
鸡不着蚀把米。
你前辈性别明确,你就比较耐人寻味了,我有点怀疑你的真实性别呢。你自己说,
你不是女生。可你显然也不象男生,那么你是。。。。。。?对了,我去过泰国的,
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嗯。
感谢你给我上了一课,现在我帮你免费补课,毛是有10个儿女,和杨开慧三个儿子。
和贺子珍6个儿女,长征途中留在老乡家里4个,一个儿子在苏联夭折,一个女儿李敏后
来回到父亲身边,和江青一个女儿李纳。(感谢annierong 提供的资料。参见毛蒋后
代的帖子。)
你因为搜索不到我说的电影,就气急败坏地说我造谣。在真相大白之后却又视而不
见。看来你这种人真不能去当警察,否则每天无数的人不是得被你屈打成招以后含
恨上吊?哈哈。
溜溜达达
发表于 2005-10-29 16:59
我说什么来着,对有些人,针锋相对要比绥靖有效。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0-29 16:30 发表
我知道你不会介入才提起此事的,你这么明哲保身的人。我只是想证明一下,为什
么我说你的后继差你太远。事实也成功证明了。不是吗?
你说谁是后继呀,我指你的错就是他的后继,你前两天给我纠错怎么就不算后继了? 把自己摘的倒干净。
你不用拿他跟我比,说我差劲就直接说,绕什么圈子,要说差,也就我没他那么好脾气。不过他一定也不是个明哲保身的人,否则怎么成了愣头青呢? 原来吃过亏吧,看上去你意见大了。
溜溜达达
发表于 2005-10-29 17:19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0-29 16:57 发表
溜溜达达 啊,我自封女绅士没错,因为我作为一个刻薄的人,从和你首次对垒途中
欣喜看见自己的进步。我说斜阳欺世盗名也没错,他的名声是不错啊,粉丝一串串,
一呼百应,就差没号令天下了。你完全可以把它看成贬词褒用。
果然刻薄,这点你还算坦白。老斜名声好有用吗? 还不是照样被骂,粉丝多吗?一个都没见呀。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0-29 16:57 发表
你呢,你就算想盗名,最多有个‘色名’或者‘八名’。所以还是省省吧,免得偷
鸡不着蚀把米。。
我才没那么想不开呢,这个虚名有什么用。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0-29 16:57 发表
你前辈性别明确,你就比较耐人寻味了,我有点怀疑你的真实性别呢。你自己说,
你不是女生。可你显然也不象男生,那么你是。。。。。。?对了,我去过泰国的,
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嗯。。。
这有什么怀疑的,这里灌水的又不都是女生。 我怎么就不像男生呢,是不是男生就该让着你呀? 骂人不吐脏字就是你的技巧吧,想说人妖就直接说呗,又绕圈子。泰国人妖不少,妓女也多,你没打份工呀?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0-29 16:57 发表
感谢你给我上了一课,现在我帮你免费补课,毛是有10个儿女,和杨开慧三个儿子。
和贺子珍6个儿女,长征途中留在老乡家里4个,一个儿子在苏联夭折,一个女儿李敏后
来回到父亲身边,和江青一个女儿李纳。(感谢annierong 提供的资料。参见毛蒋后
代的帖子。)
经人提示我早就查到了,发贴承认错了,这个我没有狡辩过,你不用担心我对错误视而不见,说什么补课呀,不就把自己的光荣战绩拿出来显摆显摆吗。谁看不出来呀。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0-29 16:57 发表
你因为搜索不到我说的电影,就气急败坏地说我造谣。在真相大白之后却又视而不
见。看来你这种人真不能去当警察,否则每天无数的人不是得被你屈打成招以后含
恨上吊?哈哈。
你告诉我的电影名字是错误的,我当然查不到,你只是发贴子矫情,拿不出证据来,我所以才说你造谣。要是信息无误,哪有那么多费话?
若儿
发表于 2005-11-8 09:54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0-24 19:49 发表
蓝麦子斑竹还是军事专家,其实我在另一贴就注意到你心现红星和流的哈拉子了,嘻
嘻。
我转贴照片时,只觉得惊为天人就贴上去了,只隐约闪了一句:怎么这军装都这么帅啊?简直就是军装和人合二为一!
想起来了,他得过美国自由金质奖章的,也许第一张是那时拍的也说不定。
和你握手,我也特别爱慕张灵甫将军,觉得张灵甫将军不太象历史人物,更象是好莱坞大片中流光溢彩的悲情英雄,魅力无穷。他的魅力源于以下几点:
首先,他是抗日虎将,特别是有亲率敢死队智取张古山的壮举,和腿被鬼子机枪打断,血洒疆场的悲壮;在抗日战争中,他英勇作战,舍身忘死。他曾给家中兄长写信说:“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未卜,家人当我已死,绝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予妻守嫁,听其自然。”
其次,他曾是北大才子,写一手好字,对军事战略有着精湛的学养。他曾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写了《遭遇战研究》《山地战研究》《日军作战心理分析》《在劣势装备下如何实施河川战》《我带兵的经验》等文章,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名军人的优秀品质;
第三,私人品行良好。他严于律己,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常常用津贴解决同事家中的困难,改善部队伙食。他热爱家乡,尊敬父老。每次回家都是三十里下马,不穿戎装,向乡亲们问寒问暖问收成。方圆几十里的父老都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他的部队参军。
第四,身高一米八六,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第五,一生短暂,死时年仅四十四岁,并且是战死在沙场上,作为一个军人来说,这差不多是最好的归宿。
PS:我最近刚看到一张照片,是1945年芷江受降时,几位国民党将军闲暇时的合影,有王耀武、何应钦、杜聿明等,他们当时穿的军装还不是LZ贴的第一张照片那样的,所以我推测LZ贴的第一张照片应当摄于这之后,这样一推理,照这相片时张将军已经四十多岁了,还这么帅死人不偿命,呵呵!
[ 本帖最后由 若儿 于 2005-11-8 08:59 编辑 ]
Altezarin
发表于 2005-11-8 19:47
原帖由 若儿 于 2005-11-8 08:54 发表
和你握手,我也特别爱慕张灵甫将军,觉得张灵甫将军不太象历史人物,更象是好莱坞大片中流光溢彩的悲情英雄,魅力无穷。他的魅力源于以下几点:
首先,他是抗日虎将,特别是有亲率敢死队智取张古山 ...
哇,这么出色的发言。赞10000次。
我刚刚还纳闷老帖又上来了呢,看你这样的回贴,怎不让楼主我觉得赏心悦目?!
最钟爱这种列举出原因的。你说这5条真说到我心里去了。要是不介意的话,我很想
把它们转贴到一楼去啊。
P。S。:第3条要加上一点很重要的:他还不嫖。也就是说,不烟不酒,不嫖不赌。
单说这一条,象他这样的男人今天还剩下多少?
第4条:他身高186,我还真不知道。多谢你分享。谢谢。
Altezarin
发表于 2005-11-8 20:40
若儿MM,如果你也能贴图几张,那再好不过了。
有张昙花一现的图,他寄给王 玉 龄的,我没找到,如果你有可以共享一下吗?
再弹一曲东风破
发表于 2005-11-8 21:04
长见识了。不过,唉,太让人惋惜了。。。
khong
发表于 2005-11-8 21:56
如果他当时归顺了gcd,那还不是跟彭德怀一样的下场!更惨!!!
Gelato
发表于 2005-11-8 22:58
原帖由 khong 于 2005-11-8 20:56 发表
如果他当时归顺了gcd,那还不是跟彭德怀一样的下场!更惨!!!
仔细想想,
这么说也对啊。
若儿
发表于 2005-11-9 05:24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1-8 18:47 发表
哇,这么出色的发言。赞10000次。
我刚刚还纳闷老帖又上来了呢,看你这样的回贴,怎不让楼主我觉得赏心悦目?!
最钟爱这种列举出原因的。你说这5条真说到我心里去了。要是不介意的话,我很想把它们转贴到一楼去啊。
P。S。:第3条要加上一点很重要的:他还不嫖。也就是说,不烟不酒,不嫖不赌。
单说这一条,象他这样的男人今天还剩下多少?
第4条:他身高186,我还真不知道。多谢你分享。谢谢。
LZ尽管转贴到一楼,希望张将军能得到更多的人的敬重。
另外那个不嫖还不够准确,张将军岂止是不嫖,他的私生活相当严肃,从没半点绯闻,对自己的妻子是一心一意。
业余爱好也高雅,看书习字,养花摄影,还有一身好马术,又爱整洁,太有贵族气质了,真是让我们这群小资觉得他是十全十美。
看过很多资料,关于他的身高,有说185,有说186,有说187,我取中间值,不管是哪个,张将军的身材都够标准的了。
网上有一部钟子麟写的关于张将军的传记“王牌悍将张灵甫传”不错,不知你看过没有,可惜网上没有连载完。
简述三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
1、张将军的抗日壮语,“兄弟们,不怕死的跟我上,小鬼子也没有两条命!”-----说此话时的背景为:1937年上海松沪抗战,张将军时为团长,面对扑上来的日本鬼子,张将军带头端起机枪,率领100余名敢死队员将鬼子打退。
2、1939年三月,张将军时任旅长,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在寒意未消的早春,部队冒雨急行军,苦不堪言,张将军体恤部下官兵,特地交代军需官将自己的薪水加给部队改善伙食,又带副官亲下连队巡视慰问,要言不繁解释了前方的紧急战况,鼓动部队士气,加紧赶路。
3、孟良崮上,他的军队没水喝,士兵喝马尿解渴。张将军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再也没喝过水。
真是身先士卒、爱兵如子、律己甚严,无怪乎他在部队中威信甚高,他死后,他属下的9个被俘军官,一个少将,八个校官还环跪在他的尸体周围哭泣。
[ 本帖最后由 若儿 于 2005-11-9 07:18 编辑 ]
若儿
发表于 2005-11-9 08:41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1-8 19:40 发表
若儿MM,如果你也能贴图几张,那再好不过了。
有张昙花一现的图,他寄给王 玉 龄的,我没找到,如果你有可以共享一下吗?
这个我也没见过。贴点其它资料与你分享。
“灵甫号”是原英國海軍Hunt級護航驅逐艦“Mendip“號,英國Swan Hunter?S建造於 1940年四月九日下水,十月十二日完工成軍. 本艦艦身長280呎,寬29呎,吃水14呎;標準排水量1,000
若儿
发表于 2005-11-9 08:44
“张灵甫路”位于台湾高雄县凤山市,正对陆军步兵学校大门。
下图是陆军步兵学校大门。
若儿
发表于 2005-11-9 08:47
长安区东大街办东片140号,曾经是张灵甫的旧居。
若儿
发表于 2005-11-9 09:16
南京城东二条巷焦园一号、后改为二条巷51号的一座花园别墅,总面积300多平方米的这座花园别墅,除了一栋小洋房,其余三分之二的空间全是花草树木。两排矮冬青围拥着一个花坛,四周是桂花、枇杷、垂柳、绣球、腊梅等乔木。芳香的玫瑰和月季分层次、分季节地向院中透散着色彩与流香。这是原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绘图亲定,送给爱妻王X龄的礼物。
王X龄和张灵甫是1945年秋在上海金门大饭店举行的婚礼,然后定居南京二条巷焦园一号。
1948年,王X龄便告别了这座精心构建、饱蕴着她的欢乐与痛苦的、仅仅居住了三年的花园别墅,携母将雏,坐海轮去了台湾。
1952年,王X龄只身赴美。纽约大学毕业后,她就一直留在美国工作,但始终怀念着祖国。1967年,周恩来总理邀请她回国参观,和邓颖超隆重而亲切地接见了她,并周密地安排她到各地参观。从此,她每年回国一次。1975年,还去了一趟革命圣地——延安。她连续担任两届美国华美协会会长,为中美两国民间交往和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有益工作。1995年,她支持在美国经商的儿子张道宇回国办厂,建设家乡。台湾“总统”大选中,她和家人亲友一直坚持:谁致力于两岸统一,就选谁,坚决反对台独。香港黄埔军校的同学邀请她担任副会长,她表示愿与灵甫的同学好友一道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尽绵薄之力。
[ 本帖最后由 若儿 于 2005-11-9 08:21 编辑 ]
Altezarin
发表于 2005-11-9 15:45
原帖由 若儿 于 2005-11-9 04:24 发表
LZ尽管转贴到一楼,希望张将军能得到更多的人的敬重。
另外那个不嫖还不够准确,张将军岂止是不嫖,他的私生活相当严肃,从没半点绯闻,对自己的妻子是一心一意。
业余爱好也高雅,看书习字,养花摄影, ...
仔细看了,看到最后很难受。
这本书没看过,不过我一定会留意,等市面上出了去买。
P。S。:全部转到1楼去了,略有整理改动。
Altezarin
发表于 2005-11-9 15:46
原帖由 若儿 于 2005-11-9 08:16 发表
南京城东二条巷焦园一号、后改为二条巷51号的一座花园别墅,总面积300多平方米的这座花园别墅,除了一栋小洋房,其余三分之二的空间全是花草树木。两排矮冬青围拥着一个花坛,四周是桂花、枇杷、垂柳、绣球、腊梅 ...
王 玉 龄曾经沧海,后来没有再嫁。唉。
Altezarin
发表于 2005-11-9 15:47
最后问若儿MM一个问题,他的死因,你相信哪个版本?
若儿
发表于 2005-11-10 02:52
原帖由 Altezarin 于 2005-11-9 14:47 发表
最后问若儿MM一个问题,他的死因,你相信哪个版本?
我相信他是自杀,他这么性格刚烈这么追求完美的人,当然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而且我相信副师长蔡仁杰、旅长卢醒也是自愿追随张将军自杀的,张将军是不会强迫部下的。
前两天看到一篇讲述赛马的文章,看过纯血马的人,才知道它有多威风、多招人喜欢,可纯血马又常常直接跑死。马是一种竞争意识非常强的动物,越烈悍的马越爱争先,所以最烈悍的纯血根本就不知道累了该慢下来,在骑手没有示意的情况下,它就不会停步,最后极可能血管爆裂,劳累而死。所以经常有跑得好好的突然扑街的事。
看到这里就觉得张将军和纯血马有相通之处,彩云易散琉璃碎,美好的事物总是不能长久。
若儿
发表于 2005-11-10 05:11
下面ZT关于张将军死因的一篇文章.
王牌悍将张灵甫传 外篇 《张灵甫自杀真相实录及其他》
作者:钟子麟
1947年5月16日,孟良崮战役结束,国民党头号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全军覆没,中将师长张灵甫兵败身亡。关于张灵甫的死因,五十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总体说来,有国民党方面的自杀说,KP方面的顽抗击毙说,近年来国内又生出杀俘说。笔者曾翻阅过国内出版和刊登的解放军方面的有关史书和回忆,对击毙说和杀俘说的若干疑点甚有疑问,但以前尚未看到认为可信的关于自杀的证词,故对自杀说亦存疑。近日查阅文史资料,偶得几则原整七十四师旧人的文章,其中对张灵甫之死的回忆竟是惊人地一致:张灵甫决定自杀成仁,命下属向他开枪。
现摘录如下:
实录一:原整编第七十四师连长李怀胜的回忆
李怀胜,安徽蚌埠人,抗战胜利后先在整编第七十四师特务营任连长,后调辎重团一连连长。孟良崮战役时,他先驻守七十四师的大本营垛庄,垛庄失守后受团长黄政指挥退到孟良崮山上,被派与其他几个连队共同防守师部附近几个山头,最后两天他每天都到山洞向张灵甫直接报告战况。对战役进行到最后时刻,李怀胜回忆到:
“一连防地只剩下几个活着的人了。我见解放军已快攻到跟前,就带着他们朝师部山洞跑去。快到洞口的时候,我听见里面哒哒哒响了一阵枪声,进洞后还闻到一股弹药味。只见师长的少校随从副官刘立智[注:应为刘立梓](跟随张灵甫多年)手里端着一支卡宾枪,张灵甫、副师长蔡某及58旅旅长卢醒三个人胸部洞开,并头倒在他脚下的血泊里,李灿良[注:应为李运良]、常主任还有十几个副官、随从人员都静默地站立四周。我连忙追问这是怎么回事?刘立智说,师长他们三个人不愿意当KP的俘虏,决定杀身殉国,参谋长与常主任不愿意这样死,于是师长就命令我用卡宾枪将他们三人一起杀死。并且说,师长临死前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一块饼干,表示很后悔当初没有听参谋长的意见,不然无论如何也不致于落到这个下场的。”
实录二:原整编第七十四师辎重团长黄政的回忆
黄政,整编第七十四师辎重团长。孟良崮战役时,他原驻守垛庄看护辎重,垛庄失守后他退到孟良崮山上与张灵甫通话,张命他留在五十八旅作预备队。
在描述战役最后关头的情节时,黄政的回忆与李怀胜在时间上前后衔接。他说,张灵甫自杀后,指挥所二十余人跑到三百米外的孟良崮东北的五十八旅指挥所,师长的勤务兵哭着对团里陈左弧营长说了此事,师部的张报务员也向黄报告了他发电文内容及经过。黄政所了解的事实经过是这样的:
“在前途绝望、非死即降的情况下,五月十六日下午二时许,张灵甫在师部指挥所的山洞中对下属说,我们是有气节的军人,不成功,即成仁,要用集体自杀,报答党国,而绝不受被俘之辱。副师长蔡仁杰、旅长卢醒与他感情极深,有共生死之谊,他俩随之自杀,义不容辞。副旅长明灿、团长周少宾、参谋处长刘立梓,是张一手提拔的亲信,对张也不能偷生。唯参谋长魏振钺、副参谋长李运良心怀异志,不愿同死。张命李运良给蒋介石拟了一个最后的电文,略云:职师与数倍之劲敌血战三昼夜,官兵伤亡殆尽,援军不至,无力再战,为不辱党国使命,抱定不成功、即成仁之决心,发电后,职等集体自杀,以报总统知遇之恩。李运良把电稿交报务员派发后,即在洞口用短剑刺破面部、颈部,鲜血满脸,卧地装死。魏振钺趁乱逃出洞外隐蔽。洞内六人呼喊“国民党万岁,蒋总统万岁”等反动口号,张灵甫命令刘立梓用卡宾枪把五人打死,刘用手枪自杀。”
黄政说,得悉此事后,五十八旅军心全散,不再作抵抗而做了俘虏。
实录三:原整编第七十四师副师长、重建的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的回忆
邱维达,孟良崮战役时任整编第七十四师副师长,当时留守南京,后任重建的七十四军军长。1947年5月17日,孟良崮战役结束的次日,他即随陈诚飞抵徐州和临沂,听取作战汇报,参与收容,查访了有关人员并作有记录。邱维达写道:
“16日天刚破晓,张灵甫率少数参谋人员一瘸一拐地(他的右腿残废)登上600高地,向四周阵地瞭望一通,见各旅阵地上的官兵仍在忍饥挨饿奋勇战斗,战况已趋稳定,张的表情似乎由急躁转为有些安定的模样。他看了面前的情况,不禁感叹一声,并伸出自己的大姆指说:“好弟兄!好战友!死而无愧!对得起领袖!”说罢,又向其左右表示:“看样子还可以苦撑一个时候,快呼叫空军多投些弹药……”话末说完,解放军的炮弹又从四面飞向600高地,卫土们怕张灵甫受伤,赶紧扶着他缩进掩蔽部……
至十时许,东540高地以及芦山、雕窝相继失守,全师阵地已陷于混战状态。十时稍过,师指挥所通向旅、团的有线电话均告中断,只好利用报话机传达情况,但所收到的情报都是一片悲观失望的消息,不是阵地失守,便是指挥员战死。张灵甫问作战科长刘某:“友军怎么样了?”刘说:“还是没有消息,只有无线电与整二十五师尚可通话,其他都不通。”张又问补给参谋:“弹药还能打多久?”李某说:“携行弹药早用光了,飞机空投的弹药都落在包围圈外面,我们收不到。”张听了这些情况汇报后,长叹了一声:“完了!完了!”说罢,什么事也不过问了,回到自己的掩蔽部内,拿起笔写了两封亲笔信,一封给蒋介石,另一封是给他新娶的妻子王X玲。给蒋介石的信,是由张灵甫的随从参谋杨国志带出去的,事后我在俞济时那里见过一次,原文记不十分清楚,大意是,整七十四师固守孟良崮,受十倍于我之敌围攻,孤军浴血苦战数昼夜,现已弹尽粮绝援军无望,职决率全师官兵与阵地共存亡,以报党国与领袖培育之恩。待写完毕时钟已报十一时了……
延至十三时许,芦山、孟良崮阵地又告失守,张灵甫急令参谋人员以及警卫土兵一律参加死守600高地指挥所,一面急叫亲信干部卢醒、蔡仁杰、明灿、李运良等到指挥所商议问题,谈些什么,当时无人了解。事后据其随从参谋逃出来向人透露,张灵甫在最后召集几个亲信,怀着沉痛的心情对他们说: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兵骄必败,将骄必亡,事已至此,我们只有一死以报党国。张最后谈了一个家常,掏出爱人的照片,表示向她告别,还指示杨参谋把他的私人文件毁掉,自己将手表、钢笔、望远镜全部砸毁。”
虽然邱维达在该文中点到为止,没有直接描述张灵甫如何自杀,但曾为邱整理回忆资料的人后来在《纵横》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开篇称采访了邱维达,并在文中叙述张灵甫如何命令下属向他开枪自杀。
如果说当年国民党蒋介石宣传张灵甫“临难不苟”自杀是美化、别有用心而不值一信的话,那么在邱维达、黄政、李怀胜这几位留在大陆的原整七十四师各级旧部写回忆文章的时候,张灵甫早已被我们史书定为内战罪人了,他们根本就不会也没有必要再以谎言来为张灵甫之死涂脂抹粉,然而二、三十年后,他们在大陆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先后发表的文史回忆文章中,却仍众口一词指证了一个相同的事实:张灵甫决定自杀成仁,自己命令下属向他开枪。其中两位还指名道姓说开枪者是七十四师参谋处长刘立梓,并同声说用的是卡宾枪。邱维达转述的是张身边随从参谋的话,黄政听的的是张身边亲兵的汇报,而李怀胜不仅亲眼见了现场,更亲耳听了刘立梓的说词。邱、黄、李的证词大体又能相互印证对应。另外,当年在山洞目击此事的原整七十四师军官中,至今还仍有人健在,笔者就曾经与其中的一位做过交谈,该老先生现居湖南长沙,是当年的师部少尉,他向笔者证实,张灵甫的最后一封“成仁”电报就是交他亲手译发的,当笔者询问上述各人回忆的张灵甫自杀是否属实时,老先生沉默良久,最后说:“你如果看过他的电报内容,就知道他会怎么做了。就是这么回事。”如此,张灵甫之死真相的谜底应该足以揭晓了吧。
说到此,有必要再回述一下对击毙说和杀俘说的看法。
国内出版的正史的定论,是张灵甫在七十四师指挥部山洞指挥残部抵抗华野六纵特务团攻时被击毙,可谓众口铄金。华野事后在向中央的报告中称,是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将张击毙。按理,正史所依据的主要证人应是何凤山,但是多年后,当有作者在天津的干休所采访何凤山时,这位当年的解放军副团长却诚实地拒此殊荣,否认自己击毙张灵甫一事,虽然他回忆说张是被二连的指战员干掉的,但他自己当时并未目睹,怎么打死的没说清楚。这给我们正史说法的可信度蒙上了重重疑云。
有关张灵甫击毙说,国内报章杂志也刊登过不少文章,但各人所述情节不仅不能互相印证,反而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比如,验尸结果有的说胸部中二弹头上无伤,有的却说后脑中弹身上无伤,有的说腰部中了炮弹,又有的说身中数弹,验完后各个又都声称扯了张灵甫的胸章以资验明正身。但很显然,若其中一种说法成立,其余则必为谬误,这些证人的矛盾的说词,几乎成了一出翻版的罗生门,与原整七十四师旧人一致的证言,形成鲜明的对照。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文章作者所采访的当事人中,又没有一个见过活着的张灵甫,即使声称亲耳听开枪者叙说当时击毙情景的都没有,所谓证人,最多只不过见到了他死后的尸体,并不足以证明张是如何被击毙。凡此种种,令击毙说疑窦丛生。
至于杀俘说,最具代表性的应是《张灵甫死因揭密》一文,作者认为张灵甫是投降后被解放军一排长泄愤枪杀。遗憾的是,通读全文,只见作者凭些张三李四的道听途说,连一个象何凤山这样直接参战的当事证人都没有,其真实性根本经不起推敲。试举两例:
1.文中一个重要依据是受访者提到陈毅的某个讲话。
据笔者所知,陈毅的这个讲话题为《关于山东战局及军队建设问题》,作于孟良崮战役刚结束两周后的1947年5月29日。陈毅在讲话中指责有不执行俘虏政策的情况,说重伤兵杀俘虏,但并未说张也是被杀的俘虏,只提到张灵甫不是自杀,上报来说自杀,是欺骗行为。收录该讲话的文集对此的注释是:“张灵甫是我们杀的,指1947年5月16日,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特务团一部,由副团长何凤山率领冲至孟良崮山上敌整编第七十四师指挥所隐蔽的山洞口,向洞内开枪,敌师长张灵甫等被击毙。由于当时野战军指挥部提出的口号是“冲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故假报了张灵甫是自杀。”也就是说,最初的报告是自杀。可见,这根本就不能成为杀俘说的证据。
2.该文作者最后提到,在到当年埋葬张灵甫的村里采访时,听人说张灵甫中弹后是先重伤后死亡的。作者据此听说得出结论:解放军当年抬着张灵甫行军原来是为抬他去抢救,只是中途死了才把他埋在了村里。
作者这听说的证言属于第几手资料,笔者不想评论,且看下列证人的证词。原整七十四师辎重团长黄政在上文的回忆里提到,5月17日清晨,有解放军干部询问俘虏谁认识张灵甫,黄即和几个被俘的参谋、副官去村口认尸,亲眼目睹了张灵甫躺在门板上的尸体。描写孟良崮战役的小说《红日》的作者吴强,是大家熟悉的作家,当年他是华野六纵某部的干部(与何凤山同一部队),他在小说的序言里明白地写道,战斗结束的第二天5月17日上午,他在孟良崮边一个村里,看见张灵甫的尸体,躺在一张门板上。国共两方目击者相隔多年的回忆,都证实张灵甫从山上抬下时已经死了,连时间和躺在门板上这样的细节也描述一致,而他被抬去埋葬在他处则是若干天之后的事了。有如此确凿的证人,还生出张当时未死被抬去抢救的骇说,足以证明此说纯系无稽之谈。
中央电视台摄制的解放军战争经典战役系列片之《孟良崮》中,参战的原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八师师长饶守坤受访时说:“究竟是谁打死的,今天说不出。实际上是这个部队,这个纵队,大家都往(山洞)里打枪打手榴弹,所以大家搞不懂(怎么死的)。我的看法是,乱枪打死的。”华野六纵,就是我们正史上所坚持的击毙张灵甫的部队,而当时在该部任师长的饶守坤,对此应该比那些道听途说者知道得更多更权威一些吧。饶的说法证明,当解放军进山洞的时候,张灵甫的确已经死了,而且没人看见怎么死的。因此,杀俘说不成立。
历史的这一页早已翻过去半个多世纪,无论张灵甫之死当年如何会生出众多的传说,从还原历史的角度,现在来去芜存真,让真相大白,应该已经无伤大雅了吧。
参考资料
1《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
2《镇江文史资料12辑》
3《江苏文史资料第24辑》
4《张灵甫与孟良崮战役》(《纵横》1987)
5《百战将星皮定钧》
6《张灵甫死因揭密》(《军事史林》2001)
7 陈毅纪念馆 http://cyc7.cycnet.com:8091/leaders/chenyi/index.htm)
8 吴强《红日》序言
作者按:本文是两年前写的一篇旧文。笔者在网络上发表此文后,又获得一些新的线索,还有幸找到李怀胜提到的“十几个副官、随从人员都静默地站立四周”中,至今在大陆健在的目击者之一。现将该文修订后一并发在这里供读者参阅。虽然张灵甫的历史定位并不因他的死因而有所影响,不过本书作为他的传记,笔者有必要对传主的结局悬案作一番研究追踪,并会在第三章里向读者作出交待。
又,前阵子众多媒体纷纷转载的“老英模揭开击毙张灵甫之谜”,全文证据建立在被击毙的军官装有假腿上。但是,张灵甫虽然右腿负伤致残,却从来没有截过肢。证据既错,该文揭谜的结论就不值讨论。
若儿
发表于 2005-11-10 05:30
Altezarin,看了你1楼的贴,也许是我行文没讲清楚,误导了你。
我简述的3个细节中只有第2个来自“王牌悍将张灵甫传”,第1个是来源于网上一篇“抗日将士的60个口号”--(大概是这个标题,记不清了),第3个细节也是从一个有关张将军的回贴中看来的。
我有“王牌悍将张灵甫传”(已连载部分)的电子版本,你要看的话,我可以传给你,文件不大,才158KB。
Altezarin
发表于 2005-11-10 15:27
原帖由 若儿 于 2005-11-10 04:30 发表
Altezarin,看了你1楼的贴,也许是我行文没讲清楚,误导了你。
我简述的3个细节中只有第2个来自“王牌悍将张灵甫传”,第1个是来源于网上一篇“抗日将士的60个口号”--(大概是这个标题,记不清了),第3个细节 ...
谢谢若儿的精益求精,在1楼我已经改好了。
我PM你了。下次等你传给我,谢谢。
Altezarin
发表于 2005-11-10 16:06
我在10月28号和别人争执张将军死因的时候,对我相信的版本解说如下:
遗书写了后准备杀身成仁,可是被活捉了,这符合逻辑。
他当时向老蒋求救,老蒋让他坚持30分钟,可惜没能坚持这么久。被活捉后,因为
共军一个排长一时冲动想枪杀他,把他打成了重伤。这时国军援军到了,拼命抢下
了张将军,连夜抬担架转移抢救,可惜没有到战地医院,张将军就咽气了。于是只
得就地埋葬。老蒋闻知爱将丧身,老泪纵横。
这大概是你引文里那个‘杀俘说’,可还是有点差距。引文里说共军抬着他抢救,
可我看的是国军援军把他从山洞里拼命抢出来,连夜转移去抢救。可惜无力回天。
因为他的伤太重。
还有,陈毅也处罚了那个为了泄私愤乱开枪的排长。
我相信他有自杀念头,决定了自杀,也准备自杀的。可当时共军的口号是‘冲上孟
良崮,活捉张灵甫’,加上共军有间谍在国军里,再加上共军用的是人海战术,他
写好了遗书,可没有自杀的机会。
不过这个‘杀俘说’的确没有直接参过战的证人。
但窃以为证人不是最重要的,给MM讲个小故事,举例而言,1965年襄樊九龙沟135保
密工厂的投毒案,在一个绝密代号叫‘胜利531’的军事科技产品就要成功的前一刻,
研究它的技术人员在一次夜餐中全部中毒,包括总工程师夫妇在内的9人死亡。使整
个工厂陷于瘫痪,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大家都感觉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阶级斗争
异常复杂。连国家安全部门也参与了破案。结果因为没有证据没有证人,投毒者始
终不能确定。30多年后,当年的总工程师夫妇的女儿自己终于查到真相,原来是一
个农民孩子为了泄私愤,从森严壁垒的食堂下水道钻进去,把河豚的内脏放进了鱼
头豆腐汤里。
什么私愤引起这种仇恨?就因为这个11岁的农民孩子认为这个工厂‘霸占’了他们
的土地,建了‘那么高的围墙,上面还拉电网’,门房日夜值班,不让他们农民孩
子进去玩耍。他溜进去偷过一次葡萄,结果被逮住推出来,鼻子摔破流血了,所以
发誓要给他们颜色看看。
是不是简单地令人难以置信?
前后几分钟的事情,黑夜来去如风,足以让法律判死刑的证据没有发生,发生的是
结果:很多人死了。
说这些,好象也扯得太远了。反正你知道我说什么就行了。这是我来DOLC以来,发
的最长的一个帖。值得纪念啊。
Gelato
发表于 2005-11-10 16:59
一天改一个题目啊,最早是‘他’,然后是‘张将军’,再是‘爱上张将军的7个理
由’,现在成了‘爱上他的7个理由’,还改不改啊?
局长
发表于 2005-11-10 18:20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