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ge
发表于 2007-5-24 11:05
原帖由 chickenlittle 于 2007-5-24 11:1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黛玉应该还是泪尽病死,关键是如何病死。按高鹗的写法她纯粹是生生死死都为和宝玉这段情,就算不是曹雪芹原来的主张,也觉得改得好。至于宝玉最终到底该和宝钗还是湘云是各有各的说法,曹雪芹是虚虚实实,到底没 ...
尽管不太欣赏宝钗,可是多少有点觉得宝钗也是受害者。很难说她究竟做错了什么,她本来就比宝玉黛玉大,相对有点心机是可以理解的,宝玉心思全部在黛玉身上她也是深知的,不知道宝玉是否最终出家了。即使是真的出家了,也只能说是宝钗命运不好,毕竟十二钗里面除了探春相对好一点,其他人本身命运就注定是悲剧,当然探春也是悲剧,只是程度不同。
出家是个归宿,如果不是心灵得到了升华,只为了惩罚和报复也就没有必要出家了。恩冤都放不下,出家又有何用。
呵呵,不是来抬杠的,只是讨论。
Empusae
发表于 2007-5-24 11:21
原帖由 catwyc 于 2007-5-24 10:1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聽過一種說法 說是寶釵難產死了 後?韺氂衽鲆娏髀湓谕獾南骐
Empusae
发表于 2007-5-24 11:31
原帖由 carolge 于 2007-5-24 12:0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尽管不太欣赏宝钗,可是多少有点觉得宝钗也是受害者。很难说她究竟做错了什么,她本来就比宝玉黛玉大,相对有点心机是可以理解的,宝玉心思全部在黛玉身上她也是深知的,不知道宝玉是否最终出家了。即使是真的 ...
记得有一句话说宝钗,她是不自觉的封建卫道者。
宝钗的性情让宝玉反感,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她对宝玉的所谓前程太过热衷。宝玉是很反感禄蠹的,“好好的清白女儿家“成了禄蠹,就更让他难受。宝钗的相貌大胜黛玉,可是宝玉独独钟情黛玉,书中写的是木石前盟,可同样也从宝玉口中说出了今生的更为合理的原因“林妹妹从来不说这样的混账话“,因此从不和黛玉“生分”。
宝钗难道不知道宝玉远着她的原因么?她知道,可是她更愿意宝玉在经济文章上用心,不是她冥顽不灵,是她自认苦口婆心,是自己的本分!她无心卫道于礼教,是她出身大家,自小接受德颜容工的熏陶,不自觉地成了规范中的宝钗。性情上讲,她是善良的。可是爱情上,她输给了更为率性天真的黛玉。
深蓝
发表于 2007-5-24 12:49
宝钗的性格跟她家庭环境很有关系,她家是皇商,没有功名,古代商人的地位远比有功名的官宦之家低,她从小就爱读书进宫当公主的陪读,为的就是提高自己家的地位么,所以她很清楚必须按照统治者的要求去做才有可能得到他们的欢心,从而达到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目的,所以热衷禄蠹之道是很好理解的,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这点,但是从她的立场来看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黛玉,个性清高,父亲也是有功名的人,虽然官不大,但是也算是书香门第了,这自然跟出身商人家庭的宝钗的想法不一样了,而且她从小就丧母,可以说没有人对她灌输这种思想,她在刘姥姥的宴会上说了一段西厢记的词被宝钗发现之后,宝钗对她说了一番衷肠话,她也是心里暗服的,其实她骨子里面也有这种基因,不过没到时间激发出来而已罢了。
至于电视剧里面的结局我觉得比高鹗所续的好,更深刻一些,结局就是落了白茫茫大地一片干净。
Lining
发表于 2007-5-24 12:51
原帖由 chickenlittle 于 2007-5-24 09:3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脂砚斋的批注一直有耳闻,却没亲见过。这个版本现在市面上似乎不多见。周汝昌早些年一直是批判高鹗的代表之一,根据他的意见对结局有这么大改动也属正常。后来又有很多人为高鹗平反了,估计新版的即使改动也 ...
有买的。我当年在图书馆借的,那么厚的书,我用手生生抄了一遍。那时我爸给我报了个书法班,也当是练字了。$汗$
altekatze
发表于 2007-5-24 13:32
我觉得应该和湘云有一段缘分的,毕竟有因麒麟付白首双星一回
另外我还听过一个有趣的说法,就是黛玉最后嫁给了北婧王
因为黛玉别号是什么,就是箫湘妃子
除此之外,有此西风生日好像是,众人皆在,唯独宝玉不在,去哪了,袭人说是北婧王的爱妾去了,基点去了
其实大家知道那不国是个借口,他实际去了城外的水仙庵祭奠某个
@人间有一,天上无双@的姐姐妹妹去了(这话是借名烟嘴说出来的),尽管后面和银钏对话让我们以为这应该是祭奠金钏
但是有人认为配的上人间有1,天上无说8个字的唯林妹妹是也,
至于到80回,黛玉都未去,但是这事作者一种时空错位的写法
细细琢磨,其实黛玉跟北婧王有过俩次间接的接触,一次是那穿北婧王送于宝玉的念珠,宝玉要转送黛玉
黛玉呸了一声,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
令一次就是雨中宝玉探黛玉病,带的时髦轻巧雨披,黛玉说,这事用什么编的,那么轻巧也不像刺猬一样
宝玉说是北婧王送的,说你要要我也给你要一套去,黛玉又说了不
俩次拒绝同一个男人,意为着什么呢,
古人好像善于借用衣物的转赠来表示彼此的牵连,记得蒋玉函送过宝玉一个红色的腰斤。宝玉随手给了袭人,袭人收了,于是2人最后也走到了一起(杜撰哈,表排我)
所以好像说嫁于北婧王也不是美可能,于是这中结局诞生了,就是贾府破败,宝玉归去,黛玉心死嫁于北婧王,但宝玉又归回,于是黛玉哭死于宝玉前(这种结局我自己说的都想抽自己$汗$ )
还有说其实黛玉最后嫁给了最著名的男丑。。小霸王薛盘,自从那神牵梦淫的一瞥之后就再也放不下妹妹了
至于宝玉的结局说的更多了
有说他跟了宝钗又说跟了湘云
还有就是和香菱$m27$
从前80回可以看出。宝玉的爱情是分离的,他的精神最倾向于黛玉,而肉体最倾向于袭人。
那么是谁帮助他完成了灵与肉的集合呢?是香菱。
因为一、当香菱师从黛玉,学有所成之后,宝玉说:“这正是‘地杰人灵’,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性情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二、当香菱与袭人交换石榴裙,袭人将“脏衣服”拿走之后,宝玉“蹲在地下,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
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平服……二人已走远了数步,香菱复转身回来叫住宝玉。宝玉不知有何话,扎着两只手,笑嘻嘻的转来问:‘什么?’香菱只顾笑。”这些便是曹雪芹式的浪漫含蓄的“移情别恋”、“合二为一”。
于是好事者便说,那宝玉和香菱在蓦然回首的那一刹那间,真爱的种子便深深扎在了各自的心底
而后第六十三回写香菱占花名儿时是掣了一根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上面的诗是:“连理枝头花正开”。
虽然甄士隐当初没有得到梦寐以求虚空的“通灵宝玉”(在士隐是象征儿子),
但若干年后却被她的女儿以另一种方式实实在在地拥入了怀抱,迎进了家门。
甄英莲本来便是《红楼梦》开头和结尾的女主角,开头她与“通灵宝玉”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而天各一方、双双隐去,
结尾则通过他们的主观努力而实现了珠联璧合。
这个猜测又让我大笑了一阵,原来红楼是不拘一格的,各有牵连的,感谢曹雪芹没有给出结尾,要不然不知道红学是否有如今日这般有趣$m2$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07-5-24 13:45
为什么就不能详细演演秦可卿秦钟 贾珍他们宁国府那边的事 我很想看$m12$
深蓝
发表于 2007-5-24 13:58
原帖由 姽婳将军 于 2007-5-24 14:4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什么就不能详细演演秦可卿秦钟 贾珍他们宁国府那边的事 我很想看$m12$
刘心武写过一个篇外的小说,叫秦可卿之死,好像作者是他$汗$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虽然我觉得挺扯的$汗$
carolge
发表于 2007-5-24 14:21
原帖由 深蓝 于 2007-5-24 14:5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刘心武写过一个篇外的小说,叫秦可卿之死,好像作者是他$汗$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虽然我觉得挺扯的$汗$
$支持$ $支持$ 刘大爷就会胡扯
chickenlittle
发表于 2007-5-24 14:45
太虚幻境的记载中就数黛钗加上个湘云没有给明确的说清,结果就闹出多少个红学家各自猜测,好比断了臂的维纳斯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不是按章回顺序一章一章写下来的,而是想到一段情节就写一段,之后再续上,最后补上中间的诗词,中间修修改改更是不计其数。照这样看来,就连曹本人也不一定早就把这三个人物的命运给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