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a 发表于 2008-7-4 20:52

自己 换第一个单位时候猎头最后要和我老板谈一下,老板电话给我的猎头,说了四个zufrieden...靠,现在不也就是混成这熊样

violetpeter 发表于 2008-7-4 20:54

原帖由 趴趴 于 2008-7-4 20:3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吧,我混这个版上虽然时间不长,但也看到一个aachen读ET的先是去投行再是跑香港当CEO助理了,也看到有说aachen的MB,毕业后回过当总经理助理之类的$m2$

他是去DB, 是deutsche bahn, 不是deutsche bank

mwa 发表于 2008-7-4 20:56

总经理助理这个职位不要太当真了,我也可以当,这个职位,如果跟对人不错,否则就是一个跟班的,过一段时间也许最好的出路还是下去做业务部门经理

thinkpod 发表于 2008-7-4 21:08

原帖由 violetpeter 于 2008-7-4 19:2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在德国,工科转金融很难,如果有牛人成功,一定报告啊。

国内计算机,电子毕业以后直接去银行,投行,券商的不少。 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往往更令人触动。

美国电子毕业可以去投行做 Back office 和 Fou ...
感觉那样纯粹瞎折腾。。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啥都强啊。
不过嵌入式是没啥前途的。就那两下子。还是通用CPU吧,弄个开源的X86核骗骗863基金啥的:D

violetpeter 发表于 2008-7-4 21:21

原帖由 mwa 于 2008-7-4 20:5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总经理助理这个职位不要太当真了,我也可以当,这个职位,如果跟对人不错,否则就是一个跟班的,过一段时间也许最好的出路还是下去做业务部门经理


而且我觉得他的人脉也帮他很多

https://www.xing.com/profile/Xuejun_Wang看看

自我介绍中的这个
Alleinvertretung der Xinhua Nachrichten Agentur in westen Europa
这个如果是真的,真的很强!


现在他的公司

http://www.gcl-silicon.com/eng/main.php

[ 本帖最后由 violetpeter 于 2008-7-4 21:27 编辑 ]

thinkpod 发表于 2008-7-4 21:41

原帖由 violetpeter 于 2008-7-4 18:4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再看个TI 的医疗电子多CORE 处理器

http://www.arm.com/iqonline/news/partnernews/21137.html

TI's OMAP35x processors that drive these modules provide laptop-like performance at handheld power levels ...
貌似你这几个core都是固定功能的硬件。core之间没有数据相关。core内的数据流是序列化的,其实根单核没太大区别,就是几十年前台式机就有FPU差不多。

趴趴 发表于 2008-7-4 22:06

原帖由 violetpeter 于 2008-7-4 20:5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他是去DB, 是deutsche bahn, 不是deutsche bank
$m28$
die bahn也招analyst?

趴趴 发表于 2008-7-4 22:07

原帖由 violetpeter 于 2008-7-4 21:2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而且我觉得他的人脉也帮他很多

https://www.xing.com/profile/Xuejun_Wang看看

自我介绍中的这个
Alleinvertretung der Xinhua Nachrichten Agentur in westen Europa
这个如果是真的,真的很强!
...
他不是读ET的吗?怎么和新华社也扯上了$m27$

pingp 发表于 2008-7-4 22:09

原帖由 violetpeter 于 2008-7-4 21:2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而且我觉得他的人脉也帮他很多

https://www.xing.com/profile/Xuejun_Wang看看

自我介绍中的这个
Alleinvertretung der Xinhua Nachrichten Agentur in westen Europa
这个如果是真的,真的很强!
...

现在硅产业和Hypo,国内很多低科技的硅厂

发信人: bigeye (bigey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Re: Re: 让太阳能点亮未来:江西打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4 13:22:30 2008)

国内的光伏产业,从长远方面来说,都是赔本的买卖。而且是祸害子孙的买卖,为什么
呢?很简单:

目前市场上最高效率的是单晶硅(15-20%),其次多晶硅(10-12%),再次薄膜(6-9%
),然后还有很多的纳米等等的,效率更低。当然有用三五,二六的半导体,或者multi
-junction等的,成本太高(10倍以上),只有军方用。然而,生产这些太阳能电池需
要大量的能源来提纯硅(先不说其他的环境污染),而太阳能的设计寿命一般是20-25
年,根据平均的天气水平,把四季的差别算进去,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在寿命之内从太
阳拿回的的能量,刚好能把生产它的能量抵消,或者略微多一点,少一点。即使是多一
点,在实际生活中,根据这里一些安装企业的反馈信息,一般来说,不可能到20-25年
,最大的问题不是设计寿命不过关,而是鸟屎和灰尘以及树荫等的影响。把这些因素加
进去,目前的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无论如何是不能拿回能量成本的。长远来看,这个买
卖不见得划算。

那么为什么这个生意有赚头呢?为什么一块1200美元的板子,这里的广告是10-15年可
以拿回美元成本呢?第一,广告假设你用电300美元一个月,电厂在你使用电力超过一
定用量后,单价会上升,比如,每个月前500度是每度12美分,以后每度22美分,他用
的是22美分来计算。第二,生产厂商大都在中国,他们用的能源是中国的煤烧出来的,
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无知给的折扣,电费很便宜,所以他们卖到美国还有比较大的利润空
间,20%左右。而且地方政府对高科技和出口创汇这两个东西非常痴迷,很容易就上当
。可是,大家想一想,他们,烧中国的煤,把污染留在中国,然后把太阳能电池卖到美
国,让美国人享受清洁能源,换来的,只是一堆花花绿绿的纸!他们要用这些花花绿绿
的纸,到央行换成人民币发工资付电费,带来国内的不断增加,不断贬值的外汇储备,
同时加大国内的通胀压力。

为什么大家都在吹这个太阳能电池?高科技吗?fancy一点的涂上一些fancy薄膜的PN结
而已。中国适用吗?我们人均的屋顶面积是多少?美国的人均屋顶面积是多少?

以前我看到的,都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他们不用担心全国性的通胀压力,他们不想
去关心能耗和污染问题,所以地方政府即使明白其中的道理,在税收,创汇,高科技的
诱惑下,也就乐得支持这样的项目。可是中央政府应该有宏观调控,我前两个月在中央
台的新闻里看到大力鼓吹无锡的太阳能产业,我觉得很悲观,他们终于一直骗到党中央
了。哎。。。

mwa 发表于 2008-7-4 22:39

原帖由 pingp 于 2008-7-4 22:0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在硅产业和Hypo,国内很多低科技的硅厂

发信人: bigeye (bigey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Re: Re: 让太阳能点亮未来:江西打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4 13:22:30 2008)

国内的光伏产业, ...
其实说句牛皮话吧,偶对这类行业研究还是比较了解的,不管是硅产业还是能源...可惜这年头,做PE比做VC都难

violetpeter 发表于 2008-7-4 22:42

原帖由 mwa 于 2008-7-4 22:3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说句牛皮话吧,偶对这类行业研究还是比较了解的,不管是硅产业还是能源...可惜这年头,做PE比做VC都难

为何?不了解。。。。。

mwa 发表于 2008-7-4 22:43

原帖由 pingp 于 2008-7-4 22:0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在硅产业和Hypo,国内很多低科技的硅厂

发信人: bigeye (bigey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Re: Re: 让太阳能点亮未来:江西打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4 13:22:30 2008)

国内的光伏产业, ...
不管怎么说,是一牛人啊,羡慕中

mwa 发表于 2008-7-4 23:12

原帖由 violetpeter 于 2008-7-4 22:4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何?不了解。。。。。
其实都难了,和资本打交道中国人现在最热衷啊

我只有自己拿点小钱炒股了,不过确实有人曾经拉我做私募基金,当然最后没成.....一言难尽,自己也不是呼悠的料,再说这行好象很多人表面风光,谁知道头上有没有刀!
VC比较洋鬼子多些,还好些,PE都是本土的,黑帮背景都可能有,
最近魏什么不跳楼了吗,多牛的人啊,国金证券老总啊!
还有广发啊什么的,都一大堆事情

[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08-7-4 23:14 编辑 ]

mwa 发表于 2008-7-4 23:19

今年要是有胆量就多买点焦炭股,焦煤一体化的,目前点位相当于以前的1700多点,还是比较安全的,套也套不住啥了
另外下半年房地产可能会回,当然深圳,上海北京没啥意思了,我指二线城市,今年以来的建筑材料加劳动力成本到下半年会显著上升,而土地目前虽然流拍,但并没有降价的趋势,况且下半年面世的都是前期拿地的

mwa 发表于 2008-7-5 13:13

顶啊

mwa 发表于 2008-7-5 20:14

哥几个互相留个msn地址什么的吧 到时候聊天也有点话题 俺们学inf的都比较自卑:)
叭叭这种MB方面的NB人 也是欢迎的

jiejiedog 发表于 2008-7-5 20:33

原帖由 pingp 于 2008-7-4 22:0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国内的光伏产业,从长远方面来说,都是赔本的买卖。而且是祸害子孙的买卖,为什么
呢?很简单:
目前市场上最高效率的是单晶硅(15-20%),其次多晶硅(10-12%),再次薄膜(6-9%
),然后还有很多的纳米等等的,效率更低。当然有用三五,二六的半导体,或者multi
-junction等的,成本太高(10倍以上),只有军方用。然而,生产这些太阳能电池需
要大量的能源来提纯硅(先不说其他的环境污染),而太阳能的设计寿命一般是20-25
年,根据平均的天气水平,把四季的差别算进去,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在寿命之内从太
阳拿回的的能量,刚好能把生产它的能量抵消,或者略微多一点,少一点。即使是多一
点,在实际生活中,根据这里一些安装企业的反馈信息,一般来说,不可能到20-25年
,最大的问题不是设计寿命不过关,而是鸟屎和灰尘以及树荫等的影响。把这些因素加
进去,目前的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无论如何是不能拿回能量成本的。长远来看,这个买
卖不见得划算。
这片文章作者的动机是好的,意见也是对的。不过第一段说的理由有些言过其实。
1。太阳能系统差不多6个月就能收回成本了,20-25年才收回成本?除非是放在地下室?
2。设计寿命不过关,也不完全对。电池板本身寿命很长,鸟屎,灰尘影响不了太阳能板。因为本身硅板就是切割后用玻璃封装的,防磨损防腐蚀的。树荫的影响早有MPPT算法消除。寿命短的部分无非是电池(island mode)或者是inverter(由于电解电容存在),但这两个部分本身和太阳能板生产没有太大关系,有嫁接嫌疑。

不过国际厂商利用中国电价便宜剥削中国是事实,中国的火力发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贡献给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能源。此外技术不过关的话,提纯硅会污染环境。$bs$

carrier 发表于 2008-7-5 23:13

原帖由 pingp 于 2008-7-4 14:0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可以帮你找人整个用手机控制它。整个家用基站加上IPTV 4Play,用蓝牙或者闪联来控制家电和室内的移动多媒体传输,WIFI来实现上网,几种技术或UMA一起实现FMC。然后用宽带,3G或者卫星接入TISPAN标准的核心网, ...

可是你的这些东西,现在都没有现实的市场,但是国际的电信巨头们都在搞啊。创业开始要么有足够的钱,要么要从小着眼,起步再说。

[ 本帖最后由 carrier 于 2008-7-5 23:16 编辑 ]

chutium 发表于 2008-7-6 00:14

原帖由 mwa 于 2008-7-4 23:1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今年要是有胆量就多买点焦炭股,焦煤一体化的,目前点位相当于以前的1700多点,还是比较安全的,套也套不住啥了
另外下半年房地产可能会回,当然深圳,上海北京没啥意思了,我指二线城市,今年以来的建筑材料加劳动力成本到 ...

哈哈,学info的都挺关心经济啊,我也看看,不过还只是看看。。。

做ARM的现在转去做金融软件?这转的够大的啊,做这种行业应用开发完全用不到ARM的东西了吧。。。莫非做pos机什么的?~

看了之前一堆贴。。。说一下感受
做产品的话,技术固然重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能搞来销路,东西很多人都能做,怎么卖出去是关键
做培训这类,归结为做服务的话,要有个好名声,或者最好有个业内有影响的人撑门面,这样影响力大,客户会不请自来……有点异想天开哈

其实我觉得做外包不错,从中国和国外的劳动力差价上能赚太多了,也不需要什么投入,只需要在国内找到足够值得信赖的一个团队就可以了,这边的人只要能拉来活,有足够的协调能力保证国内完成任务的质量就可以了
不过恐怕大都是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也许做好了能有pingp擅长的提供方案做架构之类的外包机会
还有一种外包形式,在这边拿国内的东西,比如产品(软件?)、方案(比如给中小应用规模提供华为的网络方案),到这边来卖,根据应用做的修改等等都国内搞,这边只做实施,不过这就又回到销路的问题上了……恩,想着很美好~

唉。。。盼着早点熬毕业啊。。。

[ 本帖最后由 chutium 于 2008-7-6 00:37 编辑 ]

mwa 发表于 2008-7-6 08:03

原帖由 carrier 于 2008-7-5 23:1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可是你的这些东西,现在都没有现实的市场,但是国际的电信巨头们都在搞啊。创业开始要么有足够的钱,要么要从小着眼,起步再说。
坚决支持 一直在找小的可以独立出来的产品或技术方案
记得有个什么莫非定律 就是一个产品太多的如果 等于失败    深信!

mwa 发表于 2008-7-6 08:06

原帖由 chutium 于 2008-7-6 00:1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学info的都挺关心经济啊,我也看看,不过还只是看看。。。

做ARM的现在转去做金融软件?这转的够大的啊,做这种行业应用开发完全用不到ARM的东西了吧。。。莫非做pos机什么的?~

看了之前一堆贴。。 ...

兄弟 还好了 我属于样样能拿起来 也都有点经验 样样都不怎么深入的那种人 适合出去忽悠 以前读书基本都跑外面给不同小公司做项目了

没整POS机 就是普通的PC,偶搞embedded software下班后也是同步搞j2ee
所以习惯了

另外 偶爱的编程语言顺序是 C C++ JAVA BASIC PASCAL

[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08-7-6 08:13 编辑 ]

mwa 发表于 2008-7-6 08:11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7-5 20:3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片文章作者的动机是好的,意见也是对的。不过第一段说的理由有些言过其实。
1。太阳能系统差不多6个月就能收回成本了,20-25年才收回成本?除非是放在地下室?
2。设计寿命不过关,也不完全对。电池板本身寿命 ...
其实中国工业用电早该提价 一直的电价和煤炭之间的市场机制没有很好的传导作用 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我也不是很乐观 不过煤矸石发电技术属于比较成熟的 说这些可以提供投资渠道 比如A股的金山股份和宝新能源

carrier 发表于 2008-7-6 13:28

原帖由 chutium 于 2008-7-6 00:1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方案(比如给中小应用规模提供华为的网络方案)

华为的方案可不是给中小规模的应用的。

carrier 发表于 2008-7-6 13:30

原帖由 mwa 于 2008-7-6 08:0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坚决支持 一直在找小的可以独立出来的产品或技术方案
记得有个什么莫非定律 就是一个产品太多的如果 等于失败    深信!

因为每一个如果都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能导致有利的结果的可能性太小了。

chutium 发表于 2008-7-6 16:38

原帖由 carrier 于 2008-7-6 13:2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华为的方案可不是给中小规模的应用的。

华为的业务很广吧,以前跟3com鸟在一起的时候,企业级这块蛋糕基本就是cisco和他家了

电信级市场里,华为虽然势头强劲,但是我觉得在这个领域认可它的还是很少的,电信运营商肯定还是认爱力信 NSN MOTO这些,再说这个市场也不是能去做外包的。。。。。要能牛到能把这种项目包下来,那就真是happy了

pingp 发表于 2008-7-7 01:59

原帖由 chutium 于 2008-7-6 16:3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华为的业务很广吧,以前跟3com鸟在一起的时候,企业级这块蛋糕基本就是cisco和他家了

电信级市场里,华为虽然势头强劲,但是我觉得在这个领域认可它的还是很少的,电信运营商肯定还是认爱力信 NSN MOTO这些, ...

别老提自己会什么了,坐台这有鸟用,说说自己能拿什么出台吧 $汗$

华为在欧洲已经逐步打开市场了,亚非拉就不用说了。人力资源丰富的好处就是售后服务会比较好,7X24直接派民工过去。

中小企业各种电信融合方案市场很大的,而且很多都在做。找工作时候Google一下,我家门口的路上就一大把。投资少,技术门槛也比较低。去年去CEBIT时候,看见西门子做的企业PBX方案,觉得这么落后的概念怎么还拿出来,都可以用IMS实现虚拟PBX么。后来明白这个才是能实际部署的东西,而且向NGN的过度是平滑的而不是跳跃的。现在有很多类似的方案都出来了。当然未来是将通讯和企业的ERP财务管理等软件有机整合在一起。其实可以理解,一个Process,就是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通讯的过程——换句话说,人类社会的结构,就是人们之间交换信息的方式。西门子已经有类似的方案了,所谓通讯导向的企业管理系统。其他大软件公司SAP Oracle等等也会走类似的路子的。

http://enterprise.siemens.com/open/uk/

其实这些也都可以做的,企业软件都是巨头垄断,不过还是金蝶这样的创业成功。以后开发的平台会让个体户机会更多一些,当然先要活到开放的时代。我打算月底失业以后在家用开源软件做一个单机的IMS Core + SOA SDP (JBOSS+SAILFIN+ESB+Parlay X+Active BEPL)+ OSS-J(Provisioning和Monitoring)。找工作的时候可以给东家现场演习一下,希望能找到一个在城里的工作。

[ 本帖最后由 pingp 于 2008-7-7 02:31 编辑 ]

collboy 发表于 2008-7-7 08:37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mwa 发表于 2008-7-7 09:02

原帖由 collboy 于 2008-7-7 08:3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一点不错,$怒吼$

不继续讨论这个无聊话题了,说的再多不如DO IT

mwa 发表于 2008-7-7 09:03

原帖由 pingp 于 2008-7-7 01:5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别老提自己会什么了,坐台这有鸟用,说说自己能拿什么出台吧 $汗$

华为在欧洲已经逐步打开市场了,亚非拉就不用说了。人力资源丰富的好处就是售后服务会比较好,7X24直接派民工过去。

中小企业各种电信融 ...
哎最后说兄弟一句,有句名言,技术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重要的,尤其是我们那点道行,没什么舍不得丢弃的

pingp 发表于 2008-7-7 11:42

原帖由 mwa 于 2008-7-7 09:0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哎最后说兄弟一句,有句名言,技术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重要的,尤其是我们那点道行,没什么舍不得丢弃的

我还没有到技术不重要的地步。我目前RouteMap已经确定了

8月第一周,在家做个开源的Demo
8月中买机票签证回国找工作
北京上个那种外面所谓的J2EE的就业冲刺班,学学那些时髦的Terms,争取拿个民工的上岗证
呆到10月底或者签证到期,然后回来搬家。

光说不练,如果怨妇。我觉得你在二线城市开培训班的想法挺好,年底前把工作辞了回国吧。如果你想在北京开,中关村那边,我可以帮你联系地方,不过这边高手太多,没有市场。去福建浙江广东等等,说不定将来被新东方给收购了,哈哈

[ 本帖最后由 pingp 于 2008-7-7 11:47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有创业经历的,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拿出来介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