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ry
发表于 2009-4-25 11:33
我边走边问:宋老师,怎么丫丫妈妈好像把孩子生病的事情全都怪到了爷爷奶奶的头上?这有点说不过去吧?到底是人家老人在帮他们带孩子的呀。
宋主任道:你不知道,丫丫是没有户口的。
什么?我一愣:这孩子已经快两岁了,还没上户口?是超生的吗?不对啊,病历上明明写着丫丫是头胎呀?
宋主任说:我也是刚知道的,刚才让他们办住院手续的时候,丫丫没有身份证号码,她妈妈说今年春节,因为孩子小,他们没回老家,就托爷爷奶奶回去的时候给报一下户口,结果,爷爷奶奶回来说太忙了没时间,等有时间的时候派出所又关门了,反正是没能报上。这不已经快到年底了吗?他们打算春节自己回去的时候再报。
我简直像在听“天方夜谭”:派出所还会关门?
宋主任笑:所以我才觉得他们家是根本不想给孩子报户口。
为——?我刚想问“为什么?”,又及时把话打住,这还用问吗?用脚丫子想都知道,因为丫丫是女孩嘛。
“那他家是不是想要再生一个儿子?”我揣摸着。
“应该是这个打算,但丫丫的父母好像不想再生了。”
“切!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样的老人哪?”我嗤之以鼻。
宋主任笑了,指了指我的肚子:“你不想生男孩吗?”
“当然不想!”我义正词严:“我和我家那口子都想要女孩!”
Ivory
发表于 2009-4-25 11:33
“那你公婆呢?”宋主任追问。
“呃——”虽然我公婆没有明说,但想要一个孙子的意思话里话外还是可以听出来的,“他们虽然想要孙子,可如果是女孩的话,他们也不会不喜欢吧,毕竟这是他们第一个孙子或孙女啊。”
Ivory
发表于 2009-4-25 11:34
宋主任叹气道:“那是因为你公婆都是有文化的,丫丫家却是农村的。其实丫丫半年前第一次来看病的时候,急性阑尾炎就是我确诊的。”
“真的?”我吃惊:“那你当时为什么不坚持让他们做手术呢?”
宋主任气道:我能不坚持吗?你也知道,婴幼儿阑尾炎是很少见的,加上压痛点并不在‘麦氏点’,所以门诊大夫拿不定主意,匆匆忙忙找的我。我当时就动员他们手术了,可他们不愿意。
为什么?”我追问:“就为了‘不伤元气’?”
“这只是一个理由,我想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不同意,丫丫的爸爸也被他们说服了,觉得老人有经验,能保守就先保守治疗吧,她妈妈也就只好同意了。其实想省钱倒是真的,本来他们是同意了的,后来一听说要手术至少住院押金一千,就犹豫拒绝了。”
“一千?一千也不高啊!”
“可是他们去私人中医诊所,一帖膏药才十几块钱。”
“什么人啊!怎么不说孩子要多遭多少罪啊?”我怒了,突然想到了一点,“宋老师,你说这次的事情是不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故意的,想——呃——”,我有点说不下去了,因为这个念头实在有点太邪恶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5 11:35
宋主任叹气道:“我也这么想过,可是没凭没据的哪能胡说?再说,到底是亲爷爷奶奶,虎毒不食子,应该不会这样吧?更何况,孩子这次会这么严重也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在里面的,如果她不呕吐返流的话,肺部情况就不会这么糟,整个人也不会这么危险了。只是听丫丫妈妈的话,似乎也有那么点意思。”
“又是想要孙子的,生个男孩有这么重要吗?再说了,光有男孩没女孩,男孩子又有什么用?世界还不是照样毁灭?”我兀自愤愤不平。
宋主任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小朱啊,你还年轻,有些事或许听说过却没亲眼见过。咱们医院跟东北的那个县医院对口的时候,你也是去过那里的,对吧?
我点头。
“你觉得那里很穷,对吗?”
我再点头。
Ivory
发表于 2009-4-25 11:37
“那如果我告诉你,跟丫丫的老家相比,东北那里就算是天堂了,你会怎么想?”
“哇!真的?”我不敢相信。
“真的!”宋主任道:“我在她老家附近的县里插队落户了将近十年,那里的贫穷是你们这些生长在城市里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你可能绝对无法相信,我们那时候有的女知青不惜出卖自己,只是为了能吃上一顿大米白面,甚至只要一顿饱饭就可以。”
我张口结舌,看着宋主任满眼的苦涩,想摇头说自己不相信,可是这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宋主任是个“老三届”,高中毕业就上山下乡到了贵州的一个偏远山区,一呆就是十年,她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那个时候高考简直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啊,后来又读研究生,再考上公派出国留学生,一生堪称经历坎坷。
现在她终于“功成名就”,成了儿科专家,博士生导师,但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至今“小姑独处”,据说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全部精力都在工作上学习上,等到有时间有意愿考虑终身大事的时候,黄金岁月已过,又不愿意降低标准,为了结婚而结婚,于是就干脆选择了单身,处于一种“理智的孤立状态”。
宋主任见我惊呆了,笑了笑:对那里的人家来说,家里有个儿子不仅意味着能够传宗接代,更意味着有了壮劳力,可以生活得好一些,轻松一些。所以,女婴生下来就被溺死是很多见的,我自己就亲眼见过,那种震撼简直是让人怵目惊心。
我辩道:可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而且,丫丫的父母不是已经进城打工了吗?
“呵呵,要改变多少代人,几百上千年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再说,丫丫的父母虽然进城了,毕竟不是正式职工,没有城市户口,他们自己是很努力的,要不也不至于会坚持不再生孩子,而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创业上,但是老一代人是无法理会这些的,对他们来说,有个孙子是天字第一号的任务,其他的都要靠后。”
我无语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5 11:38
到了手术时,换好衣服刚要进手术间,迎面又跟钱大主任打了一个照面,钱主任见我一身“短打扮”,吓了一跳:怎么?你要上手术?
“是啊。”我苦着脸,拖着长腔:“命苦啊——”
宋主任在旁边乐喷了
老头狠瞪了我一眼,“都这么大的肚子了还没个正形儿!”然后又关切地问:“你的身体行吗?可别给我生在手术台上!”
“哇塞!主任哪,您老人家能不能盼着我一点好啊?我才七个月,要生还早了点。再说了,不就是一个剖腹探查加阑尾吗?小意思啦!总要做出点贡献嘛,省得主任大人您老人家以为我是吃闲饭的。”我继续耍贫嘴,“主任要是真的心疼我们这个小兵的话,明天的水煮鱼我要黑鲇鱼的,别拿草鱼来糊弄我!”
钱主任啼笑皆非:行了行了,真担心你肚子里的这个,别到时候也生出一个牙尖嘴利的“祸害”来。
旁边的宋主任已经快笑抽抽了。
可是事实证明,我还是太低估了丫丫的病情。一般来讲,小儿因为组织比较娇嫩,所以阑尾炎很容易穿孔,但由于腹壁薄,所以手术切除并不困难。但是,丫丫的情况却大大超出了我们的估计,一入腹腔,就是脓液,阑尾本身已经坏疽,而且其周围的组织水肿粘连的极厉害,我们只能一点一点地分离,又要防止伤及其他的组织器官,忙得一头汗。
等手术结束,居然整整折腾了将近四个小时,这在我的外科生涯里是绝无仅有的。我做阑尾手术,最快的一次,病人从进手术室到出手术室,一共费时57分钟,这里面还包括了麻醉和消毒的时间,这个纪录直到今天在我们医院还没被人打破。最长的也就是一个多小时,这次居然做了三个多小时,再加上我的特殊情况,下了手术台,真的累得要死。
丫丫被送回儿科监护室,情况一度很危急,主要是呼吸困难,肺部炎症是最致命的,我们几个人一直在那里守着。丫丫的父母一直坐在门外,她妈妈眼睛都直了,呆呆的发愣,她丈夫一直在抚慰着她,没见到孩子的爷爷奶奶,大概已经回去了。
Ivory
发表于 2009-4-25 11:39
夜里,总值班让食堂给我们送了一些馄饨,大家却谁都吃不下,眼巴巴地看着监护仪上的数字随时变化着。我透过门上的玻璃窗拦了一眼外面,叹了口气,盛了一碗馄饨,走出来,交给丫丫的爸爸:你们也吃点东西吧,可能还要等很久呢。
丫丫的爸爸接过碗,说了声谢谢,眼圈红了。
宋主任走了出来,手里也端着一个碗:朱大夫说得对,你们先吃点东西,孩子我们会尽力抢救的,你们也要自己保重,不要先垮了,那孩子怎么办?
丫丫的妈妈一阵抽泣:“大夫,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然后,突然咕咚跪在了我们面前:“我求求你们了!”
我和宋主任顿时吓得手足无措,宋主任赶忙把手里的碗交给丫丫的爸爸,然后弯腰想把她掺起来,可是她却死死的跪在那里,哭着: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
我蹲下来,抓住她的手:这位大嫂,你别这样,孩子我们会尽力抢救的,那是我们的职责。你看,我现在身子也不方便,你不会要我一直这么蹲着吧。
丫丫的爸爸把手里的两碗馄饨放下,一把把妻子抓了起来:你这是干什么呀?孩子不会有事的,你别这样!
丫丫的妈妈在丈夫的怀里哭得浑身颤抖,含混的喊着:我的孩子啊!救救我的孩子!
Ivory
发表于 2009-4-25 11:40
坦白说,那个时候的我还不能完全体会到丫丫妈妈的痛苦,直到两个多月以后,我的女儿出生,当我第一次把孩子抱到怀里的时候,心里涌现着浓浓的情感,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无数的母亲会用她们柔弱的身躯把自己的孩子护在身下,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丫丫的妈妈会为了自己的女儿向我这个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女医生下跪。
夜里,丫丫的情况暂时稳定了下来,宋主任让我到办公室里休息一下,毕竟我的情况也是很特殊的。出了监护室,丫丫的妈妈一见门开了,立刻站了起来:大夫,怎么样?
我说:别着急,现在还算稳定。
她松了一口气,充满希望地看着我:那什么时候能脱离危险期呢?
我说:如果能这么稳定下去,估计明天就可以考虑脱离呼吸机了,那时大概就可以解除病危通知了。
她点了点头:老天爷保佑!我的丫丫一定不会有事的。
Ivory
发表于 2009-4-25 11:40
我走过去,坐在她身边:你只有丫丫这一个孩子吗?
她点点头:我真后悔啊,当初怎么就听了他们家人的话呢?要是那会儿就让丫丫做了手术,那至于会弄到现在这个地步啊!
我故意装糊涂:哦,对不起,我只是昨天下午听见你在跟丫丫的奶奶吵架,说她有孙子了,我以为你还有一个儿子呢。
她苦笑:那说的是我的小叔子的儿子,我如果有儿子,可能丫丫就不会受这么多的苦了。
我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Ivory
发表于 2009-4-25 11:41
她大概也是心中郁闷,这会儿正好丈夫不在身边,就无所顾忌得跟我细说从头:
丫丫的父母结婚后就不愿意留在那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沟,两个人一起到我们这个城市里来,辛辛苦苦的打工,慢慢站稳了脚跟,男的现在在一家大公司做销售,女的在同一家公司做内勤,两口子收入虽然不算很高,但也足够他们生活的了。有时男的业绩好一些,还能攒下一些钱,他们现在最想的就是能在城里买一套房子,哪怕只是一居室的呢,也是他们自己的家。
生丫丫之前,爷爷奶奶一定要过来照顾孙子,结果生的是女孩,奶奶的脸当时就耷拉下来了,然后就几次三番的劝他们赶快生二胎,但是他们毕竟在城里生活了几年,思想观念也比较现代了一些,觉得女儿也很好,重要的是将来要把女儿培养出来,所以对他们来说,目前重要的是多挣钱,要让女儿在城里平安健康的长大。
爷爷奶奶见他们说不听,也很不高兴,但又无可奈何,毕竟儿子两口子有志一同,而且孙女也很漂亮可爱,他们虽然不开心,但也只能接受大儿子媳妇不打算再生孩子的现实。
半年前,丫丫生病,本来他们俩口子是打算让丫丫手术的,但爷爷奶奶坚决反对,说孩子太小,手术会伤元气,以后一辈子身体都好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