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III 发表于 2011-11-19 22:22

本帖最后由 DLIII 于 2011-11-19 22:24 编辑

CleoLesch 发表于 2011-11-19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这里如果孩子要学好中文,基本都要靠父母自己亲力亲为,而方法多种多样,不可能同一种方法适合所有人,所 ...

同意。 各人对自己的孩子负责, 大家求同存异吧。

pingpingdandan 发表于 2011-11-19 22:24

值得一看。谢谢推荐。我也觉得让孩子读经背经有点过了。

rosemaryhe 发表于 2011-11-19 22:30

DLIII 发表于 2011-11-18 2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摘抄点内容大概:

物质的繁荣不一定造成文化的昌盛。


看了以后针对孩子的教育,我有个感觉就是,先生是提倡多教给孩子经典的,当然不单指儒家,其中能感到她极之反感孔子被当作一种手段成为一种标志。
我个人比较困惑的还是在两种能力的培养上面“理解力”和“创造力”,并且没有想明白“记忆力”跟“理解力”的关系。

rosemaryhe 发表于 2011-11-19 22:48

正如如幻所说,让孩子读经是比较偷懒的作法。
如果妈妈能在教育的过程里同时也不断修炼自身,那么读经不失为一种手段,本身对中华古典有兴趣的妈妈们完全可以适当运用。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接触的教育理论越来越多,我越发觉得各种思想之间的碰撞尤其激烈啊,其实无所谓哪种才是正道,而是哪种最适宜本人的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施与受教者最有帮助并且符合当前身处的社会价值观

飞往那里 发表于 2011-11-20 03:48

最后问题回答的精彩,文化的复兴需要优秀的教师和坚守节操。看来老太太是信仰民主和科学的,但不知抛弃仁义礼谦让面对从没真正存在过的“民主”和一直背修改,推翻的“科学”中国人应该何去何从呢?还是老太太又说对了,魏晋时期的归隐是条出路?!

飞往那里 发表于 2011-11-20 04:36

三字经把礼仪教养和常识性知识用上口的短语表达出来不是很好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选其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文化需要根基,王羲之不是没有基本功就撇狂草,毕加索的人体结构也是很严谨的。要敞开怀接受百花争艳也要有营养丰富的土壤。千百年来的启蒙读物被视作粪土 我看才是把(中国)文化的复兴推到绝路。

lola118 发表于 2011-11-20 09:21

从肚子里开始就天天读唐诗宋词,不论题材,美的诗歌都读。
中国古典的美凝聚在诗歌里了,希望宝宝先对音律然后对美感能慢慢有体会。

咪咪在奋斗 发表于 2011-11-20 10:13

CleoLesch 发表于 2011-11-19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这里如果孩子要学好中文,基本都要靠父母自己亲力亲为,而方法多种多样,不可能同一种方法适合所有人,所 ...

说的好!
各显神通呗
没有必要争出个对错,也没有什么对错
大家都是在路上

huaundyun 发表于 2011-11-20 10:41

飞往那里 发表于 2011-11-20 05: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字经把礼仪教养和常识性知识用上口的短语表达出来不是很好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选其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 ...

认同学习和让三五岁的小孩子死记硬背是两回事,虽然我不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选其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是什么版本的,但是我想译成外文后要给小孩子看肯定是口语话形象化了的。所谓口语话就是能拿来和当代人交流交谈的,不会有人三个字三个字地说话的。不赞同给小孩子背,是因为不理解就跟背乘法口诀没差,但是以后有兴趣当然可以接触。

MR.OIL 发表于 2011-11-20 10:45

飞往那里 发表于 2011-11-20 04: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字经把礼仪教养和常识性知识用上口的短语表达出来不是很好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选其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 ...

你竟然认为让3,4的孩子死记硬背三字经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根基?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强烈推荐一个视频, 特别是对长居海外的中国家长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