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ena_hu 发表于 2007-11-23 12:56

第039章 谋杀 上
  “刚才是开玩笑的。好,我写就是了。”李系舟拿起笔沾了墨,迟疑道,“写什么内容呢?要不你说我写。”
  王华一想,为了防止他在信中用言辞做手脚,还是自己说内容更稳妥,她心道这位李大人果然聪明深知关节,还不忘送个顺水人情。其实李系舟是言词匮乏,平时说大白话偶尔窃一两句名诗应付也就罢了,真要让他舞文弄墨写古文信函,他可不会。

  王华开口道:“简单一点就好。你这样写‘吾身陷囹圄,求英王殿下以姜梓轩来换,今日傍晚前将人送至观湖楼后院。如果惊动他人,吾性命不保。’落款属上你的姓名和年月。”

  李系舟抓耳挠腮写了半天,终于凑齐一篇歪七扭八的信函。

  王华一看满纸虫爬一样的文字,差点没有晕厥,缓了半天才咬牙切齿道:“李大人,你的字未免太不雅了吧?另外囹圄两个字写错了,还有年月,就算按照夏国历,今天也已经是十一月初二。”

  李系舟的毛笔字本来就惨不忍睹,在越国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记错日期难免,囹圄这两个字他只记得是口里有什么,稀里糊涂画了两笔以为能蒙混过关,没想到还是被挑了毛病。于是他不好意思道:“多谢王小姐指点,囹圄两个字我确实不会写。”

  王华冷哼道:“堂堂五品文官,英王侍读,字都不会写?李大人装的也太过了。”

  “我的字本来就差,要不你写一遍,我属个名字按个手印就好了。”

  王华不想再继续扯皮,终于按照李系舟提的办法妥协。

  “李溪”这两个签名用的字,李系舟可是花了一些功夫练习的,属在王华隽秀的字迹之下,倒也显得颇具风骨,浑然一体。

  王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信李系舟没有在签名、手印和信纸上留下什么记号或暗示,才将信件贴身藏好,又收拾碗筷纸笔翩然离去。

  临走,王华留下一句狠话:“李大人最好在此间安心静养,倘若英王答应换人一切都好说,倘若他不答应,李大人以后的饮食吃喝小女子就不照顾了。”王华那意思是说,如果英王不答应条件,李溪你等不到百日毒发就在这石室中活活饿死渴死了。

  李系舟虽然猜出她话中一二,可是毕竟没有亲自经历过囚牢磨难,至少现在他很乐观,就算最多只有一百天好活,他亦不畏惧。李系舟一直认为自己是死过一回灵魂穿越,在这个世界多活一日都是赚了,他又已经跟着英王吃喝玩乐享受了这么久,他有什么好遗憾?而且来越国前他就为小芸姐弟安排好了日后生计打算,他少了些牵挂。能活固然是好,活不了他也没本事强求,所以他此时此刻于生死看得很开,竟然还有心情装傻充愣调侃道:“王小姐不愿意伺候,李溪不强求,不如换元巧巧来照顾我。巧巧那个美人温柔体贴,比王小姐冷冰冰的样子更讨人喜欢。”

  如果王华的眼神能杀人,李系舟早死了一百回了。可惜王华有更重要的事情办,只能强压下怒火保持沉默,转过身当作什么也没听见静静离开。

  直到扣死暗门,王华才猛然间将手中物件掷了出去,笔墨碗碟碎落一地。修炼摄魂术的人最忌情绪浮动,王华不明白自己为何在李系舟面前屡次失控,被他三言两语就能挑起怒火。从李溪评论她的穿着品位开始,到因为写信扯皮,李溪故意涂那一纸烂字,最后又对于威逼毫不在乎插科打诨语带讥讽,王华感觉李溪每一句话似乎都能刺激到她最敏感的神经。她心道:看来李溪不仅摄魂术高明,城府心计也恐怕非常人能比,如果是敌,就算有毒药控制,她未必能讨得到便宜。她转念又一想,倘若李溪与师尊真有瓜葛,是友非敌,那么自己下毒相胁,岂不是行事太莽撞了?但如今师尊远在昭国,她必须事事小心,用毒也是迫不得已,如果计划顺利,她应该有时间在百日内将李溪带到师尊面前,若有过失都还可以弥补的。

  想通了这些,王华的心绪稍稍平静,带着那封信飞速奔向东馆。

  接到匿名信件的时候,英王与林潇刚刚用过早饭,正讨论李溪喝花酒一夜未归究竟会发生怎样的风流韵事。

  侍卫仔细检查发现信件没有异状,才递到英王手中。

  英王看过内容皱起眉头将信交给林潇道:“林潇,你看看是否李溪亲笔。”

  林潇看了一遍迟疑道:“在下也只是见过李大人写他自己的名字。这封信的落款应该是他亲笔无疑。”

  “李溪聪慧非常,武功不弱,怎会被人囚禁?信上要求本王以姜梓轩相换,有什么用意?会不会是郑总管或者公主那边故意造了这封信试探本王?”

  没有人比林潇更了解李溪的那点武功造诣,他此时不敢说破,那样会增加英王的担心忧虑,所以他镇定地分析道:“依在下看,除了殿下推测的那种可能以外,还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此信为真,而且李大人未必被歹徒控制,看这笔迹飞扬洒脱没有凝滞,不像是受迫惊惧时所写,或许按照信上说的去做,能够顺藤摸瓜查出重要的事情。另一种可能就是李大人确实被困,囚禁他的人与会使用摄魂术的人有关,李大人恐怕写信的时候神志受控,若真是这样咱们更应该按照信中所写去做。在下以为李大人对殿下比姜梓轩更有用。”

  “林潇,依你的意思无论如何也要带姜梓轩去观湖楼了?”

  林潇点头,除了理性的判断还藏着私心,他怎么可以任由李溪陷入险境?所以林潇坚定道:“在下愚见,就算这是郑总管或公主设下的圈套,姜梓轩在咱们手上的事情暴露,也都是在下所为。殿下大可以说那个奴隶阿楠与在下有旧,殿下一时不察后知后觉,公主岂会怪罪?”

  英王知道林潇忠肝义胆,甚至为了李溪什么都可以做。他也担心李溪安危,思前想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在林潇的提议下补充道:“林潇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距傍晚还有些时候,咱们不用太急着去观湖楼,在去之前必须查清几件事情。李溪昨晚是否只去了红馆?简丰现在何处是否知情?观湖楼有什么背景,近日往来都是什么人?另外就是在这些场所有否发现貌似王小姐的可以人物。”

  英王临事不乱,条理清晰,能有这样缜密的思维,并且决策果断,让林潇欣慰佩服。林潇此时多少有点开始理解,为什么李溪愿意追随英王左右,英王确实有王者的素质才能。

  时近中午,英王派出去查探相关消息的人马陆续给出回复。各种资料综合在一起,从一些细节可以判断,这件事情与那位神秘的王小姐有很大的关联,而郑总管与公主一系似乎并没有参与其中。

  简丰对于昨晚红馆的事情没有过多印象,只记得被迎凤的一个女徒弟带走,而后昏睡到早上。按照简丰的说法,他离开时,李溪正与迎凤的另一个女徒弟,好像叫元巧巧的打得火热,想必是一夜风流宿在红馆,到现在还起不了身。

  红馆的人却说李溪半夜就已经离开,元巧巧到现在还在房中休息。

  林潇知道摄魂术可以让人昏睡不醒,莫非简丰还有那个元巧巧都中了摄魂术?李溪很有可能也是被人施了摄魂术才会毫不反抗地被带走吧。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观湖楼今晚被牛丞相的公子包了下来,牛公子与太子吴双过从甚密,有传言这次是太子微服出宫,要宴会民间学子,畅谈诗文,一切事情都由牛公子操办。

  会有如此巧合,太子今晚去观湖楼,而那个绑架李溪的人要求将姜梓轩送到观湖楼,有什么图谋么?按道理,姜太医一家是公主的杀母仇人,当然也是太子的仇人,为何事情自始至终越国皇帝或者太子从来都没有过问,他们难道一点都不知情?这中间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呢?

  ********************************************

  本章未完,明晚更新。

athena_hu 发表于 2007-11-23 12:58

第039章 谋杀 下
  当日傍晚,观湖楼里外灯火辉煌。
  牛丞相的公子牛方带领一群文人雅士早早就等候在门口,迎接太子吴双大驾光临。虽说太子是微服,不讲仪仗,但是最基本的礼仪还是要守的。

  太子吴双尚未抵达,英王带着几个侍卫在简丰的陪同下已经来到观湖楼门口。

  简丰与牛方是旧识,诗文不俗,这次宴会,简丰也在受邀之列。他不知道英王从何得知这次宴会的消息,非要来会会荥都才子,他左右劝说无效,只好将英王带来一同赴宴。

  牛方是丞相公子,虽然不愿意那个不学无术的英王掺合,但是人家身份尊贵既然来了,宴会又属于民间性质不涉及国家机密,他没有理由拒绝。于是牛方生生挤出一些笑容,叮嘱几位通世故的书生先将英王请上楼去,简丰也跟了上去作陪。

  牛方带着剩下的人依旧在楼门口等待太子。

  简丰怕英王觉得被牛方怠慢,主动说笑讨好道:“英王殿下,牛公子是直脾气,太子殿下嘱咐让他总领此间事务,他不感松懈。牛公子不知道英王殿下也屈驾至此,一时抽不出身相陪,冷落了您,您千万不要怪罪。”

  英王笑道:“不妨事,本王临时起意,不给你们添太多麻烦就好。”

  简丰左右看了看,没有发现李溪的身影,奇怪道:“英王殿下,怎么一直不见李大人?太子殿下宴请的都是荥都才子,正好可以借机与李大人切磋诗文。若能得李大人指点一二,想必他们也受益匪浅。”

  英王当然不想暴露李溪的真正实力,故意客气道:“李溪年纪轻轻,文采毕竟有限,能与诸位才子赏析畅谈诗词文章,别说是他,就是本王也觉得三生有幸。可惜他昨晚随简大人去了红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估计是要错过这场盛会了。”

  简丰惊讶道:“李大人还在红馆?那真是艳福不浅呢。红馆艺妓都自命清高洁身自好,轻易不留宿客人,更是很少允许客人逗留那么长时间的。想必是李大人才华绝世,人品风流,迎凤的那些个徒弟们也都正值青春年少,惺惺相惜,舍不得放李大人回来呢。”

  见过李溪也听说过他评舞的人心道:那位李大人究竟有多少学问谁也说不好,但是他那超凡脱俗的容颜确实令人着迷,无怪乎红馆的艺妓热情相邀还款待这么久,说不定都不用李溪自己掏钱,那些自命清高的艺妓反而排着队伍要倒贴以亲“芳泽”。

  简丰和英王随便闲聊,言语中互相吹捧,一团和气。英王故意在言谈中表露出对于各位才子的仰慕之情,自然博得了那些虚荣心强的读书人的好感。

  又过了半盏茶的时间,牛方陪着太子吴双也上到二楼雅间。

  其实此次宴会邀请的人并不多,只占用二楼就足够,可是牛公子为求清静,包了整栋楼,等太子到场,宴会开始,一楼却是空无一人的。

  才子聚会,推杯换盏,吟诗作赋,席间交谈比起寻常酒宴更讲究更斯文。

  若论起写诗作文章,英王虽然不差,却绝非主要兴趣,更是不喜欢与读书人空谈风花雪月。所幸他扮演的是不学无术的王爷,不参与讨论或者偶尔附和一两句没营养的奉承话,倒并不惹人厌烦。

  太子吴双是极爱诗文的,心中虽然想着不该冷落自己的准妹夫,但是一陷入讨论中就渐渐忘乎所以。

  英王乐得清闲,自己吃够了菜,趁人不注意就溜到窗子旁边,向楼外张望。

  此处开窗正对着观湖楼后院,那院子不大,除了厨房、柴房、茅厕,还有几间看上去像给雇工临时居住的瓦房。

  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后院一直没有不寻常的动静,全是观湖楼的厨子小二来来往往。随着宴席酒菜上全,厨子们歇了,小二都在楼内伺候,后院便空无一人。

  这时简丰有些喝高,想要找个窗口透透气,正看见英王独自一人,似乎是受了冷落并不开心的样子,赶紧摇晃着身体拉着英王重新坐回到太子吴双身边。

  太子吴双饮了酒意气风发,硬逼着英王作诗:“妹夫,今日虽非十五,但弯月明亮,刚才大家都以明月为题赋诗,就差你没有发言了。你若不交出一篇诗文,可别想离开观湖楼。”

  英王牵挂李溪和姜梓轩的事情,心思根本没在诗词上,左右推脱,想罚酒了事。

  太子吴双仍然不肯作罢。

  英王正为难的时候听到有人朗声吟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英王一抬头便看到林潇飘然上楼,眨眼间已经施施然站在众人面前,身姿风采如落入凡间的仙子。即使林潇身上穿得与旁边侍卫一样服色,但是带给人的气质韵味迥然不同,柔和似水偏又柔中带刚,优雅又不失英武,竟比英王更能吸引大家目光。

  林潇对众人依次施礼,解释道:“在下逾越,代王爷诵词一篇,这首词原是李大人旧作,还请太子殿下和各位才子品评。”

  不用多说,太子吴双早已沉醉在那首词中,不住赞叹其中精妙。

  英王知道林潇现身,估计姜梓轩的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林潇上楼来寻自己,恐怕还有要事禀告,所以英王不敢耽搁,既然交出一篇诗文,趁大家都在回味讨论,他就借口酒醉去方便与林潇悄悄离席。

  林潇带着英王去观湖楼后院,确定没有闲杂人等,林潇才低声说道:“在下带着姜梓轩依约来到这里,却只见一张字条,要求将姜梓轩留在茅厕之内,让他保持清醒又不许他去别的地方。如果咱们照做,今日子时前就可以见到李大人。”

  英王听后第一反应是先进入茅厕查看,见姜梓轩规规矩矩站在厕内墙边,才略微放心,轻声道:“看来设这个局的人目前并不想带走姜梓轩,把他留在观湖楼的茅厕内是何用意?还有你是怎么让姜梓轩老实留下的呢?刚才你上楼找我,留他一个人不怕发生意外么?”

  林潇叹了一口气道:“在下别无他法,将李大人被劫之事如实相告,姜梓轩因感念李大人和殿下对小雪母子的恩德,二话没说就答应已己身相换。刚才将他独自一人留在茅厕内,也是在下对他的一个试探,现在看来他也是受害者。在下曾经叮嘱过他,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一定争取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能弄清真相。”

  “那咱们现在这么办,一直留在这里,还是回东馆?”

  林潇道:“如果王爷感兴趣,在下愿意陪王爷留在这里静观其变。字条上并没有让咱们离开,倘若他们不守信,咱们还可以抢回姜梓轩。咱们出来时已经在东馆留了口信,如果李大人平安返回,定然也会来观湖楼。”

  “好。”英王坚定道,“咱们先躲在一旁,看看究竟会出现什么状况。”

  林潇早已探查好了观湖楼后院的隐蔽之所,找了一处空置的房间,与英王一同隐藏进去。他们藏身的地方正好能看到茅厕门口。

  盯了将近半个时辰,这期间偶尔有人如厕,姜梓轩都会主动让出来,旁人见他一直在厕所内虽然觉得奇怪,但是醉酒呕吐或者吃坏肚子离不开茅厕的人不是没有,大家也就见怪不怪。

  就在英王和林潇等得无聊的时候,忽然看到太子吴双捂着肚子急匆匆奔向茅厕。

  姜梓轩见有人来,正准备让出,可是当他看清来人面貌的时候,眼神突变,从温顺谦卑到冷酷凶狠,他的理智瞬间被一个疯狂的指令取代,脑中唯有一个念头“掐死他”。

  在这样的疯狂念头控制之下,姜梓轩猛地扑出,将太子按倒在地上,两只手紧紧卡住太子的脖子,无论太子如何反抗踢打,姜梓轩就是不松手。

  ************************************************************

  看到讨论区有人说我删贴,真是冤枉,我从来不删贴,只是精华有限不能全给留言加精。还有关于封推插画的问题,我都在作品相关《作者有话说》中作了解释。

  今日加班回家晚,更新迟了,但是我会努力明日能赶在12点前,谢谢大家支持!

athena_hu 发表于 2007-11-23 12:59

第040章 落网
  就在距离观湖楼不院的一处僻静民宅中,王华站在一棵树下。她仍然穿着那一身黑色的衣裙,面色越发苍白。她神色抑郁紧张,似乎正在期盼着什么,却不敢去面对。
  李系舟自从被王华带出石室,带到这里,他就坐在一旁的屋檐下,百无聊赖,唯一能欣赏的风景就是冷冰冰的美女一言不发站在树下维持一个姿势将近一个时辰,如行为艺术展览,偶尔眨眼区别泥塑木雕。王华不让他马上离开,说要等姜梓轩为她办完一件事情才可以,李系舟不愿多生事端,他其实是没有把握能成功从王华眼皮底下逃开,一天都等了,他不在乎再等一两个时辰。

  当然李系舟心中不可能没有不耐烦的情绪,尤其无事可做他又不困,憋了将近一个时辰不说话,他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王小姐,我看你脸色不好,站着累不累?过来坐下休息一会儿吧。”

  王华不为所动,不屑于理会。

  王华的态度激起了李系舟的好胜之心,他就不信王华定力真那么强,对他的话充耳不闻。李系舟稍加思索,计上心来,他淡淡道:“王小姐,其实我早就想告诉你一件事情,刚才那树上好像垂下一根细丝,就在你头顶,丝下挂着一个绿色的肉虫子。可是现在那肉虫子不见了,你脚边的地上什么也没有,按道理那么一条大绿虫子应该很好看到,除非……”

  “啊!”王华一声惊叫,赶紧拍打身体,转动颈项寻找那条肉虫子的踪影。

  李系舟看到王华惊恐如临大敌的样子,不禁笑道:“王小姐原来你也有怕的东西。刚才看你那样子还以为你已经离魂了,终于说话了也会动了。这样多好,咱们俩人说说笑笑,才不会觉得时间过得太慢。”

  王华已经明白自己被李溪捉弄了,本来要立刻施以颜色,忽然想到什么,轻轻叹了一口气,嘴角浮现出一丝冰冷的笑容道:“李大人,看时辰也差不多了,姜梓轩那边的任务恐怕马上就要开始,你有兴趣和我一起看场好戏么?”

  “好戏?”李系舟隐约觉得王华说话的语气神态不怀好意,似乎还暗藏杀机,他迟疑道,“我不想看戏,你什么时候才肯让我离开?”

  “李大人别急。其实以你的武功想走我拦不住,但是我希望你不要那么早就走。你知不知道你的英王殿下就在附近,与姜梓轩还有越国太子在一起。”

  “你想耍什么阴谋?”李系舟并不全信王华的说辞,怀疑道,“是故意想让太子发现姜梓轩被我们藏在东馆的事情么?想让英王尴尬,与太子产生芥蒂?”

  王华没有回答,腾身跃上大树,站在树上,透过枝叶,她可以清楚地望见观湖楼后院内发生的所有事情。令她兴奋的是,时辰估算得刚刚好,她没等多久就看到太子吴双捂着肚子匆匆向着茅厕的方向而去。

  王华对李溪说道:“李大人,现在我想让你帮我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办好,我会尽快带你去见我师尊求取解药。如果你做不到,那么解药的事情从此免谈。”

  “什么事情?”

  此时观湖楼后院内正上演姜梓轩扑倒太子吴双的那一幕。英王和林潇第一时间冲出去解救。

  王华的声音冷得没有一丝温度,她不紧不慢地说道:“李大人,我用摄魂术控制姜梓轩袭击太子,他已经出手了,我怕他力气不够,想让你帮他一把,无论明的暗的不择手段怎么都可以,今天务必要杀死太子。他们现在就在观湖楼的后院,你站到我身旁便能看得一清二楚。”

  李系舟大吃一惊,迅速跃上树顶,顺着王华的视线,果然看到不远处一座酒楼的后院内乱作一团。他来不及细想,飞身赶过去。

  王华在他身后阴森森地叮嘱道:“李大人请记住我交代的事情,你自己的生死可都在你一念之间。”

  李系舟轻功身法虽快,但是事发突然,他晚一步知道,等赶到现场的时候,姜梓轩已经被闻声先一步赶到的侍卫们强行从太子身上拉扯开。

  林潇点了姜梓轩的穴道,让他四肢暂时无法移动戳在当场,但是看他面部狰狞的表情,似乎仍然要挣脱桎梏,不杀死太子绝不罢手。

  太子吴双没有练过武功,可以说是手无缚鸡之力,被姜梓轩那样疯狂地掐住脖子,没反抗几下就昏厥过去。又因为姜梓轩掐得太用力时间久,众人拉扯半天才将他们分开,太子严重缺氧,半天都缓不过来,现在已经气若游丝。

  李系舟目睹惨剧发生无力制止,他马上能想到的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因为这件事情牵累英王。是他李系舟硬将姜梓轩偷出乐府藏在东馆,又因为要交换他的性命姜梓轩才被带来这里,从头到尾,英王都没有任何责任。但是如果越国太子被姜梓轩掐死,就当着英王的面,这件事情该如何解释呢?恐怕许多人会怀疑英王做过什么手脚。毕竟从常理推断,越国太子死后,获利最大的就是作为公主驸马的英王了吧?偌大的越国将来只能留给公主一届女流,实际上的大权名正言顺都可以被驸马掌控。

  李系舟禁不住冷汗淋漓。他这个对政治完全不敏感的人都能想到这些,越国的臣民百姓恐怕也能想到,如果有人故意推波助澜栽赃陷害,英王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呢?所以,越国太子绝对不能死。而王华恰恰要他杀死太子,否则他得不到解药,百日之后就是他死。

  李系舟清楚,这一切祸端是自己引发,他没有资格推卸给旁人来承担沉重的后果。百日之后他这个微不足道混饭吃的小人物死去,似乎没什么大不了,倘若英王因为他挂掉,小芸姐弟今后的生活恐怕就不安稳了。更何况一百天的时间,找到解药的机会还很多。

  所以,李系舟没再犹豫,越国太子一定要救。他低声在林潇耳边说道:“那个制造阴谋的王华就在附近,她施用摄魂术控制姜梓轩要将太子置于死地。你武功最高,一定要救醒太子护他安全。姜梓轩那边我来处理。”

  林潇已经检查过太子,感觉并非完全没救,除了闭气太久,脉象微弱昏迷不醒,似乎还与中毒有关。林潇皱眉道:“太子好像中了毒,又被掐住咽喉太久。我虽然能运气将他弄醒,但是毒素未必能医治,必须找个杏林高手抢救更妥当。”

  发生这么大事情,牛方绝对脱不了干系,他比那群书生镇定一些,勉强控制住局面。一面派人去请御医,一面送信给牛丞相求助。

  而李系舟第一时间想到姜梓轩。

  姜梓轩此时此刻的神情变得很诡异,狰狞渐渐消退,仿佛正在听什么人说话,脸上神情数变,最后惨然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众护卫立刻将他围住,拔出随身兵器,生怕他再次发狂袭击别人。却见姜梓轩猛然跃起,身体直直撞向一个护卫手中的宝剑,竟是一幅要寻死自尽的模样。

  还是林潇眼明手快,隔空弹指震开宝剑,高声喊道:“快拦住他,不能让他寻死。”。林潇心下奇怪,明明已经点了姜梓轩穴道,为何他竟然还能动作?林潇屏气凝神细听,忽然发现还有高手隐身附近,莫非就是李溪提到的那个叫王华的人在搞鬼?

  李系舟看姜梓轩明显是痛不欲生的样子,立刻想起之前王华说的那句话:“事成之后,我不会杀他,而且会第一时间为他解去‘迷魂忘本’,但是他是否还想继续活着就是他自己的事了。”难道王华已经为姜梓轩解去摄魂术?就算姜梓轩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联想到多日受的非人苦楚,为何会选择立刻自杀呢?李系舟怎么也想不明白。

  林潇却在此时用传音入密对他说道:“我已经发现你说的那个王华藏身何处,附近再没有别的敌人,我去会会他。”

  李系舟点头,又叮嘱道:“不要直视王华的双眼,她摄魂术相当厉害。”

  等林潇悄然离去,李系舟又看了看现场情况。事态已经被稳定下来,英王左右都有贴身护卫,他们和一众书生忙着抢救太子,另有几个人正在与姜梓轩纠缠。

  姜梓轩双手握住一个侍卫的剑身,不顾剑刃锋利,自己双手血流如注,只一味地将剑尖拉向自己的胸口,他眼神凄然绝望,目光的焦点却一直没有离开昏迷不醒的太子。

  李系舟心中一动,脑海里模模糊糊浮现出一条线索,他来不及细想,但他明白目前最首要的事情是阻止姜梓轩自杀。如果姜梓轩死了,太子的事情更难办。

  李系舟不会点穴,他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到姜梓轩面前,他集中精力盯住姜梓轩的双眼,沉声道:“姜梓轩,你很困,你想睡觉,对,就这样松手,你需要休息,先躺下睡一个时辰,到时我会叫醒你的。”

  李系舟说第一遍的时候,姜梓轩松开了手中的剑。

  李系舟连说了三遍,姜梓轩竟然真的躺倒在地上,昏睡过去。

  众人啧啧称奇。

  英王却走到李溪身旁,低声问道:“你用的是摄魂术么?你刚才说的王华是什么人?如今这情况咱们该如何应对?你别想自己一个人扛下来。”

  英王的口气里没有一丝一毫的责怪,这让李系舟很欣慰。看来明显有阴谋是危险,英王仍然愿意与他推心置腹,站在一起考虑对策,这样的胸襟胆色则能不让人崇敬?

  其实英王打一开始就充分相信李溪的能力,绝对能解决这些问题,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倘若他知道李溪心里比他还没底,恐怕就会有另一番打算了。

  李系舟感激地望着英王道:“只要林潇能抓到王华,事情就有头绪了。”

  当牛丞相领着官兵赶到现场的时候,林潇也不负众望将王华抓了回来。

  林潇不敢大意,不仅点了王华的昏睡穴,还用独门手法封了她的内力,就算她清醒过来三天之内也都会手足无力,武功全失。

  太子吴双被御医严密监护起来,经过抢救气息渐渐恢复,只是尚未清醒。

  牛丞相则紧绷着脸孔询问儿子牛方事情的经过。

  当然没有牛丞相的命令,在场的人包括英王在内谁都不能私自离开。相关嫌犯姜梓轩和王华都被押送到天牢候审。

  王华落网,英王心中放下一块石头,对于如何应对牛丞相的盘问他早有了主意,并不紧张。

  李系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整件事情牵扯许多谜团都没有解开,纷纷乱乱错综复杂理不清头绪,他一时冲动因己私欲陷入网中,真的能挣脱出来么?

  (第二卷完)

  ********************************************************

  第二卷终于写完了。马上会开启第三卷,以上遗留问题将在第三卷中一一解答。另外[第三卷夺嫡乱,江山犹是人非]

  看题目就知道主要是讲什么了,故事内容就不用我多废话预告了。

  感谢大家支持!

athena_hu 发表于 2007-11-23 13:01

第三卷 夺嫡乱,江山犹是人非

第041章 惊天秘密 上
  已是深夜,荥都内的繁华喧嚣渐渐淡去,寻常百姓家关门闭户就寝休息,身处皇城内的越国皇帝却根本无法入睡。
  太子吴双微服出宫,宴会才子名士本是好事,谁料到横生祸端,被人暗算袭击竟然昏迷不醒。虽然袭击太子的凶手和幕后操纵的疑凶均已落网,收押天牢,但是此事牵扯夏国英王,前后都透着蹊跷,牛丞相也不敢妄加定论。

  牛丞相已经将在场众人的说辞一字不漏地记录,原封呈上,越国皇帝左思右想没有头绪,只好差人请来公主吴瑕。

  明面上公主吴瑕应该在登云寺吃斋念佛诵经还愿,不该出现在宫中,但是还愿云云只是拖延婚期的借口,越国皇帝怎舍得让女儿就这样离开?为了避人耳目,登云寺内留了公主的替身,真公主假扮成小太监,藏在皇帝寝宫。

  不多时,只见公主吴瑕假扮的小太监进入御书房,其余闲杂人等全都退避出去。

  越国皇帝将太子遇袭的事情仔细讲了一遍,又愁眉不展问道:“瑕儿,双儿至今昏迷不醒,御医查出他除了被掐住颈项闭气太久在这之前还身中奇毒。因这奇毒使他腹痛,促他去茅厕,才会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姜梓轩袭击。看上去阴谋一步一步早已设计好,而姜梓轩只是被利用的杀人工具。”

  公主吴瑕听完点点头道:“父皇分析的有道理,儿臣也这样认为。最初姜梓轩在乐府受审,似乎就已经忘记前尘旧事,儿臣觉得此中蹊跷,嘱托三德代为看管,谁料姜梓轩竟然离奇失踪。事后儿臣和三德推测能有这样的本事悄无声息将他带走的,除了英王殿下那位李侍读,恐怕荥都内再找不出第二人。”

  “瑕儿是认为此事与英王脱不了干系了?甚至是他主谋?确实,如果双儿出了事,他作为驸马获利最大。”

  “父皇,正是因为这一点,英王很有可能不是主谋。”公主吴瑕顿了一下悠悠道,“世人皆知父皇只有皇兄与儿臣两位子嗣,皇室人丁单薄,倘若皇兄被害,儿臣虽有自信能在父皇百年后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但身为女子难免受到束缚,就算英王甘为驸马,夏国又怎能不趁机索求更多?倒时咱们越国恐怕就会沦为夏国附庸。这些道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英王心存不轨也绝对不会冒此大不讳。更何况英王若真想置皇兄于死地,用毒为何不更猛烈一些?不管姜梓轩是否掐得用力,都能保证皇兄再也无法醒过来,到时有姜梓轩替罪又有谁能察觉幕后真凶?”

  越国皇帝叹了口气道:“朕虽然没瑕儿看得透彻,也觉得英王不会是主谋。而且按照英王的说法,他根本不知道姜梓轩的身份,事发时他正与侍卫在后院散步醒酒,看到太子遇袭,赶紧上前救助。但是那位李侍读认出袭击太子的是乐府的奴隶阿楠,并声称阿楠中摄魂术被人控制才会干出这样疯狂的事情。随后英王侍卫就将潜伏在一旁施用摄魂术的疑犯抓获。李侍读还特别叮嘱,说那名女子除了会武功以外摄魂术也非常厉害,收押审问的时候要蒙住那女子双眼,且不可单独一人与那女子说话免得被那女子用声音蛊惑控制。另外阿楠在袭击双儿之后有自残行为,必须严加看管,防止他了断性命,死无对证。”

  “父皇,已经审过姜梓轩和那女子了么?”

  “还没有。”

  “那儿臣去审审看。”公主望着父皇满面愁容的模样,虽然自己心中也理不出清晰的头绪,却装作自信满满安慰道,“父皇您不必过虑,皇兄吉人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儿臣会为父皇和皇兄分忧。”

  越国皇帝却道:“瑕儿,朕最疼爱的人是你,朕一直希望你能无忧无虑过快乐的生活,可惜事与愿违,事事还要你为父皇分担。”

  “父皇,这是儿臣的责任。”公主淡淡笑了,眼神中却带出几丝怎么也藏不住的哀伤,“儿臣只恨生为女子,不能为父皇为咱们越国做更多的事情。”

  公主吴瑕依旧穿着太监服色,手里拿了越国皇帝的玉牌密旨,直奔天牢。天牢守卫当然不知公主真实身份,但见这小太监有皇帝亲卫护送,玉牌密旨在手,权当是皇帝亲信,无人敢盘查阻拦。

  那名女子依然昏睡不醒,公主决定先审姜梓轩。

  距离事发早过了一个时辰以上,李系舟的催眠术早就失去了作用,姜梓轩此刻已经清醒过来。只是他现在被五花大绑捆在刑架之上,口中用布片麻绳勒住防他咬舌,就算是想自尽也没有办法。

  姜梓轩英俊的脸庞苍白憔悴,眼中满是绝望哀伤,看到有人进来,立刻开始挣扎。

  公主吴瑕打发走狱卒,让皇帝的亲随护卫也退到一旁,她知道姜梓轩无法挣脱绳索束缚,便走进两步,低声道:“姜梓轩,我知道你真实身份。公主殿下让我来问你,九年前你偷走的那个锦盒里究竟是什么?”

  姜梓轩闻言神情大变,停了挣扎,怔怔盯着面前这个小太监,眼神在绝望与惊疑中变换。

  “我知道你有话要对我说,如果你答应暂时不寻死,就眨一下眼睛,我命人给你解开嘴里的布条。倘若你耍诈,我会让你生不如死。”

  姜梓轩眨了一下眼睛。

  公主命护卫上前松开姜梓轩口中布条,又让护卫退下。

  姜梓轩开口道:“太子殿下还活着么?”

  “当然。你不要扯别的,只需回答我的问题。”

  姜梓轩听说太子殿下还活着,眼中的哀伤竟然淡了下来,喃喃道:“他活着就好。”

  公主厉声道:“姜梓轩,你现在已经想起往事了吧?我知道你是被人用摄魂术控制才会干出那些疯狂事情,只要你告诉我锦盒中的秘密,我保你不死。”

  姜梓轩忽然笑了:“公主殿下都没有说过放我性命,你是什么人胆敢夸此海口?锦盒的秘密我确实想起来了,但是我要面见公主殿下亲口告诉她。”

  公主吴瑕道:“你想见公主殿下不难,先回答我另一个问题。那个用摄魂术控制你的女子已经被羁押在天牢之中,据说那女子叫王华,此言当真?王华就是害你失去记忆,控制你行刺太子的主谋么?”

  姜梓轩淡淡道:“我没有亲眼见过你们抓的人,不能肯定。”

  “姜梓轩,你现在还不能见那女子,你只用回答是否被人施摄魂术,那个会用摄魂术的人是否叫王华,她背后还有没有别的人操纵就可以。”

  “我不想回答你的问题。”姜梓轩从容道,“对我用刑没有用的,我不在乎自己的性命。请转告公主殿下,她大可以去看看那女子,如果抓到的真是王华,那锦盒的秘密不用我告诉她,她也会明白了。我愿意用性命为父亲做的错事赎罪,只求公主殿下能放过我的妻儿,她们毫不知情甚至已经遗忘过去的身份,她们是无辜的。”

  ****************************************************

  本章未完,晚上更新补全。

  谢谢支持!

athena_hu 发表于 2007-11-23 13:02

第041章 惊天秘密 下
  公主吴瑕听后不动声色,命令护卫将姜梓轩原样捆好,她镇定地转身离去。面上再平静,她内心仍然抑制不住那种激动,九年,她想了九年,如果真如姜梓轩所说,她见到那个王华就会知晓锦盒中究竟藏了什么秘密,她怎能不激动?
  在关押王华的牢房门口,公主隔着木栅栏向内观望。

  只见一个女子被绑在刑架之上,漆黑的发散落,双眼被布条蒙住,黑衣映衬着她苍白的脸颊,显得那样娇弱无力。

  有狱卒入内想要将她弄醒,公主却低声喝止。

  公主仔细思量过姜梓轩话中的意思,“看看那女子”究竟是何含义,是审问还是指看看容貌?她不能忽略每一种可能。再者按照那位李侍读的叮嘱,审问那女子要格外小心,蒙眼布不能摘掉。公主想如果看全那女子容貌,需趁她未醒之时摘掉蒙眼布。

  公主命令护卫入内,轻轻取下那女子的蒙眼布。公主看清那女子容貌的一瞬间,惊骇得说不出话来。她虽然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却仍是片刻失神,唯有攥拳用指甲深深刺痛掌心,才能维持表面常态。

  她命令护卫立刻将蒙眼布重又蒙上王华的脸,她自己则端坐在牢房外的靠椅之上。

  狱卒奇怪地问道:“吴公公,您现在就审她么?”

  公主吴瑕沉声道:“不急,你们都先退下,如有需要再行传唤。”

  公主带来的护卫是皇帝亲随,受过严格训练,知道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自然是远远退开,如泥塑木雕一般。

  四下安静,公主吴瑕的心却波澜起伏,因为那女子的容貌像极了已故的母后,更像极了她自己,只是年纪稍长几岁。天下间怎么会有两个人的容貌如此相似却毫无血缘关系呢?再回忆姜梓轩刚才对太子殿下的格外关注,对王华身份行径闭口不言,反而说什么甘愿为父亲赎罪云云……公主冰雪聪明,瞬息之间就已经想清楚,王华?姜华?或者应该叫吴华吧,究竟是何身份不言而喻。

  父皇说过太子吴双与姜梓轩的妹妹姜华同时出生,姜太医亲自主持接生事宜,想要调换婴儿轻而易举。姜华才是金枝玉叶,而太子吴双应该是姜太医的亲生儿子。姜太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是母后授意?

  公主吴瑕记得小时候她觉得孤单,太子整日忙于学业,无人陪她玩耍,她就吵闹着让母后再生个弟弟妹妹陪她。那时父皇说母后体弱不能再育,他不想纳妃,有一儿一女承欢膝下,他与母后恩爱白头就足够了。她那时虽年幼,也能感受到父皇对母后的专一与宠爱。

  父皇那样爱母后,母后头胎生男生女又何妨?难道母后未卜先知,早料到她这一辈子注定只能生下两个女儿么?这未免太不合逻辑,所以母后根本是不知情的。姜太医将自己的儿子换给母后,恐怕是出于他自己的私心。

  公主吴瑕想到这里,暗暗冷笑,倘若她是姜太医,既然决定要偷梁换柱,就不该手软留下真公主的性命。血脉相连,母后虽然被蒙在鼓里,对自己女儿有种天生的亲近喜爱也再所难免。另外如果真公主长大,容貌上也会被瞧出破绽吧?姜太医这样做太不果断。

  按照父皇的说法,母后是因怕姜太医的妻子王氏勾引父皇才疏远她们母女,其实只是借口。多半母后已经知晓姜太医偷梁换柱,但是父皇那时刚刚继位,权势不稳,喜获麟儿举国振奋,帝位才逐渐稳固,母后若揭破实情,后果不堪设想。母后在世时对太子一直疏淡,公主吴瑕以为母后是刻意培养太子坚强独立的品性,现在看来另有缘由了。

  母后再生一女,不能再育,姜太医也没有任何不轨的行为,母后恐怕是打算要将太子并非亲生这个秘密永远埋藏在心底。姜太医的妻子王氏想必是知情人,为免后患才会被杀人灭口。母后若真是狠毒之人,绝不会只杀王氏,她赐给王氏的药参有毒无毒,姜太医最清楚不过。极有可能是姜太医谋杀了自己的妻子。

  那为何母后要向父皇承认是她谋害了王氏呢?难道是母后因为亲生女儿在姜太医手中,被迫为姜太医遮掩罪行么?姜太医是想等父皇百年之后,自己的亲生儿子以太子身份继承大统,再要挟母后以太后之尊助他谋朝篡位么?如果姜太医真做此打算,就应该千方百计保住母后性命才对,怎会毒杀母后?

  公主吴瑕从椅子上猛然站起,身体不自觉地有些颤抖,她带着护卫又匆匆去了姜梓轩的牢房。

  公主遣开所有人,开门见山道:“姜梓轩,当日在皇后药中下毒的不是你父亲,而是你对不对?皇后是不是让你无意中知道你的母亲是被她害死的?你为了给母亲报仇才这样做。皇后明知你要害她却欣然饮下毒药,临终将锦盒托付给你?”

  姜梓轩瞪大眼睛,紧张地盯着那个小太监,迟疑道:“你究竟是谁?”

  公主吴瑕贴在姜梓轩耳边轻轻说道:“我就是公主。”

  姜梓轩释然一笑,轻轻道:“没错,皇后临终时说她早知我下毒,但她不恨我,还让我将那锦盒中的物品交给妹妹,并且叮嘱我带妹妹尽快离开荥都。我当时认定皇后是杀母仇人,怕她耍什么阴谋鬼计,又因为是瞒着父亲下毒害皇后,不敢找父亲商量,只好离开皇宫回到家里偷偷打开锦盒。锦盒内装的是一根桃木发簪和你母后写的一封亲笔信。信中说我妹妹是皇后亲生,而太子才是我的亲弟弟,但是皇后不能认回自己的亲生女儿。日后如果姜华遇到危险,可凭此信和发簪求见皇帝寻求帮助。我乍闻真相,手足无措,恰巧父亲回家,察觉我魂不守舍,稍加逼问我根本无法隐瞒,将下毒谋害皇后还有锦盒的事情全告诉了父亲。父亲当时并没有责怪我,像是早已知晓一切,他平静地让我带着锦盒和妹妹连夜离开荥都,让我们去投奔下斐国的亲戚。我记得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决绝,也罢,黄泉路长,她生时不愿接受我,那我便随她而去陪伴她左右,免得她寂寞。’我当时心中慌乱,并没有意识到父亲竟然已经存了必死的决心。等我带着妹妹逃出城外,才听闻父亲毒杀皇后证据确凿已被赐死的消息。我追悔莫及,将妹妹安顿在一处农家,只身潜回城内,原指望能见父亲最后一面,却看到官兵四处寻找我们兄妹,我心中害怕,又逃出城外,妹妹却已不见踪影。我那时认为父亲让我带妹妹一同逃离,是想以她的身份护我平安,她失踪,我当她已经被官兵找到,她身上带着锦盒应该性命无忧,我却不敢耽搁,只身向北乘船出海去了下斐。”

  公主听到这里插口道:“父皇早就答应过母后,无论姜太医犯下怎样的罪,他都会放过姜太医一双儿女性命。所以官兵们只是虚张声势做做样子,他们根本没有找到我姐姐。”

  “原来如此。怪不得她说我抛下她,让她受了很多苦,她本该是锦衣玉食的公主,却颠沛流离地逃命,若非她师尊相救养育她成人,她早就成了孤魂野鬼。她恨我们全家,要折磨我们让我们生不如死。她见我终于如她所愿,掐死自己的亲弟弟,立刻解除了摄魂术,告知我真相。我当时了无生趣,只求速死解脱。后来你告诉我弟弟还活着的消息,我这才平静下来。”姜梓轩讲到这里闭上双眼,“追根究底是我父亲对不起你们,我也确实下毒害死皇后,我们罪有应得。现在我的性命在你手上,任你处置,我毫无怨言。”

  从姜梓轩的话中,公主吴瑕恍然间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姜太医爱上了母后。姜太医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得到母后吧?而母后不惜借姜梓轩之手求死,拒绝姜太医的爱意,甚至断了他的生念,自始至终姜梓轩兄弟还有姐姐都是牺牲品而已。爱情真的可以让人如此疯狂么?

  一向果断的公主吴瑕,此时也不免心绪烦乱,她不知道该怎么做。要告诉父皇真相么?父皇膝下无子,因为此事废了太子恐怕国将生变。杀了姜梓轩,瞒下真相就可以平息一切么?姐姐该何去何从?难道要将姐姐软禁起来,甚至是杀掉么?姐姐受的苦难够多了,母后不认她已经深深伤害了她,她这个做妹妹的居然还要杀她灭口,若真是那样做简直比禽兽还不如。

  公主吴瑕第一次感觉自己如此孤独无助,没有人可以为她分忧,沉重的担子压在她稚嫩的肩头,让她窒息。

  ********************************************************

  明日中午继续更新。

athena_hu 发表于 2007-11-23 13:04

下面5楼是为避免一页太长而设置,请直接转到第11页观看,谢谢

athena_hu 发表于 2007-11-23 13:05

下面5楼是为避免一页太长而设置,请直接转到第11页观看,谢谢

athena_hu 发表于 2007-11-23 13:06

下面5楼是为避免一页太长而设置,请直接转到第11页观看,谢谢

athena_hu 发表于 2007-11-23 13:07

下面5楼是为避免一页太长而设置,请直接转到第11页观看,谢谢

athena_hu 发表于 2007-11-23 13:10

下面5楼是为避免一页太长而设置,请直接转到第11页观看,谢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另类穿越:女人穿成男人 美人谋 (全文已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