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iniyuan
发表于 2010-10-13 21:34
祈雨3
一行是唐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他同当时的机械专家梁令瓒一起,共同研制了黄道游仪、水运浑天仪等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和演示仪器,为修订新历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曾经发起和组织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活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测量子午线的人。与此同时,他还是佛教的一个派别——密宗的领袖,翻译并传播了大量印度佛经。
唐开元中期,境内发生过一次旱灾。玄宗皇帝下令求雨,很多高僧大德被汇集在一起。一行排众而出,说:
这雨不能凭空求得,只有找到一件绘有龙形的器具,方可致雨。
玄宗听了,立马令掌管大内府库的人带领一行,前去查看。府库之内堆满各种奇珍异宝,看得人眼花缭乱,那些宝物之上,雕的,画的,嵌的,各式各样的龙更是不知凡几,可是一行走了一圈之后,楞是不见点头。
最后,宫人们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一面破败的铜镜,镜面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倘恍而又迷离,已经不能完整地映出人脸了。不过,仔细看去,那镜钮却是一条屈曲的蟠龙。不抱任何希望地,宫人把这面镜子交给一行。
没想到,一行看了以后,如获至宝,大喜过望,连道:这才是真龙啊!
他让人小心翼翼地把这面镜子送入道场,开始做法。果然,一夜过后,甘霖普降。
有好奇的人就问了,说皇宫大内那么多奇珍异宝一行法师都看不上眼,为什么就对这面镜子情有独钟呢?
大伙猜来猜去,谁也猜不出了眉目来。宫里有老人,恍然大悟道:
这面镜子本是扬州进献。据说,当初制作镜模的时候,有一个异人不期而至,对铸镜的工匠说,请让我进入内室,关门闭户,跟这镜子在一起呆几天,这对你铸造此镜大有好处。工匠一听,心想这镜模不能吃也不能喝,让这人关在屋子里几天,就算没有好处,也没有什么坏处。于是便答应下来。
到了约定的日期,门开紧锁的屋门,发现镜模已经铸成,而那个人却已不见了踪迹。现有图纸和文字说明,流传于世。
此镜就是用那个镜模于五月五日在扬子江心铸成,因此才会有如此的神异吧!(出《酉阳杂俎》)
geminiyuan
发表于 2010-10-13 21:34
肉瘤蛇
大唐贞观年间,洛阳城有个叫王守一的百姓,自称终南山人,经常背着一个大药壶在市井间卖药。他卖的药虽然不怎么名贵,但是,吃了以后,痊病的效果却非常好,所以,生意也很是兴隆。
这人有个怪癖,别的卖家都是买主越多越好,王守一却不然,很多慕名前来的人,都被他拒之门外,搞得人家一脸失望,怏怏而去。而有些原本活蹦乱跳的,他碰上了,却把人家拦住,从药壶里倒出药来,非要塞给人家,别人不要还不成。
这么卖药的,可真是少见。
不过,时间长了,人们却发现一个规律,那些到王守一那里买药,却百般哀恳,也无法如愿的,家里的病人,百般医治之后,也不见好转,很快,就撒手人寰了。而那些原本健康的,得了王守一的药之后,没过多久,便身染疾患,这样,王守一的药,就真的派上了用场。
所以,有人说,王守一这人啊,大概是有预测吉凶祸福之能,他不是不想卖药,而是知道那个人已经在阎王的生死簿上被勾了名,什么人也无法妙手回春,即便是服了药,也只是个心理安慰而已,根本就无济于事。而那些本来没病的,倒有可能是疫气缠身,只是病症还没有显现出来,常人根本无法看见,而这病,大半是能够治愈的,所以,王守一才会出手。
所以呢,王守一这人虽然看起来挺怪,大伙儿对他倒也颇能容忍。
洛阳城里有一位柳姓富商,名叫柳信,祖祖辈辈都在此居住。买卖做得很大,商铺遍布全国各地,家累千金,是本地有名的富豪。
柳信家里唯有一子,生得是面如冠玉,眼似寒星,任谁见了,都要情不自禁地夸一声。谁也未曾想到,二十岁头上,这孩子的面目竟然出现了瑕疵。——双眉之间,出现了一个肉瘤。
那肉瘤虽然不大,也不疼不痒,毕竟有碍观瞻,尤其是长在一个以俊秀著称的孩子脸上,更是令人难以接受。柳家的儿子受此打击,连性情都发生了变化,少言寡语,杜门不出。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到处求医,不惜重金,希望能够治愈儿子眉见的这个瘤子,可是,医生走马灯似的换,什么药都吃了,也不见好转。
就在他们即将丧失一切希望的时候,听说了在洛阳市井间走街串巷卖药的王守一,做父亲的不顾身段,亲自登门祈求,恳请王守一出手。王守一听了以后,倒也没有推辞,背上他的药罐子,就跟柳信来到了他的深宅大院。
柳信把儿子从后房里唤出来,让王守一观瞧。
王守一看了,点了点头,叫柳家人准备香案,摆上酒肉,点好香,望空祭奠。祭拜之后,从药罐子里拿出一丸药来,放进嘴里,嚼得稀烂,然后取出来,敷在那孩子眉间的肉瘤子上。
这一切都做完之后,又让柳家人备好酒菜,自己坐在桌案前面,悠闲地自斟自饮起来。
柳家儿子的眉间,起初还没有变化。过了一会儿,他眉头的那个肉瘤,便剧烈地跳动起来,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游动,看得大伙儿心惊肉跳。柳家人齐齐地朝王守一的方向看过去。王守一却视若无睹,眯着眼睛,缓缓地啜着杯里的酒,露出一副非常陶醉的样子。
又过了一会儿,那肉瘤竟被顶破了,从里面,爬出一条小蛇。长约五寸,五彩斑斓,落在地上,不停地扭来扭去。
那条蛇见风就长,顷刻之间,已达一尺左右,爪牙狰狞,很是威风。
王守一扬起脖子,把杯中酒全部倒入口中,对地上的长蛇轻斥一声,那条蛇腾空而起,绕着屋子飞了两圈。顿时,天空中云雾弥漫,雷声隐隐,王守一面露微笑,跨上蛇背,飞入空中,须臾,便消失在云雾里。
那条小蛇,竟然化龙而去,而王守一,也随之升天。
原来,柳氏子眉间的肉瘤,竟是蛰龙藏身之处。
那个行走在闾巷的怪人,也不是寻常人吧!
-----------------------------------------------------------
唐贞观初,洛城有一布衣,自称终南山人,姓王名守一,常负一大壶卖药。人有求买之不得者,病必死,或急趁无疾人授与之者,其人旬日后必染沉痛也。柳信者,世居洛阳,家累千金,唯有一子。既冠后,忽于眉头上生一肉块。历使疗之,不能除去,及闻此布衣,遂躬自祷请,既至其家,乃出其子以示之。布衣先焚香,命酒脯,犹若祭祝,后方于壶中探一丸药,嚼傅肉块,复请具樽俎。须臾间,肉块破,有小蛇一条突出在地,约长五寸,五色烂然,渐渐长及一丈已来。其布衣乃尽饮其酒,叱蛇一声,其蛇腾起,云雾昏暗。布衣忻然乘蛇而去,不知所在。(出《大唐奇事》)
geminiyuan
发表于 2010-10-13 21:37
奇树
小时候看《天书奇谭》,说是有个小孩,是从天鹅的蛋里面孵化出来的,所以就叫做“蛋生”,隋朝有个孩子,出生方式也挺特别,咱们就来看看,究竟是怎么个特别法。
隋文帝杨坚的时候,黎阳城东十五里之处,住着一个叫王德祖的人。
王德祖家的院子里,长着一棵林檎树。林檎是一种什么树呢,估计知道的人不多。它的果实,也叫做朱柰、花红果、花红、沙果。沙果很多人都知道,酸酸甜甜的,吃在嘴里令人口齿生津。
王德祖家的这棵林檎树,原本长得十分茂盛。一到夏天,枝叶绿油油的,看着就令人心生欢喜。秋天的时候,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香气飘得很远,闻起来十分的诱人。这些果子王德祖自己家里根本就吃不了,多余的,都送给左邻右舍了。让邻居们也跟着一起分享。
有一年,家里的林檎树在挂果的季节,长了一个瘿。
树的瘿同人身上瘤子一样,都是一种病变。因为不知道怎么治,王家人便只得听之任之了。这树瘿越长越大,三年以后,便已有一斗大小,沉甸甸的,压在树杈上,连树身看起来都仿佛不堪重负的样子。
过了一阵,那个瘿便开始腐烂,淡黄的树液从里面不断地流下来,落在树下面的泥土上,把树下面的草都杀死了。
这个瘤子里面究竟是什么呢?王德祖很是好奇。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找来一把刀,把树皮剖了开来。
你猜,他看到了什么?
一个小小的婴儿,手脚和头相接,盘着身子,倒挂在里面。
起初,王德祖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树里怎么会出现个孩子?他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揉揉眼睛,再去看。没错,就是一个婴孩。
手脚蜷着,闭着眼睛。身上滑溜溜的,布满浅黄色的树液,还有一层青色的薄膜,罩在身上。
王德祖双手颤抖着,把这个婴儿从树瘿里面抱出来,往自己家里走去。风一吹,那孩子竟然张开小嘴,踢腾着小胳膊小腿,哇哇哇哇地大哭起来。同刚落草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这小孩的出生虽然十分怪异,王德祖倒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更没把他当成怪物,当场摔死。而是交给他的妻子,让家里的女主人抚育。而且,所有的一切,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都同家里的儿女一视同仁。
这孩子的身体构造,同别的小孩毫无区别。可是,他一直都不会说话。能爬能坐以后,就开始自己玩耍。神情十分专注,谁都惊扰不了。
王德祖有些着急,心想,这孩子别是个哑巴吧,这长大了可怎么办呢?
没想到,孩子长到七岁的时候,有一天,王德祖正在院子里干活,忽然听到耳边有人说:
“是谁把我养大的,养大我的人叫什么名字?”
王德祖回头一看,正是自己家那个从树上摘下来的孩子。
他又喜又惊。喜的是,这孩子终于能开口说话了,惊的则是养活了他这么多年,他还不知道自己是谁。看来,自己的养子以前一直处于混沌状态,而今,才算开了窍。想想也是,树上长出来的孩子,同人十月怀胎孕育的小孩,肯定是有所差别的。
因为这孩子是树木所生,所以,他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林木梵天。后来又改名为梵志。
再后来,这孩子跟王德祖说:“是王家把我养大的,二老待我如同亲生父母一般。以后,我就随父亲的姓吧!”
王德祖听了,心里非常高兴,当然不会表示反对。从此,这孩子就叫做王梵志了。“梵”字里面有两个“林”字,足以表示他的出身了。
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才思敏捷,精于文藻。所作的诗文,甚有条理。他还拿出来给别人品评过!
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例证吧。此外,就是给那些追问父母自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小孩,提供了另外一种答案。
--------------------------------------------------原文如下: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檎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朽烂,德祖见之,乃剖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因名曰林木梵天(明抄本因名曰林木梵天句作因曰双木曰梵名曰梵天),后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人,甚有羲旨。(出《史遗》,明抄本作出《逸史》)
geminiyuan
发表于 2010-10-13 21:37
人面花
《酉阳杂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大食西南二千里有国,山谷间树枝上化生人首,如花,不解语。人借问,笑而已,频笑辄落。
大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阿拉伯帝国,它的建立,与李唐王朝的建立,差不多是同时。自公元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唐朝同大食之间的交往,便屡屡见诸史端。
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出兵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大食派兵相助,其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率领大军,同高仙芝交战。结果,高仙芝部不敌,败于萨利赫之手。通过这次战役,大食掳走了很多能工巧匠。据说,造纸术的东传,就同这次工匠被掳有关。
俘虏当中,有一些人,在十来年之后,经历千辛万苦,又回到了唐土,他们,带回来很多关于大食这个国家的消息。此外,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很多商旅,从阿拉伯帝国,千里迢迢地赶到中土,他们大量聚居于广州、泉州、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扬州等地,多达数万人,闲时也会将本土的异闻奇事讲给唐人听。人面花的典故可能就是在中国同大食的交往中传入中土的。
据说,在大食西南二千里之处,有一个国家。如果按照现在的版图来算,大概已经到了非洲境内。不过,具体是哪个国家,我们就不去考究了。
在这个遥远而又神奇的国度,生长着一种奇树。
此树长在深山幽谷之中,周围佳木葱茏,碧草遍地,鸟声悠悠,是一个甚少有人踏足的幽僻之所。
山谷中,有一种树,与别处的很是不同。
树枝上化生出来的,非花非果,而是人首。
那些人首,远远看去,如同花朵一般,想必也是十分的娇艳。
人们描摹那些心思灵透的女子,常用解语花来形容。此花却不解语。
有误入山谷者,百般无计之下,向树上的人首问路,它只是微笑而已,并不言语。
倘若来人不停的追问,它也跟着不停地笑,不停地笑。
一直笑到,人头落地。
人面花,是花吗?
geminiyuan
发表于 2010-10-13 21:38
被这个帖子开头的文章也小小惊讶了一下。后来在朋友的指点下,找了些资料,才发现楼主开篇的文章里,把唐朝的人想得太原始和简单了。唐朝的天文学已经很发达了。至于月亮表面凹凸不平,和月亮反射太阳光,这个在汉朝就已经是常识了。
记得张衡吧。他早就解释了月食和日食的原因,而且自此人们都可以准确预知日食月食了。唐朝就天文台台长(太史丞,后太史令)李淳风,就跟唐太宗预报过日食。。
既然知道月食日食的成因,那么月亮的光来自太阳这个事实,自然就也是常识了。
另外想想古人为什么说月亮是蟾宫,月亮跟蟾蜍有什么关系呢,表面都是凹凸不平啊。
所以第一则故事里面,在天文科技方面,不用惊讶啊。古人的科技,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很多。
一些史料。。
张衡在《灵宪》:“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
在《周髀算经》中已有大概:“日兆(按:通照)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
等等。
geminiyuan
发表于 2010-10-13 21:41
严重过敏体质 【恐婴】
下面的故事令人惊悚,读后总会想象一下园中情景,以及那个婴儿一般的鬼的模样,不信的话可以读一下《酉阳杂俎》中的这个故事:
大和三年,寿州虞侯景乙,京西防秋回。其妻久病,才相见,遽言我半身被斫去往东园矣,可速逐之,乙大惊,因趣园中。时昏黑,见一物长六尺余,状如婴儿,裸立,挈一竹器。乙情急将击之,物遂走,遗其器,乙就视,见其妻半身。乙惊倒,或亡所见,反视妻,自发际眉间及胸有璺如指,映膜赤色,又谓乙曰:“可办乳二升,沃于园中所见物处。我前生为人后妻,节其子乳致死。因为所讼,冥断还其半身,向无君则死矣。”
唐文宗大和三年,在寿州军中负责执法的虞侯景乙回京,其妻久病,刚一相见,妻子就说:“我的上半身已被鬼所砍,那鬼已去东园,夫君快去追赶。景乙大惊,直往东园。当时天色昏沉,于东园荒草中突见一物过六尺,面如婴儿,裸体而立,手中拿着一个竹器。景乙惊恐中投石击之,该怪遂遗其竹器,奔而消失。景乙上前一看,见竹器中所盛的正是其妻的上半身。景乙惊倒,过后再看,那竹器已不见。景乙回到卧室,反观其妻,见她自发际、眉间及胸,有一道指头粗细的裂痕,里面呈赤红色,对景乙说:“你可寻乳汁二升,浇于东园所见竹器之处。”景乙问其究竟,其妻说:“我前生是他人的后妻,不给后子喂奶,导致其夭亡。后子在冥界控告于我,冥官将我的上半身断给他,如果没有你及时赶来,我早就死了。”
geminiyuan
发表于 2010-10-13 21:42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 别有洞天
汉朝时,洛阳郊外有一处洞穴,深不可测。有一个女人不知什么原因,想杀自己的老公,就把那哥们骗到洞穴前,那哥们儿也是傻缺,毫无防备,在洞口探头探脑往下看,身后女人轻轻一推,那哥们就掉了下去。
“啊——”了很久之后,才到达洞底。女人还算够意思,顺着洞口还扔下几个馒头。那哥们当时晕头转向,好久才苏醒,捡起馒头吃下肚,觉得有些力气,这才摸黑找出路,终于,摸到一处很窄的洞口,钻进去匍匐前进,崎岖反侧,不知爬了几十里,洞穴这才渐渐宽敞,前方渐渐有光亮,他快步急行,来到一片开阔地。那哥们不禁振奋精神,继续前行,走了一百多里,感觉脚下踩的地面软软的,好像灰尘,闻起来却有糠米的香味,试着吃了一口,甘美可口,于是头拱地吃了个大饱。还解下外衣包了一大包做干粮,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拿它充饥。这包“灰尘”吃光了,又发现近处有像泥巴一样的东西,味道口感跟那灰尘一样,就又包了一大包带上。
走啊走,走啊走,不知道走了多远,总之越往前走,空间越开阔,光线越充足,简直是个地下世界。干粮快要吃完的时候,来到一座大城市前,只见这座城市城郭严整雄伟,宫室壮丽,亭台楼阁房屋街市,都用黄金装饰,瑰丽奢华,虽然看不见太阳月亮,但亮如白昼。城中百姓都身长三丈,穿着羽毛做的衣服,演奏人世间从未有过的音乐。那哥们儿涕泪滂沱,述说自己的遭遇,求城中人救他。一个巨人给他指明方向,让他继续向前走,千万莫回头。那哥们儿无奈,只得继续长途跋涉,途经九座雄伟的城池。最后,饥渴难忍,向近处的巨人乞讨,巨人带他来到一座院子中央,见一株柏树高耸入云,树干极粗,估计要一百个人手拉手围作一圈才能抱住。树下有一只奇形怪状的养,巨人让他跪下来,捋羊的胡须。那哥们儿也不明白啥意思,跪下来就捋羊胡子,捋一下,出来一个大珠,被巨人要走,再捋,又得一珠,巨人又要走,第三次捋出的大珠才让那哥们儿吃下,吃了以后浑身舒坦,马上精神焕发不再饥饿。那哥们儿觉得太神奇了,又觉得这里有如仙境,就有点不想离开了,跪下来乞求巨人,还问及这九座城池的名字。巨人说道:“我们皇上有令,不准你待在这儿,赶紧滚蛋!至于这九座城池什么名字来历,你回去问张华,他知道。”
那哥们很无奈,恋恋不舍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终于走出洞穴,一打听,居然身在交郡(今越南北部)!没办法,又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六七年,这才回到洛阳。向张华求教,详述这些年的奇遇,张华说:“像灰尘的那东西是黄河龙流的口水凝结物,泥巴是昆山之泥。至于那九座城池,仙名九馆大夫。那只怪羊其实叫痴龙,你捋他胡子捋出来的第一颗珠,吃了可以与天同寿与日同辉,第二颗,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百病不侵,第三颗嘛,只能充饥而已。”
那哥们儿听完就傻了,哎,原来神仙也这么抠门啊。悻悻而归。后来,不知所终。
geminiyuan
发表于 2010-10-13 21:44
庐山渔者庐山中有一深潭,名落星潭,多渔钓者。后唐长兴中,有钓者得一物,颇觉难引,迤逦至岸。见一物如人状,戴铁冠,积岁莓苔裹之。意其木则太重,意其石则太轻,渔者置之潭侧。后数日,其物上有泥滓莓苔,为风日所剥落,又经雨淋洗,忽见两目俱开,则人也。歘然而起,就潭水盥手靧面。众渔者惊异,共观之。其人即询诸(“询”原作“语”。“诸”字原空阙,据明抄本改补。)渔者,本处土地山川之名,及朝代年月甚详审,问讫,却入水中,寂无声迹。然竟无一人问彼所从来者。南中吏民神异之,为建祠坛于潭上。(出《玉堂闲话》)
庐山中有一深水潭,名叫落星潭,经常有人来此垂钓。后唐明宗长兴年间,有个钓鱼人钓到一个怪物,觉得难以牵引,费了一番周折才把它拖上岸。这怪物象人的形状,戴着铁帽子,被多年的青苔包裹着。说它是木头又太重,说它是石头又太轻,钓鱼人把它扔到了潭边。几天之后,那怪物身上的泥潭青苔被风日剥落,又经雨淋洗,忽然见其睁开双眼,原来是个人。他忽然站起来,撩着潭水洗洗手脸。众垂钓者惊讶不已,都围上去看。那人就询问这里土地山川的名字,以及朝代年月等,很详细。问罢,转身钻入水中,寂然无声无迹。但竟无一人问他从何而来。南中的吏民们觉得此事怪异而神奇,为他在潭边修建起一座祠堂。
狐狸家的猫
发表于 2010-10-13 21:48
{:4_297:}
夏天撒野的猪
发表于 2010-10-13 21:49
要么。。。要么我不贴这么重口味的了?该贴那些恐怖的故事??
geminiyuan 发表于 2010-10-13 21:0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是腐的好看,恐怖的就不敢看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