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呢cici 发表于 2014-5-28 09:36

Ddddd

哈呢cici 发表于 2014-5-28 09:36

Dd

哈呢cici 发表于 2014-5-28 09:36

Dd

哈呢cici 发表于 2014-5-28 09:36

Dd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09:52

vibrato77 发表于 2014-5-27 22:41
孩子教育讲现实?这就是你读经教育的目的?

再说,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德国籍孩子不是德国籍?你怎么知道 ...

孩子教育为什么不能讲现实?讲现实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这里有不吃喝拉撒,不食人间烟火的吗?

有个爬班里有个头戴头巾,身披长袍的妈妈,她的丈夫来自阿拉伯。熟悉了之后,她说她自己,她的父亲,祖父都是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她的Nationalität 是deutsch。从这位妈妈的言谈举止,可看出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极有自信。可是不论是我这样的移民妈妈们,还是有日耳曼血统的德国妈妈们,都依然认为她就是一个持有德国护照的外国人而已。这就是现实。

再举一例:德国法律也写明男女平等,可现在德国依然男女同工不同酬,也是德国人都承认的现实.

我们为人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人生第一个20年里,除了要教育孩子学会将来可用以求生的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培养出,现实不论顺境逆境,都能坦然面对的平和心态。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09:56

QCheng1 发表于 2014-5-28 07:59
我所认识的这里出生上学的孩子基本都是德国籍的,即使是中中家庭。中德家庭就更
不用说了。

孩子们的德语将来都没大问题的,这里讨论的是如何学好中文。

公鸡毛和鸭子毛 发表于 2014-5-28 09:59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08:56
孩子们的德语将来都没大问题的,这里讨论的是如何学好中文。

你如何知道孩子们的德语将来会没多大问题? 你的根据是?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10:04

QCheng1 发表于 2014-5-28 08:21
这世上很少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同时还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生来进行同条件对比的机
会。语言学得好和差, ...

我说的意思当然是家长在家也陪说陪练的了,差三年差不少。在德国只靠一周一次英文,法文,或中文课,课后一点不付出,就想学好这些语言,只怕是痴人说梦。就像前面有人说,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4-5-28 10:04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10:09

公鸡毛和鸭子毛 发表于 2014-5-28 09:59
你如何知道孩子们的德语将来会没多大问题? 你的根据是?

学语言最重要的是有环境,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孩子们,将来德文听说都不会有大问题,但中文的听说,家长如不从小抓紧,长大后都会是问题。

公鸡毛和鸭子毛 发表于 2014-5-28 10:22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09:09
学语言最重要的是有环境,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孩子们,将来德文听说都不会有大问题,但中文的听说,家长如不 ...

我问的是德语应试成绩. 生活在德国的孩子们德语听, 说应该没问题.

iohsu 发表于 2014-5-28 10:29

cindyprc 发表于 2014-5-27 14:23
读经解决最快的问题就是认字。因为孩子小,对字形非常敏感,在同一篇幅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使字形和发音配 ...

读经不读经也是我从女儿四岁就开始纠结的事情,如今她七岁了,几年来走的是四五快读+阅读识字+中文学校,中文水平我现在还挺满意的,最近捧着三国日也看夜也看,兴趣上来了,我很欣慰。。。

我对她的要求是起码做个合格的现代中国人,经典本身我毫不排斥,也偶有穿插进行,但老实读经大量读经我是做不到的{:5_336:}。

说心里话吧,大部分家长向往读经就是冲着快速识字来的,如幻家小春子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是个活招牌阿{:5_319:},我当初也一样,但经过这几年我们自己和周边朋友的实践,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经典朗朗上口,很多孩子都是一路顺下来读熟了,对字本身却没那么敏感,单纯指读的识字效果并没有那么明显。我当初看中的复习效果,比如每天指读一遍,好比汤圆都滚了一遍,其实也因为经典本身朗朗上口,背诵多过认字本身,复习效果比不上我现在直接过一遍汉语两千五常用字+一千次常用字表,因为这些字之间毫无关联,必须认识字本身!

总结,读经典出于做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学等等目的的,不做评论,这个各家有各家的兴趣爱好;但认为是快速识字的唯一或最好途径,并没有那么让人信服,好的结果必须通过各类辅助措施:比如字卡,大量白话文阅读等等等等。。。如果能像如幻说的每日半个小时,什么中文学习法只要孩子不排斥,都可以做到!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8 10:44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10:09
学语言最重要的是有环境,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孩子们,将来德文听说都不会有大问题,但中文的听说,家长如不 ...

会说德语的“文盲”德国人多的是。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10:54

公鸡毛和鸭子毛 发表于 2014-5-28 10:22
我问的是德语应试成绩. 生活在德国的孩子们德语听, 说应该没问题.

这个帖子里讨论的是在德国如何能让孩子坚持中文学习,将来孩子在这里长大后中文至少还能听说就不错了。在这个层次上比,孩子们德文的听说都是没大问题的。非要和学校里的考试比,那要求就高了,和这里所谈的中文教育也没可比性。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10:56

本帖最后由 beiche 于 2014-5-29 21:16 编辑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8 10:44
会说德语的“文盲”德国人多的是。

可是很多在德国出生长大的,流有中国血的孩子可是连中文的说都不会了啊。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10:59

QCheng1 发表于 2014-5-28 08:29
看你的观点似乎就是国内现在流行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什么都要趁早开
始,学什么都是越早越好 ...

这可真的就是误会了。做自己认为对的就好,不要看别人,也不要和别人比。

公鸡毛和鸭子毛 发表于 2014-5-28 11:04

本帖最后由 公鸡毛和鸭子毛 于 2014-5-28 10:05 编辑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09:54
这个帖子里讨论的是在德国如何能让孩子坚持中文学习,将来孩子在这里长大后中文至少还能听说就不错了。在 ...

孩子在这里长大后中文至少还能听说就不错了
就这要求? 那我认识的很多中德, 中中家庭的孩子没去什么读经班学也能达到啊.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8 11:16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10:56
可是很多在德国出身长大的,流有中国血的孩子可是可是连中文的说都不会了啊。

不会中文只能说妈妈懒了,如果妈妈每天带孩子,陪孩子玩,讲故事都是用中文,孩子不会中文才怪。
这跟读不读经没关系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17:49

本帖最后由 beiche 于 2014-5-29 21:21 编辑

公鸡毛和鸭子毛 发表于 2014-5-28 11:04
孩子在这里长大后中文至少还能听说就不错了
就这要求? 那我认识的很多中德, 中中家庭的孩子没去什么读 ...

对啊,这就是我对自己孩子中文的要求,还能阅读的话,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而且绝不会强迫孩子做不喜欢做的事。要求低些,也没什么压力。所以前面有人说什么成龙成凤,真的还没考虑过。只要孩子健康平安成长就好。

我认识的别说是混血的孩子了,就是中中家庭,在德国出生已经长大的(16岁及以上),能还听懂中文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说了。他们的妈妈们懒不懒我就真的不知道了。我在的也是德国的大城市了。

Niuniu10 发表于 2014-5-28 21:56

beiche 发表于 2014-5-27 21:34
问题是,认为自己在德国出生长大,德语是自己(唯一)的母语,可是不入籍的话,德国的法律并不会就此承 ...

拜托!这个和母语没关系好吧!拿了国籍,通了语言,也常会被认为不是德国人好吧?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8 22:02

本帖最后由 ananbear 于 2014-5-28 22:08 编辑

Niuniu10 发表于 2014-5-28 21:56
拜托!这个和母语没关系好吧!拿了国籍,通了语言,也常会被认为不是德国人好吧?

回复你的点评一下:
所有的孩子开始学东西时都很快,有的快的惊人,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脑袋是空的,所以学的快。在孩子学会自己思考以前,尽量让大脑空点,真的没必要为了害怕敏感期错过而把孩子的大脑塞太满,不然孩子没有一点创造力,想像力。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要学和父母要孩子学是两回事。

Niuniu10 发表于 2014-5-28 22:11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8 21:02
回复你的点评一下:
所有的孩子开始学东西时都很快,有的快的惊人,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脑袋是空的,所以 ...

问题是也不能为了大脑空而故意不教啊?比如孩子对拼写感兴趣,问某某名字怎么写,某某画的标题如何,或者感兴趣加减法,难道故意不教吗?感兴趣的时侯敏感得时侯学事半功倍,不敏感的时侯事倍功半,还是前者可取。就像学说话,孩子都有敏感期,错过了说话可能很晚开口,所以妈妈们最好常常和小婴儿说话,我觉得这个学习过程类似的。

Niuniu10 发表于 2014-5-28 22:16

iohsu 发表于 2014-5-28 09:29
读经不读经也是我从女儿四岁就开始纠结的事情,如今她七岁了,几年来走的是四五快读+阅读识字+中文学校, ...

谢谢分享!
我们小组的孩子读经一年了,年龄小点大多三四岁,确实识字效果不如四五块读明显,尤其是读熟了更是光背不识字,但据说积累多了会显现效果,还在期待中。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8 22:19

Niuniu10 发表于 2014-5-28 22:11
问题是也不能为了大脑空而故意不教啊?比如孩子对拼写感兴趣,问某某名字怎么写,某某画的标题如何,或者 ...

家长只是给于引导。给他们提问的机会。给他们求知的欲望。
孩子问我当然回答,如果问我这个字怎么拼我就回答怎么拼,上学以前的孩子我不主动教。他们的任务就是玩,每天处理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都很难办。

Niuniu10 发表于 2014-5-28 22:25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8 21:19
家长只是给于引导。给他们提问的机会。给他们求知的欲望。
孩子问我当然回答,如果问我这个字怎么拼我就 ...

所以我也反对灌输,但敏感期她感兴趣的,问就教。语言是例外,因为是双语或者多语,永远是竞争状态,没有中文环境,所以我支持抢先拿下中文识字关,培养中文阅读兴趣和习惯。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8 22:26

Niuniu10 发表于 2014-5-28 22:11
问题是也不能为了大脑空而故意不教啊?比如孩子对拼写感兴趣,问某某名字怎么写,某某画的标题如何,或者 ...

其实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教无处不在。一起做饭,烤面包,打扫卫生,整理家里,打理花园,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去图书馆,参加体育活动等等都可以教出很多东西,真的没必要在家里对着卡片认字学算术。

Niuniu10 发表于 2014-5-28 22:31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8 21:26
其实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教无处不在。一起做饭,烤面包,打扫卫生,整理家里,打理花园,参观博物馆,动物 ...

我俩观点没大差别,你提的东西当然在同步进行,只在家里认字或者算数该多么疯狂的妈啊?但我相信双语多语的孩子,语言教学是有不同的,尤其是不是同时生活在双语多语环境中,是要区别对待的。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22:58

公鸡毛和鸭子毛 发表于 2014-5-28 11:04
孩子在这里长大后中文至少还能听说就不错了
就这要求? 那我认识的很多中德, 中中家庭的孩子没去什么读 ...

我也没去过正规的读经班,目前也只是自己在家里带着读读罢了。等孩子再大一点,一定会去的。不知道照着MM的意思,对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孩子的中文水平有啥样要求的才有资格去读经班学啊?{:5_456:}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23:20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8 11:16
不会中文只能说妈妈懒了,如果妈妈每天带孩子,陪孩子玩,讲故事都是用中文,孩子不会中文才怪。
这跟读 ...

是在说我懒吗?那我可真冤枉啊!从孩子出生就只和他说中文,每天带他陪玩讲故事侍候他。3岁上幼儿园,还只是半天的,一年后就已经不肯再说中文了。直到有一天,他又调皮捣蛋,我批评他,他竟然用德语对我说:“你说的中国话,我一句也听不懂!”这还没上学呢,就这样了,再不抓抓他的中文,只怕就再没机会了。试试读读最基本的开蒙经典。开始没反应,后来就开始凑过来问东问西,跟我一起指读。除读经外,只要是中文的,也都尽量多接触。到现在一年左右,期间也并没做到每天都能读或学。他现在已经又能用中文跟我交流了。教他看“四五快读”,我都是先指字,看他是否已经认识。例如学到“风”字,他说:“这是`风`”。我惊奇:你怎么知道?他答:曰国风,我看到过。

beiche 发表于 2014-5-28 23:42

本帖最后由 beiche 于 2014-5-29 21:22 编辑

sxias 发表于 2014-5-22 20:41
我真是挺佩服那些能坚持读经的家庭,让我读都坚持不下来,别说那么小的孩子了,不理解的内容的话太枯燥了。

能坚持下来的,家长的古代汉语的水平应该也都是不错的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读经典学中文是不是已经被证实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