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atzlan 发表于 2014-5-30 09:30

beiche 发表于 2014-5-29 22:10
“在教育上如果带外国背景的父母很强调在德国出生的孩子不是德国人,”,这里应该是有误会吧,我的意思是 ...

但亲在这里特别强调孩子是否被别人承认你是法律意义上的“德国人”,还搬出条文, 还让我们现实一点不要以为孩子在这出生就是德国人了, 我是这样理解亲的观点的, 所以我才作出这样的回答。 我也同意德国出生长大的孩子,不论中中还是混血,最好不要忘记中文和中华文化。 但我不认为中文和中华文化作为孩子成长的主心骨是对的, 因为毕竟还在以德国教育为主, 为自己是中国人或半中国人为傲, 特别是以能说世界上最多人说的语言为傲。

深深浅浅尽是缘 发表于 2014-5-30 11:30

知道这里大家在讨论学习国学经典,也写几个字说说自己这段时间的感受,因为自己确实收益良多,所以也希望能帮助到别人。

我们是在法国,孩子现在2岁半。开始学习经典时间不长,半年左右吧,最初是以希望将来能和孩子一起感叹红楼梦的美好为目的而让她学中文的。而且, 我们这里是小城市,没有中文学校, 连中国人都很少。所以,学习经典成了我目前所找到的最适合我们的方式。

开始知道用学习国学经典的方式教小孩子学中文的方式, 是在法国的论坛上看到里昂丹青学堂的帖子和巴黎渊澄学堂的帖子,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还没孩子,所以也没太在意。后来孩子一岁半以后,话说的很好了,发现她法语说的越来越多了(这里只有我和她说中文),我想应该做点事情让她不要忘掉中文才好。这才又找出来以前的帖子,真正认真读了,又和巴黎渊澄学堂的负责人交流过,才开始正式和孩子一起学习。

孩子从2岁2个月开始听《大学》,《千字文》,2岁5个月开始跟读《论语》。学而第一基本能背下来(不过每一章的开头要提2到3个字,要不她容易混淆,因为开头都差不多,都是子曰。。。). 对于一个两岁多点的孩子, 我的要求也不是太高,每天能听我念书半个小时左右,每天能跟着读15分钟左右,就行了。不过, 这个年纪的小孩子的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真是非常惊人。就 算她不跟读, 一个句子只要我每天念几遍,过几天她自己就能重复出来。所以, 这大大增强了我继续带她读国学经典的信心。

这么小的孩子,懂肯定是不懂她背的东西的,但是,汉语的语调,声韵和节奏是会在多次重复后留在她的记忆里的,这对她以后进一步学习汉语和喜爱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也和我们的儿医谈过,儿医非常赞同我们的做法,一个是父母双方要坚持用自己的母语和孩子说话,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的大脑储存量,和一只大象一样(儿医的原话),所以要尽量给她多看多学东西,例如听音乐看画展,学习中国的文化都是好的方式。

我的孩子现在在自己玩的时候,和她的玩具有时候都说法语,这还是一半时间我在家看她,一半时间去上托儿所。今年9月后要上幼儿园了,一周五天在幼儿园,我其实是非常担心以后她不要和我说中文了。所以, 我很感谢王教授推广这个学习经典的活动,给我们在国外的家长指出一条简单易行而且是母子双赢的学习中国文化的道路。

我也和孩子要去的幼儿园的院长谈过,给园里的孩子上中文课,她很感兴趣,准备在向市政府汇报学年课程安排时谈这个事情。

其实, 这半年来,我感觉是我自己的收获最大。半年来,四书已经全部读过,其中论语和大学已经读过几十遍。史记,左传,资治通鉴开始看一点了。我自己都觉得真是难以想象,以前这些书籍在我的印象里都是高大上,给大学者们去研究的,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通读这些书籍, 而且最重要的是,读的还很有兴趣。特别是增强了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这样一来,发现中国三千年来文化古籍有太多值得去读的了,突然发现时间太不够用了。(所以,前面有人说,这么读经板块没什么人了,我想应该是大家都忙着读书呢,没太有时间上网了。我自己就是,开始学习经典以后,上网时间就少好多,根本分不出时间。上网的话就是找好版本的书,或是微信群里谈读书的事情)。

自己本来是比较喜欢读书的人,一直觉得二三十年代的人写的书更好看, 更有内涵。以前不太明白为什么, 其实现在明白,那时候的人都是四书五经里出来的,多少古文在肚子里的。后来的学者文人特别是文革后的,怎么可以和他们比啊,内存的质和量都比不上啊。前一段时间看一本梁晓声的书(他算是我还比较喜欢的现代作家,主要是他的关于知青生活的书),有几段真是句子绕来绕去,就是说不到点子上,这就是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区别。 象资治通鉴里的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 一共就几页,但是是几十年的历史在里面,受命,出使,遇险,异域文化风情,。。。全部概括。读了之后, 真是心潮澎拜,读到最后,“。。。,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都有想哭地冲动,太不容易了。这才是真英雄啊,那什么美国大片里的飞檐走壁的英雄, 太小儿科了。我看完后给我老公讲这个故事,讲了好半天,他都奇怪, 说,看书上也没几页, 怎么你能讲出这么多故事, 我说这就是古文的魅力。读完一篇古文, 比看一场两小时的电影, 还收获更多的影像在脑海里。

另外,读古书会不会让人脱离现实呢?我想应该不会的。象我读论语里的第十六篇时,孔子抚今追昔时,让我联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个电影,午夜巴黎,美国人拍的,是现代人追忆二三十年代的盛况, 而二三十年代的人追忆19世纪末期的生活, 而十九世纪末期的人又向往文艺复兴时期的壮丽。可以看出,人的思想情感是相通的,不论古人今人,不论中国人外国人,不同文化也是有相同性的。所以读完论语, 我又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

所以,学习经典真是一个双赢的学习方法,大家有兴趣真的可以试试的。“功利”一点的说,这些古文网上都可以找到,连书都不用买,可以立刻开始。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呢? 觉得不适合自己,就不学了呗,也不损失什么的。

最后,我要说,以我们的读经经历, 只能算是在读经人群里凑个数字的。但是希望这个数字能带动更多的中国人求本寻源,知道怎样才能称得上”中国人“。

小怜 发表于 2014-5-30 12:03

ANNA2010 发表于 2014-5-29 16:48
看到这个贴子,让我觉得真是惭愧,该是时候想想怎么教孩子们学中文了。

亲爱的,不晚了,你家宝贝们还小,现在开始也来得及啊。看看你附近有没有愿意读经的家长,一起陪伴孩子读经,一起成长的过程很有乐趣的。

ANNA2010 发表于 2014-5-30 12:12

小怜 发表于 2014-5-30 12:03
亲爱的,不晚了,你家宝贝们还小,现在开始也来得及啊。看看你附近有没有愿意读经的家长,一起陪伴孩子读 ...

我们这很少中国人。 有个中德家庭的,可惜别人对学中文不敢兴趣,孩子和我老大一样大,一点中文都不会说。

我家几个中文说得都不错,现在就是想让他们学认字了。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30 12:13

老倔驴 发表于 2014-5-30 01:14
这个担心我觉得没必要。
思想文化本来就是多元的,就算冲突也没什么不可以,诸子不也百家争鸣吗?各有各 ...

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不会把好行为坏行为一并教给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思想则更不可能。
我不排斥经典,但是想等孩子大点自已去阅读。

小怜 发表于 2014-5-30 12:20

ANNA2010 发表于 2014-5-30 12:12
我们这很少中国人。 有个中德家庭的,可惜别人对学中文不敢兴趣,孩子和我老大一样大,一点中文都不会说 ...

亲可以用如幻的指读方式去教孩子们读经典,不知不觉中就能认字。如果只是为了认字而认字,效果还是不好的。字到了文章孩子又不认识了。你看看其它妈妈写的经验,都写得很好,你可以学习一下。有机会来汉堡看看我们,上上读经营,就有感觉了。

ANNA2010 发表于 2014-5-30 12:45

小怜 发表于 2014-5-30 12:20
亲可以用如幻的指读方式去教孩子们读经典,不知不觉中就能认字。如果只是为了认字而认字,效果还是不好的 ...

我自己挺喜欢经典的,而且不管读经典还是通过四五快读或者别的中文课本,我觉得只有坚持下来才会有效果。就是自己坚持不下来,呵呵

如果我们离汉堡近的话,肯定会带孩子们去读经学校看看的

远行 发表于 2014-5-30 13:31

深深浅浅尽是缘 发表于 2014-5-30 11:30
知道这里大家在讨论学习国学经典,也写几个字说说自己这段时间的感受,因为自己确实收益良多,所以也希望能 ...

夸自己没问题,别急着给孩子下结论,等你孩子12岁半的时候再问问她十年前学的所谓经典,再做判断。

如幻 发表于 2014-5-30 16:42

cxg 发表于 2014-5-30 20:31

LZ涅?快来快来,你的帖子已经被人的水军淹没鸟{:5_317:}

beiche 发表于 2014-5-30 22:21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9 22:54
这种情况还真奇怪。我家是双语环境,两个孩子还经常由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帮着带,两个孩子目前还都是保持跟 ...

我跟孩子能说,可孩子爸跟孩子说的也不比我少啊。我们也是双语,我和孩子爸基本德语交流,在家里中文就是劣势。没什么特殊情况的话,通常孩子爸下班回来吃完饭,就跟孩子玩。然后刷牙,换睡衣,讲故事到关灯,都是爸做,期间爸爸嘴几乎说个不停。周末也是,我只负责侍候孩子吃饭。孩子爸说,我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够多了,需要多休息来调节,这样对妈妈对孩子都好。上幼儿园前,双语还旗鼓相当,等之后中文很快就败下阵来。我们也不会特意的教授孩子什么,但中文例外。孩子爸也认为,上学前唯一应该认真花点力气教的,就是中文的学习。因为他的妈妈,就从来没有正八经儿的教过他北德的地方德语(Plattdeutsch),只是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们说,以至现在他就是只能听懂,说却是不能的了。

beiche 发表于 2014-5-30 22:23

本帖最后由 beiche 于 2014-5-30 23:10 编辑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5-30 09:30
但亲在这里特别强调孩子是否被别人承认你是法律意义上的“德国人”,还搬出条文, 还让我们现实一点不要 ...

发现热线的帖子过了几天就会出现顺序变乱,前后颠倒的现象。

谈国籍的起因是这样的:

中文因为是象形文字,其实是比德语要难的。所以前面有个MM说,“只要母语学好了,德语自然也不会太差。因为语言都是相通的”。然后一位不赞成读经的MM就说:“只要是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母语就应该是德语。”那按照我的理解,后一位的意思是,只要德语不差,中文应该也没问题。可是我看到的实例是,很多16岁以上的混血和中中孩子,说着流利的德语,中文连听都不懂了,更别提说了。

不过我也从未说过应以“中文和中华文化作为孩子成长的主心骨”,非要就此讨论的话,我个人认为最理想的是:德文及德国文化和中文及中华文化应是平等并行的关系。

至于在这里出生长大的,是不是德国人,自己认为是一回事,德国社会对这样的孩子认不认同那又是另一回事。在前面那个戴头巾,披长袍的穆斯林妈妈的例子中我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因为我的专业方向就是研究在德的外国移民的,所以也顺带了解一点德国的外国人法。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当然希望孩子们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对待。但是当中中和混血的孩子们真的在成长路途中及将来的职业生涯中遇到不公对待的时候,若是一直以来单纯持有“我就是德国人”的意念,孩子们可能会难以接受冷峻的现实。在这里我不想过多的讨论关于有外国血统的移民在德融合这个并不轻松的话题,只是稍微提个醒吧。

小怜 发表于 2014-5-30 22:48

ANNA2010 发表于 2014-5-30 12:45
我自己挺喜欢经典的,而且不管读经典还是通过四五快读或者别的中文课本,我觉得只有坚持下来才会有效果。 ...

很多妈妈从欧洲其它国家来我们这儿呢,你算近的了。。。
贵在坚持,一定是对的。不行你要不多带孩子回国,要不请个私教?

小怜 发表于 2014-5-30 22:50

远行 发表于 2014-5-30 13:31
夸自己没问题,别急着给孩子下结论,等你孩子12岁半的时候再问问她十年前学的所谓经典,再做判断。

我相信这个妈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学堂有不少十几岁的孩子,问这些孩子学过什么都能给你滔滔不绝道来。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30 22:52

beiche 发表于 2014-5-30 22:21
我跟孩子能说,可孩子爸跟孩子说的也不比我少啊。我们也是双语,我和孩子爸基本德语交流,在家里中文就 ...

全天幼儿园吗?我们只上到一点半,所以下午还有点时间。不过我只带两个半下午{:5_383:},但是晚上的睡前故事主要是我讲,爸爸有时间就先讲点。
我们家语言也是德语,爸爸一句中文不会。

beiche 发表于 2014-5-30 23:01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30 22:52
全天幼儿园吗?我们只上到一点半,所以下午还有点时间。不过我只带两个半下午,但是晚上的睡前 ...

半天

jankooistra 发表于 2014-5-30 23:22

xiaozhuzhu 发表于 2014-5-29 15:11
我的大儿子阳阳4岁才开始说中文,很晚的。我们这几年一直用读经的方式学习中文,儿子现在小学一年级,德语 ...

这位妈妈真是肺腑之言,只是有一点想问问,你的儿子三岁半前不讲中文,也听不懂多少,后来通过读经听说没问题,也能读大部头了,好奇你们之间用文言文对话吗? 因为你只字没有提到白话文,都是在讲如何学习读经。

老倔驴 发表于 2014-5-30 23:55

远行 发表于 2014-5-30 13:31
夸自己没问题,别急着给孩子下结论,等你孩子12岁半的时候再问问她十年前学的所谓经典,再做判断。

你可以问问别的孩子谁记得2岁前学过的东西,如果不记得你就不教不做吗?两岁前你说过的话他都不记得,你陪他玩过的游戏或者出去玩他都不记得,你讲过的故事他也不记得,你是怎样的疼爱他他也不记得,你就不跟他说话不跟他游戏吗吧疼爱他吗?

是否记得她十年前学过的经典不是重点,重点是很多东西会在成长中点点滴滴地积累到骨子里。如果抱着学了就是都得记得住话这未免太功利,我相信大多数支持读经的家长不会只用短暂的时间教会几部经典就停滞不前,期待十年后孩子只是能背诵出这些经典。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00:06

beiche 发表于 2014-5-30 22:23
发现热线的帖子过了几天就会出现顺序变乱,前后颠倒的现象。

谈国籍的起因是这样的: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中中和混血孩子在德国人眼里永远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德国人,就算德语是他们的母语,就算他们在德国土生土长。在德国人看来,这些孩子始终是有外国背景的“德国人”或二代移民。我们作妈妈的有必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血统,文化背景有客观现实的认识。中中和混血孩子在德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始终会是外国人。只有正确认清自己和德国,和中国的关系,才能真正找到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可以是既联系于德国,又联系于中国的,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只对德国有归属感呢?就算他们把自己定义成中国人,照样也可以在德国生活得如鱼得水啊。千万不要让孩子们在哪天被不公平对待时,才恍然大悟其实不是所有人都把自己当德国人看,那个心理落差将是很大很痛苦的。这时候,他们不但会失去归属感,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并且会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文化背景原来是如此陌生而产生茫然。一些妈妈担心孩子在德国没有归属感会很痛苦,可是殊不知去抹杀他们跟中国文化的联系,去淡化对中国身份的认同,是对客观现实的篡改。不让孩子去了解真相,接受真相,是可怕的,也是可笑的。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00:12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5-30 09:30
但亲在这里特别强调孩子是否被别人承认你是法律意义上的“德国人”,还搬出条文, 还让我们现实一点不要 ...

其实中中和混血孩子在德国人眼里永远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德国人,就算德语是他们的母语,就算他们在德国土生土长。在德国人看来,这些孩子始终是有外国背景的“德国人”或二代移民。我们作妈妈的有必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血统,文化背景有客观现实的认识。中中和混血孩子在德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始终会是外国人。只有正确认清自己和德国,和中国的关系,才能真正找到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可以是既联系于德国,又联系于中国的,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只对德国有归属感呢?就算他们把自己定义成中国人,照样也可以在德国生活得如鱼得水啊。千万不要让孩子们在哪天被不公平对待时,才恍然大悟其实不是所有人都把自己当德国人看,那个心理落差将是很大很痛苦的。这时候,他们不但会失去归属感,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并且会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文化背景原来是如此陌生而产生茫然。一些妈妈担心孩子在德国没有归属感会很痛苦,可是殊不知去抹杀他们跟中国文化的联系,去淡化对中国身份的认同,是对客观现实的篡改。不让孩子去了解真相,接受真相,是可怕的,也是错误的。

xiaozhuzhu 发表于 2014-5-31 09:42

jankooistra 发表于 2014-5-30 23:22
这位妈妈真是肺腑之言,只是有一点想问问,你的儿子三岁半前不讲中文,也听不懂多少,后来通过读经听说没 ...

我们之间的日常对话当然是用口语, 就是咱们的白话了。哈哈。所以说用读经典学习中文的方式是有覆盖性的,孩子们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舌头练得灵活,说话就利索了,包括他的德语说的也利索多了。常常我家有这样的情况,爸爸下班回来,阳阳急于用德语向爸爸表述今天的事情,激动之时,突然忘词,问我,妈妈,这个词用德语怎么说。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12:23

xiaozhuzhu 发表于 2014-5-31 09:42
我们之间的日常对话当然是用口语, 就是咱们的白话了。哈哈。所以说用读经典学习中文的方式是有覆盖性的 ...

想请问下这位妈妈,你的两个儿子间是用什么语言交流呢?

ANNA2010 发表于 2014-5-31 13:04

小怜 发表于 2014-5-30 22:48
很多妈妈从欧洲其它国家来我们这儿呢,你算近的了。。。
贵在坚持,一定是对的。不行你要不多带孩子回国 ...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念论语,他们觉得挺新鲜的,说妈妈在唱歌呢{:5_328:}

请私教就算了,也请不起,最好还是自己教,和他们一起阅读,学习,不亦説乎?{:5_342:}

pidi 发表于 2014-5-31 18:38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0 23:12
其实中中和混血孩子在德国人眼里永远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德国人,就算德语是他们的母语,就算他们在德国土 ...

是的,我最近认识很多二代。
他们都是2岁以前甚至就在德国出生的。
德国人提起来还是,那个波兰人,那个土耳其人,那个什么什么人。
放弃自己的文化归属性很可惜。如果是连自己族裔的语言都不会就更可惜。
我现在开始逐步开始教小孩粤语了,本来作为一种方言我是不打算教的。后来发现只有语言才能把同族裔的人联系在一起。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20:41

pidi 发表于 2014-5-31 18:38
是的,我最近认识很多二代。
他们都是2岁以前甚至就在德国出生的。
德国人提起来还是,那个波兰人,那 ...

赞同你的做法!但是普通话你的孩子也学吧?

dc3 发表于 2014-5-31 21:06

pidi 发表于 2014-5-31 17:38
是的,我最近认识很多二代。
他们都是2岁以前甚至就在德国出生的。
德国人提起来还是,那个波兰人,那 ...

{:5_377:}你会粤语,也是广州来的吗

小怜 发表于 2014-5-31 21:35

ANNA2010 发表于 2014-5-31 13:04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念论语,他们觉得挺新鲜的,说妈妈在唱歌呢

请私教就算了,也请不起,最好 ...

那是当然!妈妈若能和孩子一起读经典,不但对孩子很有好处,对妈妈自身也是一种成长。受益的是双方。
支持亲!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4-5-31 22:05

pidi 发表于 2014-5-31 18:38
是的,我最近认识很多二代。
他们都是2岁以前甚至就在德国出生的。
德国人提起来还是,那个波兰人,那 ...

我本来想跟宝宝说普通话的.无奈不是自己母语,说着十分不爽.
所以我现在都说粤语.但是如果要读经或者教中文的话,还是得用普通话才能走得远.
我真怕宝宝搞不定.

KillBill 发表于 2014-5-31 22:59

ANNA2010 发表于 2014-5-31 13:04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念论语,他们觉得挺新鲜的,说妈妈在唱歌呢

请私教就算了,也请不起,最好 ...

书从哪里买的?字体大小适合孩子看吗?

pidi 发表于 2014-5-31 23:07

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5-31 19:41
赞同你的做法!但是普通话你的孩子也学吧?

一直没有说过粤语。一直都普通话。
普通话比粤语重要得多得多。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读经典学中文是不是已经被证实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