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_happy0224 发表于 2006-4-27 15:28

职场红楼--现代女性生存宝鉴(zt完,都是一篇篇小故事)

人物:神秘的皇帝

来历:要排一个红楼梦的权力排行榜,我本来毫不犹豫把老太太放在了第一个,好在及时醒悟,意识到老太太在家虽然享着天大的福分,出了门,只怕满京城管她叫“奴才”的人多了去了——谁让贾家不争气,不过是个包衣呢。所以,这个地位最高,来头最大的人,当然就是那个九五至尊的皇帝了。皇帝突然宠幸了元春一次,整个贾家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般地中兴起来;皇帝突然一高兴,让妃子们回家看看,贾府就花了那么多银子搞那么大排场,见了元春几个小时。总之贾府对皇帝的态度,就好像赖嬷嬷的儿子做了县官以后,赖嬷嬷说的那样,“哥哥儿,你别说你是官儿了,横行霸道的!你今年活了三十岁,虽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来,上托着主子的洪福,下托着你老子娘,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认字,也是丫头,老婆,奶子捧凤凰似的,长了这么大。你那里知道那 ‘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好容易挣出你这么个东西来。从小儿三灾八难,花的银子也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了。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个前程在身上。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饥挨饿的要多少?你一个奴才秧子,仔细折了福!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的,求了主子,又选了出来。州县官儿虽小,事情却大,为那一州的州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

  当皇帝,当老板的老板,做世界上最大的老板固然是千好万好,但还有一个乐子,一般人想不到。

[ 本帖最后由 happy_happy0224 于 2006-4-28 01:00 编辑 ]

happy_happy0224 发表于 2006-4-27 15:29

利是是身份的象征

所谓利是,是港式叫法,咱们一直以来都是叫压岁钱,过年的时候大人拿红纸包上一块两块钱,看小孩拿到手里欢呼雀跃而走的。压岁钱到底能拿到几岁为止,是我小时候经常盘算的一个问题,钱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不拿压岁钱了,就该是大人吧,小孩子渴望长大的心情和我现在想去掉眼底细纹的心情同样急迫。

  好容易等到大学毕业,父母惆怅地宣布,我的压岁钱到此为止,我兴致勃勃去了广州打天下,从此知道压岁钱人家叫利是。那年的春节前一天接到部门秘书的电话通知,第二天早上十点,准时去办公室恭候老总前来分发利是。同时秘书小姐很亲切地提醒我,在广州,只要未婚的都有权向已婚人士索要利是。我大喜过望,心中一盘算,年底双薪,年终奖金,部门小金库的钱都已经发过了,没想到还有这笔意外之财,广州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我旧小说读的多,当时脑海里就浮现出无数地主老财过年往门外乱撒铜钱,自己拥炉而坐看门口小乞丐疯抢,一面哈哈大笑的情形——后来转念一想,咱也没那么寒碜。有一年腊月,年关将近,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贾珍便想起一事来,问老婆尤氏道,“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尤氏道:“今儿我打发蓉儿关去了。”于是贾珍就大发了一通感慨,说“咱们家虽不等那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早关了来,给那边老太太见过,置了祖宗的供,上领皇上的恩,下则托祖宗的福。咱们哪怕用一万两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用这个又体面,又沾恩锡福的。除咱们这一二家之外,那世袭的穷官儿家,若不仗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真正皇恩浩荡,想的周到。”认识贾珍这么久,说的最像人话的就数这次了,难怪尤氏也夸他,说正是那话。可见那做皇帝的,深谙攻心术,这几两银子真是花得值当。

  如此这般乱想了一夜,我第二日一早,高高兴兴打了个车去公司,左右无事,大家都是踩着点去领利是,只不过我们新职员兴高采烈,老员工笑容诡异。十点整,两大老总同时出现,大家夹道欢迎,老总同员工亲切握手,秘书在旁边递上大红利是包一封,另有内刊记者上窜下跳拍下历史照片,我也心情激动啊,从来没见过这么感人的场面。十分钟后,老总和他的随从们走得干净,我打开利是包,里面赫然是崭新的十块钱人民币。算上我打车的钱,我还净亏损了十块钱。转头想找已婚老同事们讨点利是补偿损失,才发现偌大的办公室已经空空荡荡,剩下我们几个新丁每人举着十块钱哭笑不得。

  我终于明白,老板派利是,未必真是要我们感恩,也许他是在享受派利是的过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大年初一把人从城市各个角落抓到一起来领他的十块钱的。

  也只有皇帝的区区几百两银子的赏钱,能让我们的小荣大爷大冬天的一大早跑到衙门里去,不过小蓉大爷比我还惨,他们家搞不好还顺便搭上送衙门官员一日酒席几台戏呢。

  因为后来贾蓉捧了一个小黄布口袋进来。那黄布口袋可比我们公司的红包阔绰多了,上面印的不是恭喜发财,而是印了“皇恩永锡”四个大字,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又写着一行小字,道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净折银若干两,某年月日龙禁尉候补侍卫贾蓉当堂领讫,值年寺丞某人”,下面一个朱笔花押。贾珍道:“怎么去了这一日。”贾蓉陪笑回说:“今儿不在礼部关领,又分在光禄寺库上,因又到了光禄寺才领了下来。光禄寺的官儿们都说问父亲好,多日不见,都着实想念。”贾珍笑道:“他们那里是想我。这又到了年下了,不是想我的东西,就是想我的戏酒了。”竟然还是高高兴兴的。

  于是我终于发现,原来我的精神境界,还远远比不上我一向瞧不起的贾珍贾大爷。

happy_happy0224 发表于 2006-4-27 15:29

人物:贾母

来历:史候家的小姐,老荣国公贾代善的老婆,贾赦,贾政,贾敏的妈,贾家老字辈中硕果仅存的一个。在家里地位极高,一言九鼎,不过她面目慈祥,溺爱孙子孙女,偶尔骂骂儿子媳妇出气。喜欢热闹,喜欢吃甜食,年轻时候据说很能干,爱干家务,比著名的凤姐还厉害,不过现在只是一味享福,听凤姐的奉承话。至于她心里到底明白不明白呢?我猜她是明白的,不过不说出来,才是老政治家的风范。

贾母相当于贾府的皇帝了,因为按照我的“有权给利是的人才是有地位的人”这个原理来推论,气派最大的,也只有她。元宵的晚上,宁荣二府一起联欢,林之孝之妻带了六个媳妇,抬了三张炕桌,每一张上搭着一条红毡,毡上放着选净一般大新出局的铜钱,用大红彩绳串着,每二人搭一张,共三张。林之孝家的指示将那两张摆至薛姨妈李婶的席下,将一张送至贾母榻下来。单等老太太说一个赏字,早有三个媳妇已经手下预备下簸箩,听见一个“赏”字,走上去向桌上的散钱堆内,每人便撮了一簸箩,走出来向戏台说:“老祖宗,姨太太,亲家太太赏文豹买果子吃的!”说着,向台上便一撒,只听豁啷啷满台的钱响。贾珍贾琏已命小厮们抬了大簸箩的钱来,暗暗的预备在那里。听见贾母一赏,他们也忙命小厮们快撒钱。只听满台钱响,贾母大悦。——换谁不乐呢,当然前提是要是一个不心疼那点子钱的主,又或者这些钱是公家的,不用从自己口袋里掏。

  不过作为最高高在上的宁荣集团联席董事会董事长,就像我原来打工的公司最大老板一样,慈祥得很,有礼貌得很,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当然,我还没有到能让他打骂的地位),偶尔在电梯里碰到,他还会微笑地回忆起我第一天进公司的样子,当时我那个受宠若惊啊,就别提了。后来我的顶头上司经常为这为那挑我的不是,或者故意遗忘我的存在的时候,我总会回忆起电梯里这感人的一幕,从此认定,大老板是好人,只有那些狗仗人势,不大不小的老板,才是压榨我们劳动力的吸血鬼。

  不过,后来我的大老板犯了事倒了台,我才发现,董事长有董事长的缺点,只不过我们无缘得见。就像那个老寿星似的老太太的生活也并非十全十美,无懈可击,我们也只能在字里行间,看出一星半点。

happy_happy0224 发表于 2006-4-27 15:30

老太太偏心眼

  曹雪芹毫无疑问是个天才,不过最近我看了一些评论,似乎对他的诗才颇有疑问,有人认为他代笔下那些惊才绝艳的小姐少爷写的诗,其实也是平平。我不懂诗,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我认为曹雪芹除了他或许稍欠的诗才,另外一门本事,他也是缺得紧,那就是幽默感。

  他笔下有点意思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出身豪门世家却大字不识几个,专会世俗取笑的凤辣子,不过说句实在话,她以说过这样一个笑话著名,说一个过正月半的。几个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扎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湘云就好奇了,问道,“难道他本人没听见响?”凤姐儿道:“这本人原是聋子。”于是众人哄然大笑,可是我看了无数次也不知道到底好笑在哪里。还有一个就是上他们家来打秋风的刘姥姥,听了凤姐和鸳鸯的撺掇,吃饭的时候贾母这边说声“ 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看了这段,众人只是发怔了一会儿就笑成这样,我是发怔到了现在,还不太明白他们在笑什么。除了这一个号称幽默和一个滑稽的人,其他人的笑话就更勉强了。

  那年中秋夜宴,击鼓传花。贾政讲了个笑话,说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的,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多走一步。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买东西,便遇见了几个朋友,死活拉到家里去吃酒。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着了,第二日才醒,后悔不及,只得来家赔罪。他老婆正洗脚,说:‘既是这样,你替我舔舔就饶你。’这男人只得给他舔,未免恶心要吐。他老婆便恼了,要打,说:‘你这样轻狂!’唬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说:‘并不是奶奶的脚脏,只因昨晚吃多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听完了贾母跟众人便都笑了,我却觉得只有恶心二字,简直比薛霸王的一个蚊子嗡嗡嗡还差劲,亏他敢拿到台面上讲。

  贾赦也说了一个,“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婆子原不知道脉理,只说是心火,如今用针灸之法,针灸针灸就好了。这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铁即死,如何针得?’ 婆子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儿子道,‘肋条离心甚远,怎么就好?’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这个笑话本来比贾政的那个强些,可惜偏偏触到了老太太的心病,于是老太太笑不出来,只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弄的大家尴尬贾赦下不来台,这么一闹,日后恐怕老太太更偏心了。

  莫说这天下的父母心偏的多,就是这世间的老板,也多有几个偏心眼的。办公室里就那么几个人,日夜在眼前呆着,老板也硬是能分出一个亲疏远近,不同等对待出来。我有时候很奇怪,为什么上司就是做不到大公无私,善待每一个下属呢?

  某些做了人上司的朋友跟我说,非不为也,实不能尔。人总是有偏心眼的,这个或许是上帝造人时留下的一个bug,无法弥补。但实际因素是,当了上司,手底下的人,难免有几个是前任留下的,有几个是自己亲手招的,对于亲手招的兵马,不多加照顾,大力提携,难道让前任留下的老人去占尽风头,好显得自己不识人,招人眼光不如前任么?

  如此看来,偏心眼的病根,只怕还在于一点私心,因此上,那个老婆子的针就算插满了肋条,恐怕也是治标不治本,治不好这偏心的毛病。

happy_happy0224 发表于 2006-4-27 15:31

你有个什么样的助理?

  说到贾母的偏心,我这个局外人也觉得有些太过了。贾赦的好歹且先不论,人家到底是长子,正经袭了官做了荣国公,为什么他住的地方,反倒只是从荣府花园里隔出去的一块地方,虽说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但到底不如不似荣国府那边轩峻壮丽。至于那个四通八达,轩昂壮丽的荣禧堂,就让二儿子贾政一家子占了,这事儿名不正言不顺,我是怎么想都觉得奇怪。

  但是最偏心的一点,恐怕还不在这住的房子上头,而在于老太太给两个儿子娶的媳妇上。王夫人,不用说了,四大家族之一的金陵王家,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王夫人的兄弟,官似乎做得比贾政还大,后来升了九省检点的。看王熙凤跟贾琏吵架,动辄就我们王家如何如何的派头,可知这个王家比起来京靠友的薛家,比起要正经大姑娘史湘云半夜做活的史家,甚至比起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贾家,都还厉害一些。

  可是贾赦娶了个什么老婆?邢夫人的胞弟邢德全又是个只知吃酒赌钱,眠花宿柳为乐,手中滥漫使钱的主。这邢大舅在贾珍那里鬼混喝酒吃醋,喝多了几口,便酒勾往事,醉露真情起来,乃拍案对贾珍叹道:“怨不的他们视钱如命。多少世宦大家出身的,若提起‘钱势’二字,连骨肉都不认了。老贤甥,昨日我和你那边的令伯母赌气,你可知道否?”贾珍道:“不曾听见。”邢大舅叹道:“就为钱这件混帐东西。利害,利害!”贾珍深知他与邢夫人不睦,每遭邢夫人弃恶,扳出怨言,因劝道:“老舅,你也太散漫些。若只管花去,有多少给老舅花的。” 邢大舅道:“老贤甥,你不知我邢家底里。我母亲去世时我尚小,世事不知。他姊妹三个人,只有你令伯母年长出阁,一分家私都是他把持带来。如今二家姐虽也出阁,他家也甚艰窘,三家姐尚在家里,一应用度都是这里陪房王善保家的掌管。我便来要钱,也非要的是你贾府的,我邢家家私也就够我花了。无奈竟不得到手,所以有冤无处诉。”贾珍见他酒后叨叨,恐人听见不雅,连忙用话解劝。

  外面尤氏听得十分真切,乃悄向银蝶笑道:“你听见了?这是北院里大太太的兄弟抱怨他呢。可怜他亲兄弟还是这样说,这就怨不得这些人了。”连不太上得了台面,进不了老太太眼睛的尤氏都这么说邢夫人,可见这个大儿媳妇的为人家世,实在是一般。

  傻大舅说邢家的家私够他花的,就是邢夫人实在手头抓得紧,一个钱不漏的。不过我估计傻大舅有点喝多了瞎吹牛,其实没那么多。邢夫人叫来京投靠的兄嫂的女儿岫烟,省下月钱给父母,穷到要当了自己的棉衣。大冬天的岫烟跟姐妹们玩,众姊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丝的鹤氅;史湘云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穿一个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搞得平儿看不下去了,过几日才叫人给了她一件旧的大红羽纱的,还说“昨儿那么大雪,人人都是有的,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羽纱的,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就只他穿着那件旧毡斗篷,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这么看来,邢家还是没钱没地位的可能性比较大。

  直到如今,婚姻关系仍然是政治手段的一种,娶一个好老婆,仰仗娘家的势力,好风凭借力送上青云的,不在少数。贾母此为,只怕是向来不喜贾赦,更无谓给他找一个厉害有背景的媳妇,到了家里还麻烦。家境平常一些的,进了贾府这个富贵圈,自然底气不足,也就闹不出个天来。

  贾母的这个心思,很多做人老板的也都有。想重用的人,给他配上一个能干精明的助理,一个细心周到的秘书,在那个部门里调进几个有能力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想不做出点成绩来都不容易。至于看到不顺眼的,那就发给他一个脑后生反骨的助理,一个天生八卦无事生非的秘书,在部门里充满了上班打毛衣的师奶和恨嫁的老姑娘,如果你不幸正是这样一个部门的总管,那么如果你有办法从荣府花园里划出去一块,在角落里自立门户,我还要恭喜你了呢。

happy_happy0224 发表于 2006-4-27 15:34

不做媒人三代好

  我们公司刚毕业的年轻人多,一层办公室全是二十出头没结婚没拍拖的孤男寡女,大家一起日夜游荡嘻嘻哈哈,日子过得无比惬意,有时候觉得比拍拖都开心。我那个进了机关的同学阿美就没我这么好运气了。她部门三四个女的,个个都是成家立业,拖家带口的,剩她一个孤家寡人,分外刺眼。偏生上司又是一个热心肠关心职工私人生活的典范,从她报到那天开始,就没断过要亲手解决阿美的个人问题的念头。

  这个阿美跟我说,上司终于提出要给她介绍男朋友了,据说是她不辞辛苦,千挑万选从无数候选人中选拔出来的最门当户对,最有前途最靠得住的一个男人,当然也是上司的一个朋友。阿美苦着脸说虽然很厌恶相亲的这种行为,但是上司出面,这个面子也不好驳的。就好像薛姨妈看见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便说与薛蟠为妻。因薛蟠素习行止浮奢,又恐糟踏人家的女儿。正在踌躇之际,忽想起薛蝌未娶,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因谋之于凤姐儿。凤姐儿叹道:“姑妈素知我们太太有些左性的,这事等我慢谋。”因贾母去瞧凤姐儿时,凤姐儿便和贾母说:“薛姑妈有件事求老祖宗,只是不好启齿的。”贾母忙问何事,凤姐儿便将求亲一事说了。贾母笑道::“这有什么不好启齿?这是极好的事。等我和你婆婆说了,怕他不依?”于是请了邢夫人过来,贾母硬作保山,邢夫人再难顶,也只能将计就计。

  看她那副天要塌下来的样子,我倒觉得有些好笑,我说既然薛姨妈这么替邢大小姐的个人幸福着想,肥水宁可流了外人田,可见是真心喜欢邢岫烟。况且邢大小姐日后跟薛二公子是全红楼梦中再找不出第二对的神仙眷侣,比薛大少娶了个富小姐的结局好了一百倍,是个大好兆头,怎么反倒不开心了呢。

  阿美还是高兴不起来,怕到时候万一对不上眼,说看不上,那不是等于不给上司面子,说她没眼光嘛。要是无论如何将就一下,又未免对不住自己,真是骑虎难下。一想也是,于是我就给她出了一个馊主意。不如相亲之后,火速同该男士成为恋人,并表现出干柴烈火的缠绵情状,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讲半个小时的咸湿电话,语气越火热越好,然后再做半个小时白痴相思的表情,任意发呆,神不守舍,前言不搭后语。然后提前半小时中午下班,一定要让上司知道你是要跨过半个城市,去找该男士吃午饭,再晚半个小时回来上班,妆容凌乱,粉面含春,嘴角噙笑的样子一定让人想入非非。如此这般做足半个月的戏,上司肯定受不了。到时候再找个理由跟该男士分手,上司必定在背人处拍手称快,焚香谢天,今后再不敢随便给人作伐。

  阿美听得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犹豫半晌道,“这个,太考验演技了。再说,做得过火了老板炒我鱿鱼怎么办?”我说应该不会吧,国家机关哪那么容易炒一个人,再说该男士不是上司的好友吗,炒了你,上司同时失去一个下属一个朋友,代价也有点大吧。阿美还是犹豫,旋即又展颜笑道,她突然想明白为什么贾母给别人做媒,不给贴身超龄大鸳鸯找个老公了。说不定就是怕鸳鸯使出我这一招来,老太太平白失去了一个贴心丫头,代价也有点大。

happy_happy0224 发表于 2006-4-27 15:37

人物: 贾政

  来历:贾代善次子,自幼酷喜捕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他的老婆王夫人厉害,正月初一生了个女儿元春,选进宫作妃子,贾家后来的中兴,全靠了这事。大儿子虽然早死,但王夫人四十岁上还能生个宝玉出来,也着实的不容易,而且后来宝玉那样受老太太的宠,不知道是宝玉沾了贾政的光,还是贾政沾了些宝玉的光。不过据说虽然老太太偏心这一房,贾政却也不是贾母肚子里出来的。因为那年贾政要教育宝玉,暴打了他一顿,老太太大热天的颤巍巍赶来,在窗子外面就说, “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原来如此。

  那老太太为什么还要偏心呢,也许她也是没的选择,贾赦虽然仗了一个长子身份,成了公司第一副董事长,但是贾政却凭着自己多年的运营,走实干路线,并在各个权力要害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人马,不断壮大势力,架空贾赦成为集团内第一实权人物。当一个人的势力大到上级也不能不顾忌的时候,偏心也只是讨好的外衣而已了。

happy_happy0224 发表于 2006-4-27 15:39

苦恼人的笑

  我从一个女小资蜕变成一个财富爱好者的过程,是有迹可循的。那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因缘际会,去了趟伦敦,且是他人买单,生平第一次坐进了维珍航空的头等舱,也是到目前为止仅有的一次。后来多次往返大陆之间,蜷缩在窄小的位置上的时候,我都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想起头等舱那可以完全躺下来,随意翻身的宽大座位。话说我进了头等舱,点了一杯卡布其诺,得意洋洋左顾右盼,心想,《嫁个有钱人》里郑秀文为了钓只金龟还花血本自己出钱买头等舱机票创造机会,自己居然也有一天坐在了这里,并且还是别人买单,要是这时有只金龟撞上来,那就赚大了。正想着,空中小姐走来体贴地问,衣服要不要挂起来,我看着空中小姐手里抱着的其他人的大衣,不由自主紧紧拽着我那不到100块钱的所谓“大衣”,强笑道,“不怕,不会皱的。”

  终于明白没钱就是没钱,这是坐不坐头等舱都改变不了的事实。从伦敦回来,我就一心只想发达,以求猴年马月,再度坐进维珍的头等舱,故作矜持地脱下大衣,以雪当日之耻。

  不过我的一个朋友很看不起我每星期花10块钱去买彩票的行为,她指着电视上的跟一群大学生一本正经对话的企业家说,“瞧瞧,那才是成功人士的样子,你一点都不像。”我反复地瞧,突然发现,成功人士轻易不笑,而且长就一张沧桑的脸。

  大概成功,总是太不容易吧,权力金钱地位名声,哪一件不是迂回曲折,费劲心思,每日里人蛇混杂,一个不慎就水覆船翻。说到这里,就明白为什么我从来就觉得贾政是一个很恐怖的人,大概也是因为他是一个已经笑不出来了的成功人士吧。

  如果以正统眼光来看,贾政是贾门一族里最有成就,且最有责任心的人了。他自幼酷爱读书,本欲科甲出身,不过皇上因恤先臣,赐了他一个主事的职衔,后来就升到了员外郎。贾家的成年男子,大多都是有个虚衔在身上的,不过我看正经把做官当作事业来作的,也只有政老爹一个人。他也会生,生个大女儿进宫做了贵妃,贾府烈火烹油的好辰光托他的福又延了几年,儿子宝玉又是全家的掌上明珠,探春才是个姑娘,那精明能干的架势已经遥追凤姐了,按说他为人臣,为人子,为人父,都该满足了才是。

  贾政好像也没什么不良嗜好,闲了也就跟几个闲人清客在家里闲扯,可是通篇看下来,他却是最压抑,最痛苦的,只有他在官场上日日如履薄冰,明白百年大族的根基早就摇摇欲坠,方才对宝玉期望如此之深,乃至失望如此之切吧。宝玉要去读书,他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去逛大观园,就想着因闻得塾掌称赞宝玉专能对对联,虽不喜读书,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今日偶然撞见这机会,便命他跟来要试试他的才学。

  某日忠顺王府的长史官上门来说,“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转谕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贾政听完,当场就吓了个半死。不是他太小心,而是忠顺王府,平时就不太和睦,着实是个得罪不起的地方,更没道理为了一个戏子,得罪一个皇亲。但是宝玉这个从来没有一点政治概念的人,又哪里想得到这些呢?

  等贾环再来说一句,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回头见了他那丰神俊朗的儿子,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老太太来问罪,他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虽然大家都说贾政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假正经,不过我宁可相信他这一刻说的是真的,他真的把光宗耀祖,尽忠效国这几个字放在心上,否则,何苦日日逼儿子读书,逼到父子感情淡漠,儿子见了他就跟遭了雷劈一样的无精打采呢。换作像贾珍与贾蓉,贾赦与贾琏这样臭味相投的父子,你无聊我比你更荒唐,大家一起 happy,不是很快乐么?

  有责任心的人比较容易成功,但是成功以后的责任心,心里老沉甸甸装着好几百号人的前途生死,却容易让人不快乐。

  有时候真的觉得,那是不是索性不要成功了呢?就像贾政的兄弟子侄们,日日走马观花,兴致勃勃。

happy_happy0224 发表于 2006-4-27 15:41

醉金刚与俏黄蓉(1)

  一个多年的老友打电话来聊天,说起当年在学校时的一个女孩很受男生的欢迎,老友说那女孩只不过性格稍为讨好,也并无十分出色之处,谁知不知什么原因其他系的男生品味与众不同。在该系男生们的追捧下,本系男生也不甘人后,生生将这只仙股,炒成了蓝筹股。

  听她说罢,我不由想起一个几年前看过的文章,说郭靖原是一只刚上市的新股,业绩一般,市场反应也很平淡,谁知国际大炒家黄蓉见了这只新股,一口咬定这是一只潜力股,不仅自己大笔吸纳,更联合大庄家东邪北丐,一路收购小股东如梁子翁的资金和实力,抵抗欧阳锋,杨康等对头公司的阻击,终将一只垃圾股炒作成功的故事。

  看来人同此心,都觉得人生的际遇和起落,如同股市一般风云变幻莫测,命运的改变,也许就在于遇到一个赏识你的庄家。但是对于庄家来说,准确地判断这究竟是不是一个潜力股,可就不是光靠运气的了。

  贾芸和小红,本是在全书最后要大展拳脚的一对英雄,并且贾芸这个善运筹,有想法,伶俐乖觉的性格,一早就有了表现。第一次见着宝玉,宝玉贵公子习气,胡乱说话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象我的儿子。这贾芸最伶俐乖觉,听宝玉这样说,便笑道:“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 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不过他这个伶俐的劲儿,发达的潜质,贾芸的舅舅卜世仁硬是没看出来。贾芸上他们家开的香料铺里想赊点冰片,卜世仁冷笑道:“再休提赊欠一事。前儿也是我们铺子里一个伙计,替他的亲戚赊了几两银子的货,至今总未还上。因此我们大家赔上,立了合同,再不许替亲友赊欠。谁要赊欠,就要罚他二十两银子的东道。况且如今这个货也短,你就拿现银子到我们这不三不四的铺子里来买,也还没有这些,只好倒扁儿去。这是一,二则你那里有正经事,不过赊了去又是胡闹。你只说舅舅见你一遭儿就派你一遭儿不是。你小人儿家很不知好歹,也到底立个主见,赚几个钱,弄得穿是穿吃是吃的,我看着也喜欢。”

  一面还夸贾芹说骑着大叫驴,带着五辆车,有四五十和尚道士,往家庙去了,那才威风。却生生没看出来贾芸也正是为求差事找门路呢。最早看出这人将来有出息的,竟是专放重利债,在赌博场吃闲钱,专管打降吃酒的泼皮,人称醉金刚的倪二。他讨了利钱,喝了酒醉醺醺走了路上,被贾芸撞了一下,就骂道: “臊你娘的!瞎了眼睛,碰起我来了。 抡拳就要打。只听那人叫道:“ 老二住手!是我冲撞了你。”倪二听见是熟人的语音,将醉眼睁开看时,见是贾芸,忙把手松了,趔趄着笑道:“原来是贾二爷,我该死,我该死。这会子往那里去?”贾芸道:“告诉不得你,平白的又讨了个没趣儿。”倪二道:“不妨不妨,有什么不平的事,告诉我,替你出气。这三街六巷,凭他是谁,有人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离家散!”

  贾芸道:“老二,你且别气,听我告诉你这原故。”说着,便把卜世仁一段事告诉了倪二。倪二听了大怒,“要不是令舅,我便骂不出好话来,真真气死我倪二。也罢,你也不用愁烦,我这里现有几两银子,你若用什么,只管拿去买办。但只一件,你我作了这些年的街坊,我在外头有名放帐,你却从没有和我张过口。也不知你厌恶我是个泼皮,怕低了你的身分,也不知是你怕我难缠,利钱重?若说怕利钱重,这银子我是不要利钱的,也不用写文约,若说怕低了你的身分,我就不敢借给你了,各自走开。”一面说,一面果然从搭包里掏出一卷银子来。

  回目中写道这醉金刚仗义疏财,不过且不论这醉金刚本就是个放高利贷的主,平时有多慷慨我们就不知道了,但这贾芸借钱,一不为家里吃饭问题,二不为等钱救命,不过为了买东西送礼孝敬凤姐,为这事不由分说硬要借钱给贾芸,却是说不上什么仗义疏财的。倪二与贾芸本是邻居,贾芸的为人本事,想必十分清楚,不过平日里没什么机会,贾芸也看不上他。因为贾芸当下心里想::“素日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使,颇颇的有义侠之名。若今日不领他这情,怕他臊了,倒恐生事。不如借了他的,改日加倍还他也倒罢了。”于是笑道:“老二,你果然是个好汉,我何曾不想着你,和你张口。但只是我见你所相与交结的,都是些有胆量的有作为的人,似我们这等无能无力的你倒不理。我若和你张口,你岂肯借给我。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回家按例写了文约过来便是了。”倪二大笑道:“好会说话的人。我却听不上这话。既说‘相与交结’四个字,如何放帐给他,使他的利钱!既把银子借与他,图他的利钱,便不是相与交结了。闲话也不必讲。既肯青目,这是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便拿去治买东西。你要写什么文契,趁早把银子还我,让我放给那些有指望的人使去。”贾芸听了,一面接了银子,一面笑道:“我便不写罢了,有何着急的。”倪二笑道:“这不是话。天气黑了,也不让茶让酒,我还到那边有点事情去,你竟请回去。我还求你带个信儿与舍下,叫他们早些关门睡罢,我不回家去了,倘或有要紧事儿,叫我们女儿明儿一早到马贩子王短腿家来找我。”当真是机缘巧合啊,潜力股贾芸自己送上门来了,好庄家倪二也就霸王硬上弓,塞了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银子给他,从贾芸嘴里挖出了“相与交结”四个字来,这才满意地走了。

happy_happy0224 发表于 2006-4-27 15:44

醉金刚与俏黄蓉(2)

  这段故事,本来就像王熙凤的诗“一夜北风紧”一样,底下不见完的,我们终究看不到了。不过很明显,贾芸争气,没两天就把银子还上了,之后借着倪二开的这条路,种上树,娶上了媳妇,倪二的好处也是少不了的。

  红楼梦要是早些写出来给贾政看看就好了,我老觉得这个大悲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以贾政为首的宁荣董事会全体成员寻找潜力股的彻底失败。他们把振兴贾府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贾宝玉身上,把贾宝玉当成接班人培养,难免失望。

  我经常想,贾政的女儿探春都是跟着姐妹们,由老太太亲自调教的,怎么生个儿子任由他跟赵姨娘鬼混呢?不如让心狠手辣,有计谋,有野心,敢担当的贾环做接班人,贾宝玉只管做他的职业二世祖,权当他是家里的一个摆设,养着他不过增添一点富贵气象,这样各得其所,不是皆大欢喜吗?话说回来,贾赦虽然是个老糊涂,不招老太太待见,在股市上却一定比贾政有眼光。

  那年中秋,宝玉做了首诗受了夸奖,他的竞争对手贾环就有些不服气。贾环近日读书稍进,其脾味中不好务正也与宝玉一样,故每常也好看些诗词,专好奇诡仙鬼一格。今见宝玉做诗受奖,他便技痒,只当着贾政不敢造次。如今可巧花在手中,便也索纸笔来立挥一绝与贾政。贾政看了,亦觉罕异,只是词句终带着不乐读书之意,就不高兴。.贾赦要诗瞧了一遍,连声赞好,道:“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因回头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赐与他。因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只可惜贾政这个没眼光的听说了,还忙不迭地劝说:“不过他胡诌如此,那里就论到后事了。”活该政老爹给宝玉套牢,一辈子解不了套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职场红楼--现代女性生存宝鉴(zt完,都是一篇篇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