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仔
发表于 2007-5-3 12:43
鮮魚煎餅
猪哼哼
发表于 2007-5-3 12:50
原帖由 葡萄仔 于 2007-5-3 13:4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鮮魚煎餅
冰糖燕窝$汗$
betty_foot
发表于 2007-5-3 13:46
窝窝头---现在是风味小吃$考虑$
算不?
查到了一些:
窝头
用玉米面、高粱面或其他杂粮面做的食物,略作圆锥形,底部有窝儿,也叫窝窝头。窝头起源的历史是不可考了,但我们知道至少在明朝已经有这个名称,即是去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自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复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世中富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照这样说,爱窝窝由于御爱窝窝的缩称,那末可见窝窝头的名称在明朝那时候已经有了。
北方杂粮以玉米为主,玉米粉称为棒子面,亦称杂和面。因为俗称玉米为棒子,故 得此名。南方人不懂,故有误解。从前的小说上,说穷苦妇女流着眼泪,把棒子面一根 根往嘴里送。玉米面中掺和豆面在内,故称杂和,其实这如三七比例的掺入,就特别显 得香甜,所以不算是什么粗粮,不过做成窝窝头,乃有似黑面包,普通当作穷人的食粮 罢了。南方如浙东台州等处,老百姓也通常吃玉米面,却称作六谷糊。光绪丁酉年距今 刚刚一周甲,我住在杭州,一个姓宋的保姆是台州人,经常带来吃,里边加上白薯,小 时候倒觉得是很好吃的。普通做了饼来吃,便是所谓窝窝头,乃是做成圆锥形,而空其 中,有拳头那么大,因为底下是个窝,故得是名。老百姓吃这东西,大概起源很早,历 史上找不着纪录,当起于有玉米的时候了。本来这些事用不着努力去找它的缘起,现在 不过如找到一点纪录,知道有什么时代,已经有过,那也未始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吧。 窝窝头起源的历史是不可考了,但我们知道至少在明朝已经有这个名称,即是去今 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 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 自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 复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世中富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 已”。照这样说,爱窝窝由于御爱窝窝的缩称,那末可见窝窝头的名称在明朝那时候已 经有了。这也就是说,农民用玉米面做这种食品,用这个名称,也已经很久了。
天下事无独有偶,窝窝头的故事还有下文。北海公园有一家饭馆名叫“仿膳”,是 仿御膳房的做法的意思。他们的有名食品里边,便有一种“小窝窝头”,据说是从前做 来“供御”的,用栗子粉和入,现在则只以黄豆玉米粉加糖而已。所以北京市面上除真 正窝窝头以外,还有两种爱窝窝与小窝窝头,留下一点历史的痕迹。“窝窝头”极是微 小的东西,但不料有这么一段有意思的历史,可见在有些吃食东西上如加以考究,也一 定有许多事情可以发现的。
[ 本帖最后由 betty_foot 于 2007-5-3 15:16 编辑 ]
betty_foot
发表于 2007-5-3 13:56
一点点提议:如果不仅说菜名再加上做法或者典故会更好的!$支持$
aotubmw
发表于 2007-5-3 21:01
头发菜烧肉:D :D :D
kiwi-rr
发表于 2007-5-3 21:22
肉末茄子 $考虑$ $考虑$
Monya
发表于 2007-5-3 21:31
孜然羊肉;)
支持mm的建议,把做法也写上啦。
【特点】:
质地软嫩,鲜辣咸香,孜然味浓。
【原料】
羊肉300克,孜然15克,笋片50克,油1500克(约耗75克),料酒20克,盐1克,白糖15克,鸡蛋30克,味精7克,辣糊30克,水淀粉50克,香油10克,汤、面各少许。
【制作过程】
1、羊肉切片放碗里,加鸡蛋、淀粉、面,抓匀糊。
2、勺坐油,待油五成熟,下肉片划开后,放笋片,一起倒出。原勺留油,加辣糊、盐、糖、味精、料酒、孜然、汤、倒入肉片、笋,颠勺,拢点芡,淋香油,出勺即成。
cocowind
发表于 2007-5-4 05:38
肉夹馍
得名古汉语"肉夹于馍",肉叫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普什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肥瘦适度的鲜猪肉,用凉水洗于净,切成 1-2公斤的长条,放入陈年老汤锅内,加入适量的凉水、食盐、料洒、糖色,以及八角、桂皮、花椒、丁香等10余种调味品(用粗布袋装),压上铁算子,先用大火烧开,撤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炯煮,保持汤锅小开,煮约2小时后改用微火焖3-4小时,此时肉已完全酥烂,即可捞出拆去骨头,放在大瓷盘内。吃时切腊汁向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吉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剂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betty_foot
发表于 2007-5-4 08:09
原帖由 cocowind 于 2007-5-4 06:3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肉夹馍
得名古汉语"肉夹于馍",肉叫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普什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 ...
好想念西安的肉夹馍啊!:(
接着:
魔芋烧鸭
主料:嫩肥鸭,水魔芋,青蒜苗段,绍酒。
辅料:川盐,酱油,味精,郫县豆瓣,蒜片,湿淀粉,花椒,肉汤,猪化油。
制作:
1)将净鸭去鸭头,颈,翅尖,脚掌,剔去大骨,斩成条;
2)水魔芋切成条,放沸水锅内氽两次,去掉石灰味,再漂在温水内;
3)炒锅置旺火上,下猪化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鸭条煸炒至浅黄色起锅;
4)再将锅洗净加入肉汤烧沸,捞出花椒和豆瓣渣,放入鸭条,魔芋条,姜,蒜,绍酒,川盐,酱油烧至汁浓鸭软;
5)魔芋入味时,加入青蒜苗,味精;
6)最后用温淀粉勾薄芡起锅。
特点:色红亮、鸭肉肥酥、咸辣。
或者墨鱼排骨汤
主 料:
大豆芽菜约350克,墨鱼约80克,排骨约250克,姜2片,盐少许。
做 法:
1、 大豆芽菜切去根,洗净,沥干,用烧热白镬炒干水分
。
2、 排骨洗净,斩件,氽水沥干。
3、 墨鱼用温水洗净,浸20分钟。
4、 烧滚水6杯,将全部材料放入,旺火滚10分钟,改文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便成。
备 注:
大豆芽菜比较寒凉,因此放入姜同煲,一方面可以驱寒,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汤的美味。
http://city.sz.net.cn/images/2005-07/20/xin_10070220145689461345.jpg
[ 本帖最后由 betty_foot 于 2007-5-4 09:13 编辑 ]
niemand
发表于 2007-5-4 10:22
鸭血粉丝汤
【基本材料】
〖主料〗:切成小块或(条)的鸭血(有时也用猪血代替)和粉丝
〖辅料〗:油果子、葱姜丝、虾米、香菜、鸭内脏(包括鸭胗、鸭肠、鸭肝等等)
〖调料/腌料〗:精盐、味精、鸡精、香油(或辣油)各适量。
【制作过程】
(1) 烧开一锅水,倒入一大勺味精、盐、智强鸡精,把香菜放入沸腾的热水中烫一下,切好熟鸭肠、鸭肝备用。
(2) 把汤煮好,把鸭血切成条,油果子切成三角,放进汤里煮。
(3) 过一两分钟,把鸭血捞出来,再过一会儿,等油果子烧熟了,把火关到最小,把鸭血放进去,让它们慢慢炖,保持温度不下降。
(4) 把粉丝放入烫粉丝的勺里,在汤里烫一两分钟,倒进碗里。
(5) 再捞出适量的鸭血和油果子放进碗,把切好的熟鸭肠、鸭肝放在粉丝上,夹几根香菜,挖勺辣油,用筷子搅一下,一碗色香味美的鸭血粉丝汤就做好了。
【备注说明】
备注:鸭血粉丝汤是南京的一种小吃,在当地非常著名。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