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学中文是不是已经被证实不能用了.
好久没看到任何推广读经典学中文的帖子了,是不是几年下来已经证实,它是不适用大多数孩子的.说实在的,一直后悔没有让孩子用这种方法学中文,看来真理还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
用这种方法的人,绝对是少数.
它也不适用于大多数的孩子和家庭的.
深深浅浅尽是缘 发表于 2014-5-30 11:30
知道这里大家在讨论学习国学经典,也写几个字说说自己这段时间的感受,因为自己确实收益良多,所以也希望能 ...
夸自己没问题,别急着给孩子下结论,等你孩子12岁半的时候再问问她十年前学的所谓经典,再做判断。
如幻 发表于 2014-5-26 20:58
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读经。
读经,只是一种本末轻重的强调。不是读经的孩子就仅仅读经,而是以读经 ...
说实话,这篇“读经,让生活更美好”,缺乏论据,没有逻辑,整篇文章可以说和标题无关。除了觉得作者卖弄自己的孩子去过很多地方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感受。其实海外华人的孩子去过很多国家很正常,属于普遍现象,这和读经有什么关系?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这篇文章感觉更像是高中生的作文,没有深度,没有文采,仅仅是堆砌文字而已,更不要说可以以理服人了。如果作者真是所谓饱读诗书,怎么文字功底会这么差? 如幻 发表于 2014-5-26 20:58
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读经。
读经,只是一种本末轻重的强调。不是读经的孩子就仅仅读经,而是以读经 ...
你其实该好好看看这个帖子里质疑读经教中文妈妈们的回帖。
我们反对的不是经典,而是读经的这种教育方法。自家孩子自家管,洗洗睡吧 如幻 发表于 2014-5-25 07:17
鄙人认为读经是海外解决(换言之真正掌握)中文的唯一方法(或如beiche建议说“最佳”方法,亦可),只是 ...
实在不认为读经和优雅的人格有什么必然联系。大力读经的人中人品不怎么样的大有
人在。对不起,这是我在周围生活中的真实所见。培养孩子高尚的人品优雅的人格
绝对不是靠读经就可以的,有很多东西都比读经重要。你是学中国语言出身的,没
必要在这里吾啊吾啊地卖弄自己的中文专业水平吧!另外公共的论坛谁都有发表自
己意见的权利。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5-30 09:30
但亲在这里特别强调孩子是否被别人承认你是法律意义上的“德国人”,还搬出条文, 还让我们现实一点不要 ...
其实中中和混血孩子在德国人眼里永远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德国人,就算德语是他们的母语,就算他们在德国土生土长。在德国人看来,这些孩子始终是有外国背景的“德国人”或二代移民。我们作妈妈的有必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血统,文化背景有客观现实的认识。中中和混血孩子在德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始终会是外国人。只有正确认清自己和德国,和中国的关系,才能真正找到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可以是既联系于德国,又联系于中国的,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只对德国有归属感呢?就算他们把自己定义成中国人,照样也可以在德国生活得如鱼得水啊。千万不要让孩子们在哪天被不公平对待时,才恍然大悟其实不是所有人都把自己当德国人看,那个心理落差将是很大很痛苦的。这时候,他们不但会失去归属感,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并且会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文化背景原来是如此陌生而产生茫然。一些妈妈担心孩子在德国没有归属感会很痛苦,可是殊不知去抹杀他们跟中国文化的联系,去淡化对中国身份的认同,是对客观现实的篡改。不让孩子去了解真相,接受真相,是可怕的,也是错误的。 beiche 发表于 2014-5-30 22:23
发现热线的帖子过了几天就会出现顺序变乱,前后颠倒的现象。
谈国籍的起因是这样的: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中中和混血孩子在德国人眼里永远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德国人,就算德语是他们的母语,就算他们在德国土生土长。在德国人看来,这些孩子始终是有外国背景的“德国人”或二代移民。我们作妈妈的有必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血统,文化背景有客观现实的认识。中中和混血孩子在德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始终会是外国人。只有正确认清自己和德国,和中国的关系,才能真正找到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可以是既联系于德国,又联系于中国的,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只对德国有归属感呢?就算他们把自己定义成中国人,照样也可以在德国生活得如鱼得水啊。千万不要让孩子们在哪天被不公平对待时,才恍然大悟其实不是所有人都把自己当德国人看,那个心理落差将是很大很痛苦的。这时候,他们不但会失去归属感,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并且会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文化背景原来是如此陌生而产生茫然。一些妈妈担心孩子在德国没有归属感会很痛苦,可是殊不知去抹杀他们跟中国文化的联系,去淡化对中国身份的认同,是对客观现实的篡改。不让孩子去了解真相,接受真相,是可怕的,也是可笑的。 本帖最后由 ananbear 于 2014-5-27 22:33 编辑
beiche 发表于 2014-5-27 21:50
2到4岁的幼儿,可以边玩边听(家长自己亲自读或放录音),虽不解其义,幼儿也可常常自觉不自觉的嘟囔出几 ...
在儿时被父母灌输多的孩子长大后往往都不拔尖。
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就拿我自己这辈来说,一上学就会好多算术,会写好多字的孩子到后来成绩都不好 beiche 发表于 2014-5-27 22:21
假设有两个智商正常的,相差不多的德国小孩,一个从三岁就能每周一,二次到语言学校的幼儿班用玩玩乐乐的 ...
这个不一定。
6岁后带到英国三个月不是比你三岁开始学更简单{:5_346:}
学任何东西,重要的不是多早开始学,而是要得法。 如果有很多家长这么收益于读经,为什么也没两个上来谈谈经验和效果呢? 路堡中文班 发表于 2014-5-22 20:35
这个是个例吧。其实光阅读方面,德文比中文简单的不是一点两点。相比之下,我家一年级的大妞也喜欢读德文 ...
只要用合适孩子的方法,加上坚持就能成功, 所以不存在什么唯一或最佳的方法。 你走错版块了,子版块读经教育去找啊。 读经不是有专门的读经教育版吗! 无可救药 发表于 2014-5-22 15:43
你走错版块了,子版块读经教育去找啊。
那里连人都没有了. QCheng1 发表于 2014-5-22 16:08
读经不是有专门的读经教育版吗!
没有一个人在谈这事了,我看这里还有没有人. 如幻 发表于 2014-5-22 17:02
经过8年的海外读经实践,海外读经不仅没有被证实不能用了,反而这一两年在世界华人圈呈现爆发的趋势,越来 ...
以前如暴风骤雨,劈天盖地地宣传,现在能用的也只有您了吧,它是不适合大多数的.
能坚持是最好的,所以这种方法只适合个别家庭,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它是不适合的.
大家还是找自己最能坚持的办法最好,普通的中文学校,还是适用于大多数孩子.
如幻 发表于 2014-5-22 17:02
经过8年的海外读经实践,海外读经不仅没有被证实不能用了,反而这一两年在世界华人圈呈现爆发的趋势,越来 ...
爆发的也只是,孩子小的家庭,我看没有一个读经的孩子是三四年级的吧,中学更是几乎没有.
而且您这种方法要花那么多时间,这些孩子的德语到底怎么样呢?
什么东西都是学出来的,没有时间学德语,德语怎么能在德国跟得上,我死活想像不出来呀.
“条条道路通罗马”其实无论是大众学习法,还是读经,只要坚持,都会有成效的。
但如果说“读经是海外学好中文的唯一途径”,这个就不能认同了。其实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其实更多是妈妈。就像学乐器,大家都会选择家长略精通的一样,以便指导。对于有些本来就很喜欢古诗词的妈妈来说,读经会是很好的选择,但本来就对经典不感冒,但为了孩子至少在将来中文方面不成为哑巴,文盲的话,就随大流,至少也比较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妈妈们。
但是无论什么方法,一定要坚持,不然永远是纸上谈兵。
总之,海外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如幻 发表于 2014-5-22 18:11
读经的孩子从小孩子到11年级的都有,当然是小孩子越来越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海外的孩子可以读经 ...
读经几年妹妹还是没有变,几年前的您,说话方式,措辞,就是这样,我以为,您读了几年,该有些修养了呢.
没变.没变.
到底读了什么经典呢?
经典的内容,您真的读懂了吗?
我更加怀疑,你们读经,就是为了学中文,根本就不是学做人.
培养孩子,学中文当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学做人.
路堡中文班 发表于 2014-5-22 20:03
“条条道路通罗马”其实无论是大众学习法,还是读经,只要坚持,都会有成效的。
但如果说“读经是海外学 ...
我认同您的观点,就是当初差点被忽悠地读经,现在我听说,有人非常后悔,说上了贼船,下不来.
读吧,孩子根本没兴趣,不读吧,以前读了很多,现在就这么白白地扔掉可惜.
结果,还在咬牙,找我们这里的妈妈跟他们读.
说这是唯一一个学好中文的方法.哎,就是不说实话,我们的孩子都不恨学中文,结果就他们家的孩子,
读经学的中文,现在就是一个恨中文,怎么会是这样呢?
活在记忆里 发表于 2014-5-22 20:06
读经几年妹妹还是没有变,几年前的您,说话方式,措辞,就是这样,我以为,您读了几年,该有些修养了呢.
没变. ...
读经典和学做人是两码事,两者之间本来就没什么必然联系。
活在记忆里 发表于 2014-5-22 20:06
读经几年妹妹还是没有变,几年前的您,说话方式,措辞,就是这样,我以为,您读了几年,该有些修养了呢.
没变. ...
这个逻辑太牵强啦。首先你根本没有认证从LS哪段话得出她做人不行的结论,其次读经跟做人有关系吗?我认识一位妈妈两个儿子都读经,老大都9年级了吧,学习很好,中文德语都很好,不仅有兴趣学习中文而且博览中文群书。为什么你会说没有大孩子读经呢?再说你说的中文学校方法学出来的大孩子也不见得多啊,我看有些也没有兴趣学中文或者说水平实在有限后来连自己都放弃了 活在记忆里 发表于 2014-5-22 20:13
我认同您的观点,就是当初差点被忽悠地读经,现在我听说,有人非常后悔,说上了贼船,下不来.
读吧,孩子根本 ...
这个是个例吧。其实光阅读方面,德文比中文简单的不是一点两点。相比之下,我家一年级的大妞也喜欢读德文,随便拿本书,找个角落就半天没有声响。
其实我之前也读过经,但尝试了还是觉得不适合自己,所以果断放弃。因为找对学习方法而多尝试也未尝不可。所以我相信读经的妈妈同样有收获,因为那是他们找对的学习中文的方法! 我真是挺佩服那些能坚持读经的家庭,让我读都坚持不下来,别说那么小的孩子了,不理解的内容的话太枯燥了。 这个主要还是看个体的吧,如果家长都觉得枯燥就不要为难孩子了,搞不好小孩逆反,对中文反倒一点兴趣都没有了。另外,我一直想孩子喜欢看德语书,有没有可能是德语书本身从配图到编辑要比中文书更符合小孩子的心理?自从国内背了些书回来之后,我真心觉得宁可买德语书我自己现翻了给孩子讲,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指读间接认字了。不过,我自己并不想刻意强求孩子把中文学得多好,毕竟他要在德国成长,德国的一切才是他首要应对的问题。 活在记忆里 发表于 2014-5-22 14:53
没有一个人在谈这事了,我看这里还有没有人.
目前这版里没人谈。并不等于目前就没人做啊!不用看别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 活在记忆里 发表于 2014-5-22 15:18
爆发的也只是,孩子小的家庭,我看没有一个读经的孩子是三四年级的吧,中学更是几乎没有.
而且您这种方法要 ...
在孩子小时就开始,坚持就是胜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教育,怎能急功近利?!孩子在德国上德国的学校时,每一分钟都在学德语啊,怎么反说因为每天在家里读一个小时中文古典,就没时间学德语了? 活在记忆里 发表于 2014-5-22 20:13
我认同您的观点,就是当初差点被忽悠地读经,现在我听说,有人非常后悔,说上了贼船,下不来.
读吧,孩子根本 ...
孩子恨中文,绝对是家长的教育方法有问题。跟是否读经没关系。 本帖最后由 beiche 于 2014-5-28 23:43 编辑
活在记忆里 发表于 2014-5-22 20:13
我认同您的观点,就是当初差点被忽悠地读经,现在我听说,有人非常后悔,说上了贼船,下不来.
读吧,孩子根本 ...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同一件事,让两个公认的正直善良的人来评判,这两个人也有可能做出截然相反的评价。 活在记忆里 发表于 2014-5-22 15:18
爆发的也只是,孩子小的家庭,我看没有一个读经的孩子是三四年级的吧,中学更是几乎没有.
而且您这种方法要 ...
你看不到讨论不等于没有人在进行,事实上各地的读经班越来越多,只是大家改换更方便的交流方式而已。
我在中文学校教中文,当然我是教读经班。很幸运我们有一个非常支持读经理念的校长,对读经班非常支持。在中文学校里,我看到了大量只在中文学校学中文最终的实例,可以说很多学生的中文差到令我震惊的程度,包括中中家庭的孩子,我自己也见证了很多坚持读经的孩子在中文上飞跃。
总结下来读经是海外学中文一条很不错的途径。当然有很多家长半途而废了,前面如幻也说了,读经对家庭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自己不能坚持,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我主张索性不要做。根据我在中文学校看到情况,不仅读经对家长要求比较高,就算其他方法学中文,对家长的要求也非常高,如果没有对的计划,适合的节奏,适当的方法,只想着把孩子放中文学校就能指望孩子日后能学好中文,那是做梦!
你说的读经孩子的德语怎么样,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我见过的读经的孩子德语都很棒,甚至有的三语都很棒。
我们读经班的孩子恰恰是三四年级和初中的孩子占了主力。
读经学习中文每天只要二三十分钟就可以了,其他的时间几乎都是被德语占据,德语怎么会没有时间学呢?可以说德语是在无时无刻地在学习当中。
至于你说的孩子恨中文,我觉得是家长的问题,如果你用其他方法不得当的话也会有“孩子恨中文”的情况。
还有忽悠的问题:选择都是自主的,你认为当初忽悠你的那些人可以得到什么好处呢?
话外题:在中文学校里,可以看到很多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时间长了,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开中餐馆的那些家长总是聚在一堆,那些一看就是学术型的家长总是坐在一起,那些有学识但又同时懂得生活的家长也总是在一起,等等等等。这些群体特色分明,成员几乎固定不变,没有交叉,在等待的两小时中各自一隅交谈着各自的主题。
这就像如今海外的中文学习问题,有相同话题的人自然会聚在一起,讨论着自己有兴趣的话题。如果本身对读经不感冒,自然不会关注有关于读经的各种话题,也难怪会感叹没有一个人在谈这事了。 从我个人教孩子中文的经验来看,2-4岁单纯的读经对早期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是非常有效果的,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知程度的上升,这种单纯的念诵会慢慢失去它的魅力,词汇的扩充和正常中文的语言交流,还是需要选择另外的教材。
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我女儿2岁开始读三字经,之后是领馆发的幼儿汉语1-4册,直到现在的国内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再配合一点课外读物123阅读系列(蓝黄两套),一路走来,唯一的心得就是跟着孩子成长的步伐,选择最适合她的东西"喂"她,就像我们刚刚初为人母的时候那样,一勺一勺,精心选择"食材",慢慢来坚持着.....
如幻 发表于 2014-5-23 10:13
refugee朋友的思考是对的。不过对读经教育还不是特别了解。当然,这也是我们介绍不足的原因。您 ...
这个大纲挺及时,我个人比较喜欢系统的教材安排,否则就会陷入读经典的汪洋大海中.读经典肯定是利大于弊,但对父母本身的文化修养要求确实高,对父母本身的教育方式,和子女的关系,对孩子的期望等都有要求.根据我对中文学校的了解,目前德国在普通中文学校的经典班也越来越多,很多年轻的有素质的父母也在默默的做.大家不吭声了,并不是没有人在做,而是不太那么需要大量宣传了.学中文是很琐碎的长期的工程,我们默默的做就好了.以前是如幻把这么一个良好的学中文的方法带给了我们(我个人认为如幻人品非常好,很尊重家长的选择,绝对没有忽悠的意思),我现在又介绍给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家长,能坚持下来的,水平都有提高,我自己的孩子也因此而受益,我很感激她,就这么简单.
另外,根据我的观察,读经典,学中文,根本就不会影响孩子对德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