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子
发表于 2016-7-31 23:33
金叶子
发表于 2016-7-31 23:33
4.水炒菜:蔬菜中的許多營養素為水溶性,所以掌握「蔬菜愈少接觸到水,營養素就流失愈少」的原則,愈來愈多人用「水炒法」來炒菜。水炒菜就是在油鍋中加入少量的水,水滾後加入青菜,以一般炒菜的方式拌炒,並於起鍋前再加上油和鹽調味。傳統熱油爆炒會產生油煙,油質也會因此變性,不益健康,而水炒法不僅更健康,且以少量的水去煮,蔬菜原始甜度不易被稀釋,不需太多調味料的使用,可減少油鹽的攝取,蔬菜一樣青脆好吃。
金叶子
发表于 2016-7-31 23:35
金叶子
发表于 2016-7-31 23:35
有的人會覺得水炒菜不夠香,蔡曉蓉建議,可用堅果類增加香氣。以臺安醫院餐廳為例,他們不使用液態油,是將腰果、杏仁等堅果類打成醬料,炒菜時只放少許水,將醬料拌入菜裡面,所有食材、營養全部都吃下肚。雖然現今民眾已會選擇橄欖油、葵花油、葡萄籽油等含單元不飽合脂肪酸的好油,但是它們的發煙點較不穩定,不適合高溫,所以使用上要注意,免得本來是好油,但因為烹調方式錯誤而產生致癌物質。
金叶子
发表于 2016-7-31 23:35
金叶子
发表于 2016-7-31 23:36
保留蔬菜養分的烹調祕訣
除了生食外,要保留蔬菜
營養成分的關鍵,首先是
少放水,水是烹煮時的介
質,水放多就可以煮得比
較快,雖然營養成分會溶
解在水中,但如果少量水
還能吃到,但如果是一大
鍋菜湯就會被稀釋了。
金叶子
发表于 2016-7-31 23:37
金叶子
发表于 2016-7-31 23:37
其次是加熱時間不過久,
但仍需確保有煮熟,蔬菜類加熱到
中心溫度達75℃即可,但根莖類就最好全熟,
較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另外,像四季豆、豌豆等豆莢類,
因為莢殼的纖維仍需水煮軟化,所以確保全熟比較好。
金叶子
发表于 2016-7-31 23:37
金叶子
发表于 2016-7-31 23:37
在處理食材時,也可利用洗再切、
縮短處理時間等原則,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
1.先洗再切:因為在切的過程中,營養素就開始流失了,雖然切一切再洗菜,瀝乾水分後就可直接放入鍋中炒菜,但是切菜後菜的切面變大,放在水中與水接觸的面積變大,水溶性的維生素就更容易流失,且農藥剛好從切口跑進去。所以,先以小流速的水洗菜,沖掉殘留的農藥後,在烹調前再切菜,既可保留養分,農藥也不會在洗菜的過程中跑進切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