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你最需要知道的40种鸡尾酒 博客重新开张了!
本帖最后由 carriere 于 2013-3-1 19:26 编辑五一赶上晴天,睡到自然醒后心情大好,开个新的专题吧。鸡尾酒是个好题目。一是内容丰富有得聊,二是有实际的指导价值。
记得来德国1周后,第一次进了酒馆,当时只敢点可乐,因为不会说错。
3周后,斗胆要了啤酒,却没弄明白皮尔斯(Pils)和熟啤(Hefeweizen)的区别,第一次脸红。
6周后,有朋友要了鸡尾酒,我没敢看酒单,也点了同样的,算是开了洋荤。
9周后,大致明白了几大基酒,开始仔细读酒单,但依然和朋友点同样的。而德语那句“我要同样的”的话已经说得滚瓜烂熟。
12周后,找到墨西哥餐馆的工,开始零距离接触鸡尾酒。
16周后,因为想喝鸡尾酒而要求做夜班。
20周后,第一次不看酒单点鸡尾酒,当侍者说出“没有”时,送去4分惊讶,4分失望,2分轻视的表情,并且乐在其中。
25周后,第一次向侍者说出“这款酒不是这么调”的话。
30周后,第一次有邻座的德国人问我喝的是哪款鸡尾酒。
40周后,骗滴酒不沾的老姐连喝两杯长岛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e), 又在背着她回家的路上开始后悔。
55周后,在ebay上狂找一款特殊的鸡尾酒杯。
70周后,当月饮品的开销第一次超过菜肉米面的总和。
160周后,开始写这篇鸡尾酒的专题。
XXX周后,依然不能让老妈承认:“鸡尾酒比果粒橙好喝”。
http://lh5.ggpht.com/eatinwest/SBlom-woj8I/AAAAAAAAAXg/FFp86yetU_8/s800/einleitung%2Bcocktail.JPG
让我们的引言从名词解释开始。Cocktail的意思就是鸡尾,它泛指所有含酒精的混合饮品。鸡尾名字的由来大致有4种说法。
一,来源于斗鸡。一场斗鸡结束后,获胜公鸡的主人有权利从斗败的公鸡尾巴上拔一根彩色的羽毛作为奖品。在随后的庆祝中,人们把这根鸡毛插在酒杯里彰匀儆。时间一长呢,这杯酒就被简称为鸡尾?
二,一个叫Antoine Peychaud的法国人在美国新奥尔良的一家酒吧作招待。一天他闲来无事,把威士忌(Whiskey)和苦艾酒(Absinth)混在一起,一喝味道还不错,就给这款饮品起了个“Sazerac”的名字,并将其盛在鸡蛋杯里推销,没想到生意还非常好。因为法语里的鸡蛋杯叫做“Coquetier”,给美国人以讹传讹后变成了现在的Cocktail。
三,美国某家酒馆里有个特大号的公鸡形状的木酒桶。那里的酒保每天都把多余的残酒倒进公鸡的嘴里,天长地久攒了整整一桶的混合酒。于是老板干脆在公鸡的尾巴那里凿个洞,装上龙头,并把桶内的酒作为特别奖品送给了顾客。这个消息一夜就传遍四周,从此把鸡尾和酒联系在了一起。
四,最初人们调出鸡尾酒后并不搅拌。由于各种酒的颜色,密度和酒精含量都不相同,所以会相互叠加形成一层层的色谱,从远处看就像公鸡尾巴上羽毛的颜色,所以有了鸡尾的名字。
最早人们混合的只有烈酒,而在美国几乎只用当地产的威士忌(Whiskey),其口感辛辣、酒精含量高,调出的酒口味单一。到了19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在美国生产不同口味的烈酒和各种利口酒,来自欧洲各地的新移民将本国的蒸馏技术在美洲大陆发扬光大。到了20世纪初,各种新的鸡尾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只存在了一两天,另一些却变成闻名世界的饮品。由于当时烈酒的种类非常多,人们开始将其分类,这时候就出现了短饮(Short Drink)和长饮(Long Drink)这两个词汇。短饮(Short Drink)是最古典的鸡尾酒,它的酒精含量高、液体含量少,更像是“往酒里掺了点水”;而长饮(Long Drink)的液体含量高、酒精含量少,更像是“往水里掺了点酒”。目前的鸡尾酒种类已经有30多种,但短饮(Short Drink)和长饮(Long Drink)依然是最主要的两个大类。1919年,美国颁布了禁酒令,私人拥有酒精变成了违法行为。从那时开始鸡尾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因为各种配酒能掩盖私酿烈酒的酒味,较容易躲过警察的耳目。因为禁酒令而造就了酒类的流行,听来岂非有些矛盾?
烈酒和利口酒是鸡尾酒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我会并行推出另一个专题-“你必须知道的12类洋酒”。设想是前一天先介绍一款洋酒,后一天再介绍以这款洋酒为基础的鸡尾酒。看到40这个数字你可能会说:“这么多我哪里记得过来?” 不用担心,每天跟着我的思路走,你会发现调制鸡尾酒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复杂。就算记不住那么多,也可以将本文当成小字典,以供日后的查阅不是?你,准备好了么?
3年后博客重新开张,有空来坐坐吧! 十八 Screwdriver
昨天介绍了“Sex on the Beach”这个大巫,那今天“Screwdriver”的名字只能算小巫了。“Screwdriver”来自英语,直译是“螺丝起子”。这个名字第一次被提及,是在1949年10月24日出版的“时代周刊”(Time)上。当时一篇文章里写道:“在百乐酒店(Park Hotel)昏黄的酒吧内,土耳其间谍、美国工程师和意大利难民正享受一杯新玩意儿。它由伏特加和橙汁组成,叫做‘螺丝起子’”。有关“Screwdriver”名字的由来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来自美国的油矿工人,因为当年他们都用随身带着的螺丝刀打开罐装的橙子汁,接着再用螺丝刀来搅动杯中的饮料。另说“Screwdriver”是由“Screw”(螺丝)和“Driver”(司机)搭配而成。在酒吧的行话里,“Screw”指橙汁,而“Driver”就指伏特加(可能因为伏特加是百搭,放到哪里都能起推动作用)。把橙汁和伏特加混合,就成了“螺丝起子”。传说就讲这么多。总而言之,“Screwdriver”是一款既简单又好喝的入门级鸡尾酒。试着调一次“Screwdriver”,你就能明白伏特加在调酒过程中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什么,家里没有摇杯?放心。随便拿个玻璃杯,外加一根筷子,足矣!
配料:
50毫升伏特加
120毫升橙汁
调制方法:
取一个长饮杯,加入适量冰块,倒入伏特加和橙汁,适当搅拌,最后用一片橙子点缀。
http://bp3.blogger.com/_9aS1TJyu-n0/SDyLPUScA3I/AAAAAAAAAi4/fyaoNB2ruAY/s320/screwdriver.JPG 呵呵,,上酒才是王道啊$害羞$ 原帖由 香奈儿 于 2008-5-4 15:4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上酒才是王道啊$害羞$
呵呵,那去我的博客看王道吧,已经有那么几个小王道贴上去了。 贴到这儿来,共赏嘛!!!!!!$送花$ 原帖由 咕噜吧 于 2008-5-4 15:5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贴到这儿来,共赏嘛!!!!!!$送花$
就是啊,,贴这里给你帖子增色嘛$支持$ 好吧,DOLC的延伸阅读MM出现了!;) LZ不要卖关子了,我们在这里都是直接学习交流的,请LZ直接上几个最常见的cockteil的方子吧? 我对这个也一直很感兴趣,家里调酒工具都买好了,就是最近还不能喝酒。 $害羞$ hehe 敢问lz最爱喝哪款cocktail呢?:) 非常感兴趣,先占个位以供浏览,望楼主快快上酒!!!$m15$ $m15$ $m15$ $m2$ $m2$ $m2$
上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