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怪得可爱,让我手痒,敲山震虎。你唱德文诗歌有行吟诗人的味道,你对我的批评举重若轻。情僧王真是个有趣的id.
TNND!你这加冕是要逼我赤足前往梵蒂冈不成?举重若轻?待老纳逮住你——点天灯。 原帖由 qswang_de 于 2009-1-5 00:1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什么是黑色幽默呢?幽默在哪里?
我也觉得这次的翻译更加容易理解些。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一座桥梁,使得不懂外语的人也有机会接触欣赏到不同风格的作品。我觉得还是不要把文字翻得太艰涩比较好,否则只会让 ...
------------------------------------------------------------------------
这次对诗的理解果然深入透彻了许多。想必私下里多读了几遍这首诗,也做足功课,在网上查看了德国人对这首诗的分析。倘若你第一次发来译文的时候,就把这些都做了,就不会翻成那个样子了。我始终怀疑,你起先德语原诗的意思都没有吃透。比如一开始我说的,你第二节翻得有问题。上面你把诗歌的语言还原成了完整的话语,不知道是否是看了这篇文章,终于想通了。现在的你,还会那么翻译第二节吗?风油精抹完了之后来给说说吧。
http://lyrik.antikoerperchen.de/friedrich-nietzsche-vereinsamt,textbearbeitung,26.html
-----------------------------------------------------------------------------
可巧,一下子撞着了钉子妹妹,呔锵钛锵那个锵!咱妹妹听到“die Krähen schrein”,心潮澎湃,不觉间浮出“枯藤老树昏鸦”一幅和睦安宁的家乡景致——那枯藤老树可爱,那梦游昏花的鸦儿更可爱——啧啧!阿桂见识粗短,恰恰知道这欧罗巴人但闻一声Krähenschrei心惊肉跳:是谁家出殡还是大祸临头?
阿桂不告诉妹妹此鸦非彼鸦也,睡得着么?
你说我“专钉木板”是什么意思呢?喜欢钻牛角尖,还是喜欢和人叫板?我还是要一本正经的回复你上面的文字了。
- 枯藤老树昏鸦 和睦安宁吗?
- 这是家乡景致吗?你纵要对比,也不必太夸张了。
- 这欧罗巴人但闻一声Krähenschrei心惊肉跳,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 Krähen 在中国文化中难道是祥瑞之物吗?
- 我有把此诗等同于秋思吗?只是读第一节联想到而已。
我不是个好厨子,但是端上来的菜可不可口,还是能品出来的。你上的第一道菜我觉得由于烹调手法不佳,白白糟蹋了好材料,这不是暴殓天物吗。所以抱怨几句。没承想这本是你“英雄救美女之壮举”。得啦,谢过了,虽然我不是美女。
------------------------------------------------------------------
这帖子一路读下来,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我还是少言多听,多学习学习吧。 原帖由 Lining 于 2009-1-5 09:33 AM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
这次对诗的理解果然深入透彻了许多。想必私下里多读了几遍这首诗,也做足功课,在网上查看了德国人对这首诗的分析。倘若你第一次发 ...
钉子钉起人来很尖锐,你找的链接真不错。
回复 116# 的帖子
呵呵,看来你又误会了。我回Lining贴在前,那时她的帖子是在最底的,当我写好发出后,才发现这个回帖之前又添了若干你的新帖。我试着回复Lining时曾说“不是专门学语言的,这方面的知识也十分有限”,这确是事实,之所以这样讲,仅是想说自己很遗憾没有系统(自)学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难以讲清楚。我不知道你是学什么的,无从得知,也没兴趣关注。但我这样讲,并无半点为自己中文底子薄找借口的意思;相反,我自己认为,学理工科的人更应该学好语文和其它社会学科的知识,拿“理工科出身”来为自己文科不好找借口是可笑的(这句话只作为自勉)。爱因斯坦不光是大物理学家,他的文学修养和音乐素养同样很棒。
我自己也是学理工科的(看到qs_wang的帖子里“马达”“功率”这些字眼时居然觉得亲切),呵呵,也认识一些才学和文品俱佳的朋友,也大都学理工。他们是我的榜样,只是不知在他们“成才”之前,在自学的道路上是否也经历了诸多坎坷,会不会也曾不自量力提过一些很冒傻的问题——虽然在别人眼里根本算不上问题——就像这里的楼主一样。 原帖由 qswang_de 于 2009-1-5 02:2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的言辞太酸秀才气了。
...
呵呵,这种酸气和迂腐,看来确是难摆脱掉了,不过,书生的意气和骨气也是有一些的。。。
原帖由 qswang_de 于 2009-1-5 02:2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别怕疼啊:你连这些都不清楚,你谈什么德诗韵律?——我才不管你怎么谈呐。
昨个儿看了帖子后,本打算再斟酌给这个帖子换个新标题,以免有人再误踏进来。但现在重读了你的“阿桂说”,再加上看你这个新帖,转念一想,呵呵,不改了。
不是有吸引眼球这个说法吗?区区一个不成器的帖子居然将坛子众多高手吸引到此,这才有机会得以赏玩这么多有趣的文字,哈,看来这个“羊头”没白挂,挂值了!还好,这里不是“纯文学”论坛,这里的斑竹也容我这样去不自量力胡“挂”一番。 :) 咱们还是把精力放在诗的本身吧。上面的几个回复,包括我的在内都在冒烟了。
另外我不觉得 Shirley的问题有多愚蠢,见解有多浅薄。能提出问题,都是有思考在先的。
Es gibt naive Fragen, langweilige Fragen, schlecht formulierte Fragen, Fragen, die nach unzureichender Selbstkritik gestellt werden. Aber jede Frage ist ein Aufschrei, die Welt verstehen zu wollen. Es gibt keine dummen Fragen.
-Carl Sagan 原帖由 hichoc 于 2009-1-5 03:3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知道你是用英语的,所以
第一个问题: 学英语的时候就有很多音同字异的异体字, honor honourjewelry jewllerytire tyre 德文道理一样。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 zuhause道理一样。
多谢提示!
不过第一个问题你的回答还有待商榷。
据我所知,这几个单词只是反映了英语和美语在单词拼写上的略微差异。这些单词都是可以在韦伯、牛津或朗文词典上查得到的,并且有标注是美语还是英语。而那个Melodey或Melodei,词典上是查不到的,反正我没有查到,所以当时才有一问,想是不是跟所谓的“古德语”有关系?
索性再罗列一些这样的单词吧。
英语拼法 美语拼法
centre center
fibre fiber
programme program
dialogue dialog
colour color
flavour flavor
catalogue catalog
labour labor
metre meter
回复 120# 的帖子
$支持$ $支持$谢谢回答!
终于找到了“解析解”。
至此,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那些边边角角的小问题暂时都有答案了。知足了。
不过以后还可能会遇到很多,我就仍不耻上问吧 :) 原帖由 Lining 于 2009-1-5 09:3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次对诗的理解果然深入透彻了许多。想必私下里多读了几遍这首诗,也做足功课,在网上查看了德国人对这首诗的分析。倘若你第一次发来译文的时候,就把这些都做了,就不会翻成那个样子了。我始终怀疑,你起先德语原诗的意思都没有吃透。比如一开始我说的,你第二节翻得有问题。上面你把诗歌的语言还原成了完整的话语,不知道是否是看了这篇文章,终于想通了。现在的你,还会那么翻译第二节吗?风油精抹完了之后来给说说吧。
http://lyrik.antikoerperchen.de/ ... bearbeitung,26.html
啊,早看到你说的这篇文章就好了。。。
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德国人自己是怎样看自家的名著古典的,从而帮自己更深地了解原著。。。 原帖由 Lining 于 2009-1-5 12:4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咱们还是把精力放在诗的本身吧。 ...
同意。呵呵,大家继续。。。
不过楼主面皮较薄,看我薄面,发帖时请不要有dirty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