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ing 发表于 2009-1-3 23:05

嗯,你说得不错。所以我说,我读第一段的时候,想起了马致远的秋思;但是全篇读完之后,我觉得马致远的秋思给我带来一丝凉意,尼采的诗歌带来的是彻骨的寒意。

你写的其他文字我还得消化一下。

hichoc 发表于 2009-1-3 23:08

不过读诗有时候像是猜人的心思,特别累。

先插句别的,shirly上次问deinen为什么没有en, 我随便回了一句,不知道shirly明白没有,西方的诗文也有很强的格律要求,你要注意音节的数,汉律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所以就简单说五言,七言,西文做不到这点。这里你们数数第一段这四句是:

4-8-4-8 这个很重要,怎么重要,后面有伏笔。呵呵

Lining 发表于 2009-1-3 23:12

后面一直是4-8-4-8,是吗?

hichoc 发表于 2009-1-3 23:14

你们两个数数啊,是不是呢?

Lining 发表于 2009-1-3 23:16

我想,你今天恐怕要写到很晚了。剩下部分我可能要明后天才看。需要时间多想想。

Lining 发表于 2009-1-3 23:16

原帖由 hichoc 于 2009-1-3 23:1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们两个数数啊,是不是呢?
我刚才数了,是这样的。

Lining 发表于 2009-1-3 23:19

多亏shirley的细心,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加上你的提点,我才发现,西方的诗歌不是那么散漫的。

hichoc 发表于 2009-1-3 23:21

有互动,我再写,今天可以先收队。读诗是闲工夫下切磋出来的,不是写学术文章,有时候要的是情趣。

iamshirley 发表于 2009-1-3 23:22

回复 59# 的帖子

嗯,总能让人联想到一些相似的意境。除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外,还想到了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已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Lining 发表于 2009-1-3 23:24

对了,你最后解释完,能不能推荐一本简单一点的解释诗歌格律的书呢?入门水平的,太难的看不懂,也坚持不下去。我刚刚参加了做题的活动,脑子现在乱乱的,没法静心思考。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德文诗歌的押韵